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建国70周年手抄报【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四篇】

    时间:2020-07-20 17:20: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四篇

     【篇一】

     我从事电力行业几十年,虽已退休多年,仍非常关心我国电力的数据和发展。在庆祝建国70年之际,编写此文,彰显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电力事业的飞跃发展和辉煌成就。

     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随之电力能源也快速发展,清洁电力能源发展更快,建设特高压大电网,加强用电管理,都很有特色。下边分列五个部分: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1.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GDP在2018年已达13.6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近300倍,比1978年增加近40倍。与各国相比,在2000年超过俄国,2010年超过日本,现位居世界第二,为美国的2/3。美国同期只增长3倍,中美GDP差距由20倍縮至1.5倍。预计:15年后,中国GDP将超越美国。2018年,中国GDP占全球总量13.6%,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

     2.人均GDP,在2018年已达0.97万美元,近40年间增长近30倍;而同期,美国人均GDP只增长2.4倍。中美人均GDP差距,由75倍縮小至6.5倍。

     按国际标准:人均GDP>0.79万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1.27万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收入为1.01万美元。按此标准,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仍低于平均水平。继续努力,前景乐观。预计:中国人均GDP到在2020年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35年可能进入

     高收入国家行列。

     二、中国电力神速发展

     1.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能源也需快速发展。中国电力,在2018年达18.6亿kW,比1949年增1200倍,比1978年增40倍。与各国比,2011年已超过美国,现为美国的1.6倍,居世界首位。发电量在2018年达7.1万亿kWh,超过美、印、俄之和,占世界1/4。

     2.中国人均电力,2018年达1.35kW,人均发电量达5100kWh,比1949年增600倍,比1978年增25倍。但与各国比,只为美国的1/3,也低于日、德等各经济发达国家。

     3.220kV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1978年2.7万km,2017年底达68.8万km,增长25倍。形成世界最大、科技最先进、纵横5000km的全国大电网。

     三、大力发展清洁电力能源

     近几年,为保护环境,我国大力发展清洁电力能源,2000年至2018年各种清洁电力能源装机大量增加。2017年底,清洁电力能源——水、风、光、核,增加到6.8亿kW,在全电能中占比增加到38.2%。

     其中,风、光电力从无到有增加到2.93亿kW,占比达16.4%。有风电1.63亿kW、光电1.3亿kW。预计,到2020年,风、光电可达4.5亿kW,占比29%;其中风电2.5亿kW,光电2亿kW。到2030年,风、光电可达9.5亿kW,占比达30%;其中,风电4.5亿kW,光电4亿kW。在2030年,煤电只占42%,水电占14%,风电16%,光电14%,核3%,其它11%。

     下边就各种能源发电方式进行分析:

     1.火电(煤、油、气)

     我国北方有丰富的燃煤资源。火电中燃煤是我国发电的主要方式。2017年底,火电装机11亿kW,占总量62%。年利用小时数4200,发电量4.6万亿kWh,占总量70%,燃煤14亿吨。燃煤发电,严重污染环境。经多年努力,大力发展水、风、光等清洁能源替代,我国煤电增速逐年降低。煤电在全部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已从2000年81%,降至2017年62.0%,但仍污染环境。我国是煤电大国,煤电占全球煤电43%。必须继续加强限制煤电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电能。

     美、日、德、俄等国,少用煤电,大量使用天然气发电。

     2.水电

     我国为水电资源特丰富大国,储量6亿kW,多集中在西南地区。经多年开发,到2017年底全国有大小水电站数千个,装机已达3.4亿kW,占总发电装机容量19.1%。其年利用小时3600,发电量1.2万亿kWh,占总量17%。代替煤电,可减少燃煤3.6亿吨。此外,还有大量抽水蓄能电站。我国为水电大国,装机量大大超过巴西、美、加等世界各国。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又建成多个特大功能、特高大坝的世界级水电工程。世界公认,我国水电建设工程技术水平最高。我国水电建设者还走出国门,帮助亚、非、南美、大洋洲等60国建设成许多水电厂。

     3.风电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多在三北和东部沿海地带。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发展很快。2017年底其装机达1.63亿kW,占总发电装机容量9.2%。风电利用率20-30%,年利用小时约2000;其发电量3200亿kWh,占总量5.1%。我国现有风电装机量世界最大,占全球1/3,超过美、德、印之和,为美国的2倍。我国造的风力发电塔,大量销往世界各地。

     4.光电

     我国北部及青藏地区光电资源丰富。我国光电起步晚,但增长神速。2017年增速80%。2017年末,光电能力达1.3亿kW,占总发电装机容量7.2%。光电利用率15-20%,年利用小时约1200;其发电量1500亿kWh,占总量2.2%。

     我国现有光电能力世界最大,已超日、德、美3国总和,占世界总量1/3。

     我国生产的光电设备,大量销往世界各地,占全球市场60%。

     5.核电

     我国核电,设在东部及东南沿海一带。2017年核电装机有0.34亿kW,占总

     发电力1.9%。核电年利用小时7100,发电2400亿kWh,占全国发电量4%,占全球核电量7%。美国、法国、日本、俄国都是核电大国,其发电量占全球70-80%。我国核电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也在帮助他国建核电站。

     6.新能源发电

     利用新近发现的地下热岩、可燃冰发电,为清洁电能的开发和发展,显现更为广阔的远景。

     四、电网发展

     1.在我国,大量煤电资源集中于北方,大量水电资源集中于西南,而大量电力负荷在东、中部地区。因此,必需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要建设特高压输电线。我国已建设11条交流1000kV、14条直流+-800kV、1条直流+-11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这些线路,有的翻山越岭跨过海拔几千米的高山,有的穿越飞砂走石不见人迹的荒漠,长距离传输大量电力、电量。如:宁--浙1000kV输电线,将北方大量煤电,穿过秦岭、长江送到1270km外的绍兴;向--上+-800kV输电线,将向家坝金沙江上大量水电,穿山越岭送到上海;新--皖+-1100kV输电线,将西北大量风、光、煤电,通过6省送到3300km外的皖南。2018年已通过这些特高压输电大动脉及其它一些特高压输电线路,从我国北、西北、西南地区向东、中部负荷中心,送电力多达几亿kW、电量几万亿kWh,以后还将更多。

     2.建成26条特高压线路,它们如巨龙横东西、纵南北,形成骨干网架。

     在220kV以上交流和直流地方电网基础上,建设发展成全国大电网。我国建成的全国电网,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南方、华中、西北、西南、新疆、西藏等各地方电网,纵横5000多km。这是全球之规摸最大、电压最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也最高的特大全国电网。

     2017年,我国电网中220kV以上输电线路长69万km,其中交流65万km,直流4万km,再加上35-110kV配电网高压线路长120万km,

     我国高压线路总共长189万km,远远超过美、印、俄各国。

     五、用电负荷

     1.10年前,我国用电户不到60%。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几亿人的脱贫,广大城乡实现电气化,全民普及用电。现在中国用电量世界最多,达6.7万亿kWh,占全球25%。但人均年用电量只有4800kWh,为美国的1/3,日、德、俄的1/2,尚需继续提高。

     2.各国各行业用电量相差很大。现在中国,工业生产用电占比较大,达71%;而服务业、居民消费用电占比较小,仅为13.8%、13.6%;农业用电更少,只有1.8%。在美国,服务业、居民消费用电占比较大,达35%、36%;而工业生产用电占比较小,仅有20%。在印度,农业用电占比较大。由此可反映出各国的经济结构,我国尚需提高服务业、居民消费及农业用电的占比。

     3.2015年,我国平均每1kWh电量产值为1.64美元,每1美元产值耗电为0.61kWh。

     同年,美国和日本平均每1kWh电量的产值是4和5.9美元,每1美元产值耗电0.25和0.17kWh。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电产值低、单值耗电高,生产效率低,最浪费电能,必须改善用电设备,改进用电方式和提高工作效率。今后在我国,随着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像电脑、机器手、机器人等用电设备的品种和容量都会增加更多。随之,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单电产值也会随之大幅提高,进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篇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刚好70年。

     70年前,爷爷刚出生,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生活条件很差,用爷爷的口头禅来说,就是“穷得叮当响”。那时候家里穷,吃不上饭,被逼无奈只能外出寻找一条活下去的生路。从陕西西安辗转到现在的宁夏银川,一路经历过的事情让我们这辈人想也想不到,路有冻死骨那可是常有的事。路上走着走着,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倒下一个人,没办法,饿的。兄妹几个忍饥挨饿硬是“闯关东”似的到了亲戚家,寻求活下去的希望。身上穿的是从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那“退休”下来的“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碎花棉衣,还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家里一间十几平的小房间便是最温暖的家了,能避风,能避雨,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家庭条件不好的,躺在大街上过夜也是很多的。遇上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得下小雨,被子被打湿还不算,更糟糕的是家里地势低,屋外的雨水要往屋里灌,全家人要一起动手拿着脸盆往外舀水。家里孩子多,父母两个人要拉扯6个孩子,谁家也不好过,大人少吃点,留给孩子吃,能保证孩子不饿死就是好的光景了,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田地里面没收成,真的是到了只有外出讨饭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爷爷说那时候家里穷,他们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连学校是啥样都不知道。十几岁的他已经是家里的壮劳力了,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常年累月在农地里摸爬滚打,他的手上长满了干黄干黄的老茧。麦子是一镰刀一镰刀地割出来的;玉米是一根一根掰下来的;地是一犁一犁翻出来的;水是一桶一桶从井里拉上来的。不容易啊,真是不容易,爷爷说想想那时候的日子是真苦,今天吃饱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吃上饭。

     后来,随着咱们国家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家里条件逐渐改善起来了,虽然家里人穿的还是缝缝补补的衣服,全身上下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布,但那已经很好了。男孩比较调皮,总爱四处乱跑、乱跳、翻墙头、钻地洞、爬树.......衣服磨破了就用一块布盖在上面,用缝纫机缝好继续穿。爷爷奶奶都是极勤快的人,早上六点多就出去工作了,地里的庄稼打理完以后还要到队上工作,天不亮的时候出去,天黑了才能回来,进门都要摸着走,不然看不到。晚上是没有电灯的,只有蜡烛可以用来照明,“如果你不勤快,连蜡烛都买不起呢,晚上只有抹黑喽。”爷爷说,他们当时的主食还是玉米面,就是今天我们拿来喂羊的那种,把玉米碾碎了当主食吃,家里条件好的可以吃上白面馒头。

     能够吃饱肚子以后,爷爷奶奶不用再饿着肚皮干体力活,家里的壮劳力慢慢多了起来,大家自己修房子,盖了一间大房子,虽然还是土坷拉砌的房子,但是大家心理舒坦。地方大了,房间里有了站脚的地儿,有了活动的空间,屋外下雨屋内不见了小雨。每到秋收季节,家里的房檐下面挂的全是金黄色的玉米,还有房顶上,堆的也全都是丰收的玉米,远远看去,谁家的房顶堆的玉米高,说明谁家今年收成好,所以爷爷总是把自家房顶的玉米堆得特别高。

     80年代的时候,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了,以前靠双腿走遍天下,外出全靠“飞毛腿”,几十里路全靠步行,现在家里面有了辆三枪牌自行车,一天之内就可以来回县城了,偶尔也可以偷偷骑着自行车在田间地头上兜兜风。穿的衣服也多了,鲜艳的衣服穿起来格外鲜亮,自家的缝纫机也都闲置许久。因为手里面有了些许零钱,可以到村子里裁缝店做衣服。玉米面逐渐淡出了家庭的餐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蔬菜、肉、牛奶、水果等,极大地满足了大家对饮食的需求,“吃糠咽菜”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饥肠辘辘、忍饥挨饿的日子都是过去时了。爷爷说这个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门乞讨的人变少了,要搁在以前,隔三差五都会遇到要饭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变化太大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人一天比一天精神,只要奋斗就会过上好日子,幸福的生活就在不远处。

     今天,我们的条件是更好了,经济发展迅速,穿衣打扮成为了时尚,逛街买衣服成为了日常再普通不过事情。在家摆酒席,出门“下馆子”,饮食上已经不愁吃得少,而是怕吃得多。农村发展很快,家里通了暖气,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格外漂亮,部分人到城里住楼房。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随处可见,出行极大地方便。如今,穿衣看潮流,网购随心选;饮食选美味,外卖送到家;住在新农村,环境好得很;出门有高铁,再远不用愁。70年的发展,让我们“衣来伸手”,让我们“饭来张口”,让我们居有所安,让我们日行万里。时代很新,中国很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爷爷总说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说确实,这七十年,真的是变化太大了。

     【篇三】

     我们家从我爷爷到我儿子四代都是共产党员,作为“红色之家”我们感到十分自豪。70年间,我们四代普通党员用一颗不变的初心,默默做一颗构建祖国富强之路的小基石。

     我爷爷是一名农民,于1941年入党,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畔的宁静,为了赶走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我爷爷与管杰、黄杰山、周筱山等一批当地的爱国志士毅然参加了新四军敌后武功队,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时入党条件简陋,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往土坯屋的墙壁上一挂,就开始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跟着毛主席走,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赶走侵略者,解放全中国。

     加入了共产党新四军,爷爷依然没有脱产,在汤逊湖畔边秘密从事武装工作。那年新四军伤员在我家养伤,由于“鸡杂队”的出卖,日本鬼子半夜摸到村子里,为了掩护伤员转移,我爷爷被日本鬼子抓到龙头山的据点,威逼利诱叫他说出新四军的下落,爷爷宁死不屈,最后被凶残的日本鬼子一枪打在脑袋上,爷爷满脸是血,人也晕了过去,日本鬼子以为他死了,便丢在野外喂狗。幸好那一枪只是打穿了爷爷的两边脸颊,听到枪响的村民半夜悄悄将爷爷抬回了家。

     解放后,组织上要照顾爷爷帮他安排工作,但爷爷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他从不居功自傲,四季寒暑依然和汤逊湖畔的父老乡亲一样,下地种田,下湖打渔。读过私塾的他每天傍晚,还兼任夜校的老师,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微薄之力。一直到1980年去世,爷爷的两边脸颊还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弹痕,这两个弹痕是他老人家这辈子最自豪也最无悔的印记。

     我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于1960年入党,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那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常常听说有人因饥饿而死去。

     就是在这种人心不定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不善言辞的父亲用他的行动,默默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从普安堂小学到乌龙泉中学,从湖东小学到郑店中学,他走的路一年比一年远,因交通不便回家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少,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在那动荡的年月,父亲也曾受到过打击,即使是停止他心爱的教学事业派到江夏区金口去挑江堤,他依然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无论身处环境如何艰难,每年父亲都坚持交党费,有一年在江边劳动,实在是没钱,父亲用一顿午饭交了党费。父亲说,饭可以不吃,但党费不可不交。

     改革开放后,父亲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他总是教导我们,一定要忠于党,相信党,永远跟党走。

     我是一名事业单位的职员,于1998年入党,单位改制前我是一名“正式职工”,改制后我成了“临时工”,由于专业知识强,领导还是酌情将我留在单位继续工作。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做一块革命需要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单位我从不以年长者自居,工作兢兢业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悉数传授给新同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春风的吹拂下,我毅然响应号召下到最基层,与村民们打成一片,把他们当亲人,用党的好政策为他们送去温暖、解除贫困,想着法子为他们谋取产业发展,扶持他们迈向小康生活。

     农村的生活很艰苦,但村民满意而幸福的笑脸,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儿子是一名生物科研工作者,于2017年入党,他的入党誓言和我是一样的: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儿子本来可以应邀到海外发展,但他选择留下来,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他发到朋友圈的专业知识我不懂,但我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4代人的前赴后继,70年的薪火相传,我们入党的誓言内容虽有些许不同,但跟党走的决心不变,为民的初心不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始终不忘当初的誓言,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

     70年风雨兼程,70年代代接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时光的长河记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故事,今日之中华大地,一片生机、欣欣向荣;今日之中华民族,已立强国之林,倍受世界瞩目。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每深情地唱起这首《我和我的祖国》,我都会热泪盈眶,骄傲之情油然而生。我们最骄傲的事,是努力用鲜艳的画笔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我们最无悔的事,是世世代代用芳华抒写着祖国美好的明天。

     【篇四】

     电影,对于八零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谓是情有独钟,别有一番情感。在那个物资文化极度匮乏的年代,贫穷落后的乡村能看上一场电影,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那时候,电影受到村民和小朋友的格外欢迎和喜爱。电影虽然是露天的,但要是听说有电影在村里放映,大伙都会欣喜不已,孩子们雀跃欢呼,相互告知。大一点的孩子还会早早约起自己的伙伴,“晚上我们几个一起去看电影,看完再一起回来啊!”

     那个时候,一场电影往往会聚集十里八乡的乡邻,每次都有好几百人来观看,甚至上千人,虽然夏天遭受蚊虫叮咬,冬天忍受冻手冻脚,但也阻挡不了大伙看电影的热情。

     “今晚放啥电影?”这是在得知有电影看的时候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每次都会有消息灵通的大孩子提前知道影片的名称、剧中情节。这时,便会有一群小孩子紧紧追随着,仔细打探着关于电影的种种。

     看电影是村子里一次极隆重的活动,对村民而言,是一件“大事”,需要早早准备。傍晚十分,大伙便开始行动起来,孩子们备好衣物,找好板凳。大人们则早早地生火做饭,那时候乡村做饭用的是泥土垒得的灶台,烧火用的是日常捡来的树枝、木棍。为了看电影,孩子们会主动坐到灶台前,用尽全力拉动风箱,只为能早点观看向往已久的乡村电影。

     于是,乡村便有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缕缕炊烟从高低不一的房顶袅袅升起,宁静的村庄在徐徐上升的炊烟映衬下,勾勒出一幅纯朴、静美、详和的乡村图画。

     吃过晚饭,大伙便三五成群地奔到放映地点,找到合适位置,放下板凳,等待着。如果电影放映地点离谁家比较近,那便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常常是提早占据最佳位置坐等电影放映。路途较远而又来的较晚的村民,只能在后面或偏角的位置,往往要踮起脚来或是站在板凳上扯着脖子看,有的孩子还会骑在大人的脖子上看。

     那时电影放映员是十分忙碌的。傍晚时分,他们就要把放映设施摆弄好,还要找准位置,把一个黑边白色的布幕拴在合适的树上或电线杆上,同时,还要时不时调试一下放映机器,以确保电影能顺利放映。夜幕降临,村民陆陆续续的来到放映地点,孩子们则挤在放映员旁边,围着放映员好奇的问东问西,常常惹得放映员不耐烦的挥着胳膊驱赶着,“去去去,一边玩去,你们懂啥?”

     天色渐渐暗下来,电影开始放映,那一束明亮的荧光穿破幽静夜色,照耀着人头攒动的观影人群,这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高度集中,目不转睛地盯着布幕观看,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片段和情节。

     电影一般都是两场,中间要停顿片刻换一下片子。这个时候大伙才有空放松一下,伸伸胳膊,跺跺脚,当布幕上再次出现画面时,大伙们立即恢复高度集中的模样,直到电影结束才肯离去。

     那时,看电影最怕的就是下雨了,尤其是夏天的雨,快而密,急而猛,上千人的聚会一哄而散,瞬间离场,只见各村的泥土路上,三五成群的村民们跑着,喊着、骂着、笑着,满身泥泞的朝着家的方向奔去!

     回到家自然是困的不行,倒头便睡,但电影带给大伙的愉悦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村角,在路头,常有三、五人聚在一起,津津乐道地讨论着电影中的演员、片段和情景。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在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不仅物质富裕,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乡村文艺活动此起彼伏、应接不暇。露天电影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高大、宽敞、明亮、功能设施齐全的室内影院,更有大量新技术、新科技被引进电影院中,让我们在观影乐享的同时,不得不感叹现在生活变化之巨大之迅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祖国奏响了奋发图强、努力进取的最美强音,谱写了一首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华丽乐章。作为一个八零后,我们有幸见证了国家如何从弱小变成自立强大,如何从贫穷走向繁荣昌盛,如何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美起来”的全过程,我们咋会不感叹?不骄傲?不自豪?亲爱的祖国,正引领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我们坚信,明天的祖国一定会以更加昂扬、更加奋进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之林!

    推荐访问:建国七十周年征文 征文 建国 十周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