•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资本的扩张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时间:2021-02-27 00:01: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djy/ddjy201305/ddjy20130505-1-l.jpg
      摘要:资本的扩张必然导致以不平等为特征的“中心一边缘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中等收入陷阱只不过是这一体系的特定产物而已。中心区的资本为了实现对边缘区的控制与剥夺,不仅摧毁外围边缘地区工商业,使其成为中心地区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材料基地,而且限制高新技术向边缘区的流动,控制其创新能力以防止其产业升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对边缘区的剥削随其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变化。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资本逻辑;中心一边缘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中图分类号:F014.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5-027-07
      2007年,时值东南亚金融危机10周年,世界银行出版研究报告《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总结了危机10年来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绩效,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即“如果缺乏规模经济,东亚的中等收入国家将面临严峻挑战,难以保持历史上的增长速度。以要素积累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看起来肯定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后果,这种后果也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自然结果。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数10年来,它们都未能跳出这个陷阱。”该概念提出之后,迅速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关注,围绕着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事实、形成机理和跨越战略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但是,目前的研究由于忽视了资本主义扩张的空间维度而难以深刻理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本文试图说明,从资本积累的逻辑看,中等收入陷阱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是“中心一边缘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体现。
      一、资本主义的扩张与世界体系的形成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资本主义必然是世界性的,这是由资本本性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中对此做了精辟的阐述。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张生产规模,以更大范围地占有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张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避免在竞争中被击败。因此,资本的内在本性和外部竞争压力都要求资本不断扩张,具体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地理空间上扩张,即把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控制的国家和地区推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二是社会空间上扩张,即把人类社会生活中原先不属于资本控制的领域纳入到资本控制之下。“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本性驱动着资本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张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而落后的非资本主义世界在这一体系之中的功能定位——实现剩余价值和原材料基地——决定了其处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因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注定是一个不平等的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清楚地阐明了这一点:“正象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存在,使核心国可以通过对边缘地区的剥夺来平抑国内的阶级矛盾或冲突,从而把核心国国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和边缘地带之间的对立。正如恩格斯1858年致马克思的信中所言:“英国无产阶级实际上日益资产阶级化了,因而这一所有民族中最资产阶级化的民族,看来想把事情最终导致这样的地步,即除了资产阶级,还要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自然,对一个剥削全世界的民族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对于资本扩张导致的不均衡发展,马克思作了辩证分析。一方面,他深刻揭露并强烈地谴责了资本主义殖民统治对被统治地区所造成的空前灾难。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他明确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不知要深重多少倍。……而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印度社会的意思。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它的居民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悲惨的色彩,并且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斯坦同自己的全部古代传统,同自己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坦承,核心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了边缘地区的社会革命和长期经济发展。“由铁路产生的现代工业,必然会瓦解印度种姓制度所凭借的传统的分工方式,而种姓制度则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为边缘地区创造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由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因此,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正因如此,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在这里表述了双重含义:一方面,被资本主义纳入体系之中的边缘地区最终会实现社会制度变革,完成资本主义制度的建构并实现工业革命;另一方面,虽然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迅速扩张,但是,只有在社会革命之后,人们才能够公平地享受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的结尾,马克思写道:“只有伟大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象可怕的异教神像那样,只有用人头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地区最终会同核心区一样实现资本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尽管其内部财富和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

    推荐访问:世界经济 不平衡 扩张 资本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