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我国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时间:2021-02-22 12:0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不良资产证券化于2016年开始在我国重启试点,是当前商业银行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本土化实践探索,已经成功通过证券化处置了一批不良资产,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经过两年的试点,至2018年上半年,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明显下降,个中原因值得探讨。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积极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重点研究了当前试点阶段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不良资产证券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交易结构
      一、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实体企业不良资产将加快暴露,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压力也随之凸显。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和不良贷款率自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持续增长,虽然不良贷款率在2017年趋于平稳,但不良存量仍保持高位增长,并且2018年初两者又重新呈现“双升”趋势。不良资产的存在干扰商业银行的资金合理运转,加大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折损,甚至制约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妥善、高效地化解不良资产,成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大量逾期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的主要办法是将不良债权打包出售给专业从事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尝试了更加多元化的处置手段,包括发行不良资产证券产品、问题企业救助性重组、成立专项处置基金、债转股等。其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已于2016年开始在我国重启试点,是当前商业银行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
      商业银行作为不良资产的持有者和ABS产品的发行方,通过将不良资产重新打包组合、增信设计,盘活资产现金流,挖掘其真实价值,使不良资产获得更合理的售价和与现金流相匹配的处置周期。这一途径与折价出售相比,拓展了更多元化的处置手段,有助于商业银行回收流动性和缓解资本金压力。根据当前市场情况,我国积极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还有以下几方面意义:第一,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交易结构的设计,能够将不良资产真实出售,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会计结构优化,减少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消耗,实现风险真实出表。第二,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环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涵盖的范围有待拓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弥补了前期证券化资产范围仅包括应收账款或非金债的缺口,对于我国实现金融改革三部曲,即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目标资产覆盖面多样,不仅包含商业银行持有的不良贷款(NPL),还可以包含重组贷款、抵债资产、准履约贷款(SPL)和不良债券,丰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投资产品和投资规模,可以有效满足对资金回报率要求高、抗风险能力强的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的需求,能够有效促进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二、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本土化实践探索,已经成功通过证券化处置了一批以个人信用卡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为主的不良资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我国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试点开始于2005年。直至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而暂停之前,2006年~2008年间,我国共发行了4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2016年4月,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上日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不良贷款ABS在基础资产、交易结构、发起机构、估值定价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指导。随后,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银行开启第一批试点,共发行14支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当年发行规模达到156.10亿元,涉及不良债权规模510亿元,其中基础资产本金余额452.33亿元,资产折扣率11%~54%,平均本金折扣率34.51%。2017年,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进一步扩围,第二批试点名单包括中信银行、国开行等在内的12家银行,当年共发行19支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总发行额度129.61亿元,涉及不良债权规模494.13亿元(本息合计),其中基础资产本金余额408.25亿元,资产折扣率7.6%~52.4%,平均本金折扣率31.75%。但是经过两年的试点,至2018年上半年,由于监管环境、不良资产市场交易环境等相关条件的变化,银行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积极性有所下降,上半年发行规模总量仅44.6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另外还出现了由于资金需求和发行成本的因素而临时中止发行的情况。我国近年来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探索,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发行端、市场需求端和政策环境方面仍存在改善余地,个中原因值得探讨。
      三、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1. 供给端: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营阶段收益率和回收期限优势不足。
      (1)不良资产证券化折扣率较低,价格优势不明显。就发行人商业银行的角度而言,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处置收益与整体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AMC)等其他手段相比优势不明显。2016年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以来,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资产的折扣率平均值在30%左右,而批量打包出售给AMC的折扣率一般在35%以上(201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市场存在泡沫,不良资产包价格持续走高,部分地区折扣率甚至达到60%)。商业银行在折扣率上做出适当让步的主要目的是争取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同类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也导致不良资产证券化与打包转让给AMC相比价格优势有所削弱,使商业银行发行证券化产品意愿降低。此外,除了售价的对比之外,商业银行发行证券化产品也需要承担信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金保管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联席主承销商等相关机构的服务成本,进一步压缩了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收益空间。
      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当前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存在较大价格泡沫,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够模拟合理的定价机制,维护市场稳定。由于不良资产自身的特殊性,市场对于投资者的培育仍然亟待完善,一时缺乏处置经验的机构非理性高价收购,一时因处置回现的压力又退出竞价,导致自2017年起不良资产包市场竞价持续上涨,但在2018年又逐渐冷却。价格的波动一方面为收购方带来风险,由于部分投资者缺乏专业机构的合理估值和对回收周期的预测,高价收购的不良资产最终只能折价出售;另一方面现阶段参与不良资产投资的机构仍然多数为具备一定经验的银行系资管子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仍属少数,这导致价格非理性波动带来的风险仍然在银行间系统内部循环,不利于有效分散和降低坏账风险。而不良资产证券化规范了信息披露的标准,并且参照资产证券化经验建立了一套信息披露机制,而在任何资本市场环境中,信息透明都是准确定价的基础。建立规范、透明的不良资产转让市场,需要高效、动态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而不良資产证券化凭借充分的流动性和即时性,有助于建立一套价格参照标准。

    推荐访问:重启 不良资产 对策 证券化 进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