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1-01-17 04:01: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大都分布在偏远农村地区,其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属于特定的偏远贫困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研究范畴。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体系,需要借力国家政策,争取基础投入。在和大中城市的优秀物流企业展开合作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在人才引进上,既要积极在高职高专中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人才,同时也要利用成人教育体系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通过新农村物流金融的整合,为地区物流融资提供保证。利用供销社系统重构,逐步完善少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 农村物流 物流模式 物流融资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有物流才有经济发展。由于历史和其他特定原因,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大部分分布在偏远农村地区,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市场现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包括:农业领域中生产资料、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中农村生活消费品的配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处于农村偏远地区,同时也是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低,消费不足。因此非农领域中的物流配送相当薄弱。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和交易方式所占比重较小,夫妻店、杂食店仍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整个地区虽然范围广,物流服务个体数量庞大,但单位面积内物流需求较小,物流需求分散,物流服务难度大。民间资本进驻意愿较弱;国家投入,主要放在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与物流建设息息相关的仓库、中转节点建设滞后。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体系产业化程度低,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弱。曾经体系、网点完备的供销社系统,随着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在农村基层网点设置上有所失控。伴随着效益的恶化,网点的萎缩、撤离和空转现象严重。
      在农业领域中物流市场,由于有着种子站、化肥站等传统网点的设置,生产资料的流入要明显优于农副产品的流出。整个物流流出体系建设几乎处于自然发展之中,目前,国内没有一个总的发展战略、方向以及政策措施。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中无序竞争、非公平交易、不规范操作等比比皆是,正规的农业物流企业既得不到政府的有效保护,又受到市场不法势力的排挤。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城市周边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不论是农业领域中生产资料、农产品的配送,还是非农领域中农村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都获得了很大改观。但远离城市的偏远农村地区,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而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恰恰大部份就分布在这些地方。造成这些地方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远离城市,物流成本高。城市是农副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同时也是农业生产资料主要的中转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远离城市,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转运不便。加上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道路状况差,运输成本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难以运输、加工。
      2、物流管理理念缺乏。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的发展,与我国物流发展较好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农村管理者只重生产管理,轻视物流管理,使得农村物流市场缺少一个具有主导地位和领导作用的流通主体,同时没有一个牵头部门来管理农村物流市场,相关职能部门各行其是,各管一块,不能形成促进农村物流的政策合力,这些使得农村物流处于混乱的无序化状态。
      3、物流人才引进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基层的管理者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大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通过物流组织农民生产市场急需的产品并及时组织到市场销售。如果引进专业物流人才,又面临着农村物流行业本身利润薄弱,无法给出优厚的条件,留住人才等问题。
      4、融资渠道堵塞。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需要资金的支持。目前,融资难、融资渠道的堵塞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地撤离农村,支农功能趋于弱化。农村金融资源向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集中。其中农村信用社呆账包袱沉重,需求商业化经营倾向严重,使大量资金流向收益率较高的城市或非农部门。邮政储蓄只储不贷,资金转存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此外,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业务范围太窄。特别是这些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均实行“谨慎性原则”,采用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而农村中小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资信相对较差,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可靠的担保,很难获得贷款支持。资金的外流,使得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筹资和用资成本高,而农村小型企业还贷风险过大,导致小额高利贷在农村盛行。农村中小物流企业从公共渠道外的民间渠道获得资金,负担过重。
      5、现有农村物流模式不合理。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种:“批发商+个体经营者+农户”模式,“大型加工厂商+大小收购者+农户”模式,农用品的自产自销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农村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和日用品业务中。在该模式下,中间节点多,合作不稳定,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直接导致农户购买的商品价格远远高于城市中该商品的零售价格。第二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农副产品对外销售过程中。由于农村物流的不通畅,农民担心产品积压,必须忍受收购者的低价。其结果通常是中间节点的大小收购者赚取暴利,而农户却获利较少。该模式激化了资本获利远大于劳动获利的矛盾。而在第三种模式中,物流对其影响较小,农民收入主要受农产品在当地的市场价影响。由于市场有限,容易产生恶性竞争。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建设对策
      1、借力国家政策,争取基础投入。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成本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亟需由政府出面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共用数据库,以实现信息和物流资源的共享。目前,农村物流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在国务院《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中明确提出了农村物流工程建设的重点。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基础投入。
      2、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物流有着巨大的市场,农民购买化肥、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出售粮食、生鲜农副产品,都离不开物流。但由于市场的分散,呈现出总体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的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县、镇一级,以拼低价来获得市场,很少向更下一级行政区域延伸。管理模式也主要是照搬其他发达地区,并不能满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村寨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由当地政府部门来协调,建立一个具有主导地位和领导作用的流通主体,这个职能可以由东部发达地区某个连锁物流企业来充当,利用他们的模式创新能力来整合资源,在没有社会企业主动参与时,可通过更新农村合作社体系,或当地邮政部门来实施。目前,对于当地政府,支持符合条件的社有企业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展项目合作的机会。通过合作,不断利用外来资源及研发能力,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推荐访问:体系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 农村 西部 物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