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张之洞清流情操的形成及影响] 张之洞墓

    时间:2020-03-25 07:32: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张之洞的一生,从清流派到洋务派,从固守纲常伦理到推崇西方先进科技,致力于兴办军工业等近代化事业。伴随并影响他一生的是挥之不去的的清流情操,本文通过探究张之洞的清流情操形成的原因及对他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张之洞及清流思想。
      【关 键 词】张之洞 清流情操 形成 影响
      
      “他是抵抗派、爱国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他在中国近代化起步时,学习西方,开工厂,办学堂,倡导新事物,而对旧事物、旧思想恋恋不舍,加以维护。”[1]
      张之洞看似矛盾的思想和处事方式,与当时中国处于新旧交替、列强入侵的局势和他受到的教育及成长环境有关。从清流派到洋务派,张之洞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但变中又有不变,他采纳“西学”、“西艺”、“西政”的选择标准,要不悖离传统的纲常精神,即清流情操的核心。
      一、张之洞清流情操的形成
      张之洞出身仕宦之家,从小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父亲张�礼聘名儒为子传授“乾嘉老辈诸言”,又购书数十橱,“令于日课外,听以己意观之。”八岁读完四书五经,十岁开始习作诗文,十二岁后先后从师韩超等。还曾经受教于胡林翼。他一生奉行经世实学,受胡林翼和韩超影响最深。
      青年时代他就学于贵州、直隶,担任学政时出使湖北、四川。在性格、作风方面则继承先辈的清廉耿直之风,家族就有一些清流情操的遗传因子,“独衔幽愤希高踪”、“虎豹当关卧,不能遏我言”,孤高自诩而又经世心切,表明张之洞已具备了清流情操的根基。
      张之洞与清流中人潘祖荫、李慈铭等交往甚密,“兴高采烈,飞辩元黄,雕龙炙�,联吟对弈”[2],为张之洞跻身清流党准备了社会交往的条件。后又与北清流骨干张佩纶结识,渐渐成为当中的中坚力量。士人呼“李鸿藻为青牛头,张佩纶、张之洞为青牛角,用以触人”他与张佩纶、黄体芳、宝廷并称“翰林四谏”,[3]再加上刘恩溥、陈宝琛,又称“清流六君子”,而张之洞“实为之袖”。[4]
      但张之洞的思想又有别于传统的清流派思想,他对洋务派的抨击,大都集中于外交,对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化事业很少进行实质的批评。“张之洞作为牛津成员,却有接受外来思想的捷才。”[5]他与其他清流人士有两点本质不同:不顽固保守、不尚空谈,有浓厚的务实精神。
      二、清流情操对张之洞的影响
      (一)为官之道
      1、爱民、清廉正直、大公无私和功利主义者。张之洞不爱财,财富进了衙门都用在公共事业和公共福利上。[6]他督粤时,面对军政大局的急需,用开“闱姓”赌捐的筹款方法,不惜毁掉个人的声誉。他先后从闱姓赌捐中抽出上百万两,分别用于修复黄浦船坞、建造巡河炮轮,加固堤防。督粤五年,经手款项数千万计,均秉公从事,不染私利。有人说他“亏耗国家帑项及私自勒捐者,总不下数千万两”。朝廷命李瀚章核实事实,“取之于关蠡吏饕、博徒标匪,以及贪劣各员;用之于充饷济赈、利农恤士,以及营造各要工。取贪诈非分之财,上资军国,下济士民。”[7]张“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8]
      “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9]他肯定了逐利的正当性、合理性,他讲功利,是“与洋人争利”,主张以商立国。对清朝封建政权的忠诚,使他局限于“中体西用”。
      2、趋时自保和“后党”潜意识。清流思想使张之洞“遇事敢大言”,但不结宗派、树私党,对李鸿章的外交上虽诸多不同意见,对李本人却很敬重。当李七十大寿时,张三天三夜不睡觉,为李作寿文,成为李所收寿文的压轴之作。[10]
      他将官场经验总结为“度德为进退,相时为行藏”。他虽参与维新变法,列名强学会,还给予经济支持,但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当纲领演变为激进革命时,张之洞马上脱离康有为等人,发表反对宣言,并将倡导变法的《强学篇》改为《劝学篇》,突出忠君爱国,为自己涂上保护色。促使他迅速从康有为的激进革命主义之下拯救出来的,是清流派的趋时自保和后党潜意识。
      (二)兴办洋务――务实,经世致用的思想和主观行事
      明治维新的伊藤博文言:“中国办事大臣,惟张香帅一人耳。”张之洞“矢抱冰握火之志,持危扶颠之心,冀挽虞渊之落日”[11]但他的“洋务”事业的根本动机,是为摇摇欲坠的君主专制加固,支撑危梁,导致运动的惨败收场。
      张之洞带有过强的主观愿望,书生意气,对近代企业的管理知识极度贫乏,汉阳铁厂在从筹备到经营,屡屡违背客观规律和经营法则。全凭衙门式的指挥生产,盲目订购机器,不事先勘定优质铁矿资源,官场的裙带之风,贪污贿赂等积弊弥漫。创办汉阳铁厂的五百余万两银,用于基建,购置设备的不到一半,“余皆系浮费,于公司毫无利益。”[12]张之洞经济思想中的封建遗传因子,即清流情操的作怪,是他富国裕民理想难以实现的内在根源。[13]
      (三)教育和文化思想――死的拖住活的,旧的束缚新的。中法战争后,张之洞看到,只靠儒家学说难以对付西方的坚船利炮,意识到采用那些外国方法是必要的,但要把那些粗鄙和丑鄙的成分去掉,他仍坚信中国文明之美会战胜现代欧洲的进步与新知观念。
      在教育改革上,张之洞认为应该“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14]“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15]张之洞的“智育”教育思想服从于挽救清王朝“积贫积弱”的国势,所以他在“开新”的同时,又留有顽固的“卫道”尾巴。他在自己开办的第一家大近代学堂――广东水陆学堂中要求学生于“每日清晨,先读四书五经数刻,以端其本。”[16]
      思想言行的新旧杂糅,自相矛盾,他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既继承其经世、变通、自强等积极意识,力图顺应时势,通过有限的汲取西学,革故鼎新,同时又深荷纲常名教的重负,以卫道者自居,不免抱残守缺之讥。既抨击守旧者的“不知通”,又讨伐求新者的“不知本”。
      参考文献:
      [1]苑书义,秦进才.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M].中华书局,1999年版中的戴逸的《我看张之洞》,第162-164页。
      [2]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张文襄逸事[M].上海世界书局,1923.
      [3]张之洞《寿黄漱兰通政六十》诗云:“后凋独有贞松在,四谏荣名冠翰林。”
      [4]《张文襄公大事记.哀张文襄公》
      [5]辜鸿铭.清流传――中国的牛津运动[M].上海:东方出版社,第53页
      [6]《英传教士对张之洞的印象》
      [7]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卷四)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五年版
      [8]《清史稿.本传》
      [9]辜鸿铭文集》里的《张文襄幕府纪闻.功利私利》
      [10]《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苑书义等主编 中华书局1999年版《儒臣官品和洋务心态》皮明麻 p121.
      [11]胡钧.张文襄公年谱[M].北京:北京天华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版,甘朋云序
      [12]徐柯《清稗类钞》,第17册,第12页
      [13]《张之洞评传》冯天瑜、何晓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6页
      [14]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出版社,1990版.《会通》第十三第159页
      [1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版,上册,第198页
      [16]张之洞全集(卷二十一,奏议二十一)《创办水陆师学堂折》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