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之分析_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时间:2020-03-23 07:21: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学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都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背离高职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现象。提高教育质量是内涵建设的目的,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高职教育必须把握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要求,必须在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否则我们的教育会舍本求末,会走入误区。
      关键词:高职教育;科学质量观;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本质属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ISO8402-1994《质量术语》标准中,对质量作了如下的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可见,质量是相对某一产品或实体而言的。对教育而言“产品或实体”就是“人才”,是通过教育服务而培养出的“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从中不难看出,教育质量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
      人们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同样地,我们在新的职业教育形势下应该及时更新和丰富教育质量观,否则提高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都将失去现实基础和评判依据。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具备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专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高低与否的标志就是是否高度吻合“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该符合度越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越高,社会满意度就越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就会提升提高教育质量是内涵建设的目的,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高职教育必须把握质量的内涵、特点和要求,必须在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以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一、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国家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过分强调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适应性、生产性、产业性,长期以来 “目中无人”,只是把人看作简单的生产工具,按物的生产原则培养学生,学校沦为人力或劳动力加工厂,这都是非人性的。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正处于改革阶段,不同理念、观念尚处于探索阶段、碰撞阶段。教育工作者往往因为市场竞争、利益驱使等因素而无所适从,偏离“以生为本”的本质核心,偏离“人性发展”的目的。
      但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经这样定义职业教育:“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他同时指出职业教育目的有四个方面: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可见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是谋生能力发展,然后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发展,最后才是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的目标不能局限于使“无业者有业”,还应考虑“有业者乐业”。
      二、服务社会的质量观
      国家社科院基金“十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成果提出:关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公认的主流属性有“九大属性”:1.社会性(指社会范畴的一种现象)、2.生产性(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必要环节)、3.职业性(对职业的依赖性和服务性)、4.适应性(适应产业、职业的变化)、5.中介性(传递职业知识、职业技能)、6.产业性(按产业的运作规律办事)、7.多样性(运行过程的灵活多样性)、8.大众性(接受职业教育条件的宽松性)、和9.平民性(参加者的广泛性)。仔细分析职业教育公认的 “九大属性”,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社会”的教育服务,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能力远远跟不上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所以,高职教育要树立服务质量观,根据区域经济和所在行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和服务范围,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
      三、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职业教育服务于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自主性、优质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在均等的机会中遵循“优胜劣汰”等因素,具有“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但竞争的关键是人才,是人的能力的竞争。市场经济体现的是能力经济,“靠能力谋得位子,以贡献获得利益”。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的人,才能行使其自主权和主动权;没有能力的人,就会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难以获得机会,没有说话权,甚至其主体性和人的尊严也难以保全。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倡导“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构建大学生综合能力体系时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强化实践能力训练,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就业创业能力。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就要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把“敬业爱岗”、“6S管理”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融入教学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要注意以人性的提升为基础来发展个体能力,充分体现其主体性,使能力的发展转变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能力的获取和提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漫长的过程,要建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观念,以增强学生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高职教育必须树立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能力本位”的教育质量观,才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才能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才能为提高国民素质、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刚.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J]消费导刊, 2009, (20) .
      [2]梁幸平. 试析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及对策[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
      [3]孙云志.何玉宏. 高教强省视角下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路径初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1).
      [4]李军.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2) .
      [5]闵建杰. 论高职的教育质量、质量标准、质量评价与质量管理――兼与戴冬秀先生商榷[J]职教论坛, 2009, (21).
      [6]戴冬秀. ISO 9001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质量[J]标准科学, 2010, (05).
      [7]张爱华.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考核与监控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8]仝源. 基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 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05) .
      
      作者简介:
      王仕琼(1971―),女,安徽舒城人,工学学士,讲师,主任科员,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电子电气专业研究。
      章红梅(1973―),女,江苏无锡人,工学硕士,副教授,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和现代先进制造业研究。

    推荐访问:教育质量 高等职业 观之 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之分析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