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寻夫之路 中国茶人的寻“道”之路

    时间:2020-03-13 07:36: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不论是“廉、美、和、敬”还是“理、敬、清、融”,等等诸如此类对于茶道精神的诠释,其实都是一种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观茶、喝茶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可是从大而广之的中国大地、绵延长远的中国历史来说,归纳和总结茶道精神的要义,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是传承茶文化的最核心之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看待和理解茶道精神呢?
      从一方水土说起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在中国。饮食、玩乐等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饮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中国,不像在日本那样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单单“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便称之为“品茶”;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被称为“茶艺”;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便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不论是在中国谈茶道,还是于日本讲茶道,茶道始终都还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那么讲茶道。该从何时说起呢?
      “茶道”一词,最早在我国唐代就已出现,例如,《封氏闻见记》中讲到:“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不仅如此,唐代还出现了被后人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即前文所讲到的“鸿渐”。
      但是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茶道精神的精髓。
      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
      谁最符合中华文化的大观
      从悠久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来考察,茶道体现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体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茶道思想蕴涵着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负载着三教的文化内涵。
      茶道精神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茶道精神中这种注重“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它表明了一种儒家的人生态度,就是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体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
      其次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文化与道家的渊源是久远而深刻的,“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义,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茶人认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道”的性格像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处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文化从自然取得精华,在这里与老庄信徒们的求得长生不老的“仙道”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道精神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在茶道精神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似乎都较显而易见。而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显得有些隐晦。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佛教在中国兴起后,由于坐禅的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都有禅佛思想的体现。“自古高山出好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历史上许多禅林寺院出产名茶,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禅宗思想的发展。
      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它们的思想都要求习茶者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道,现代茶人如何说
      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茶文化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构成了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在此之前,台湾的范增平先生于1985年提出中国茶艺的根本精神,乃在于“和、俭、静、洁”。更早一点。在1982年,台湾的国学大师林荆南教授将茶道精神概括为“美、健、性、伦”四字,即“美律、健康、养性、明伦”,称之为“茶道四义”。茶道精神成为了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精神财富的升华。
      其实,总结茶道精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数千年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要用寥寥几字概括,着实不易,除非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对茶有着独到的体悟。尽管如此,从古至今关于茶道精神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中国的学者茶人对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童启庆(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我个人及国内众多知名的茶学专家,都很认可庄晚芳先生的总结。在 庄晚芳先生之后,有很多人也提出了自己对茶道精神的总结,追根溯源,多出自古籍,但基本都有相同的内涵。
      吴雅真(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茶道精神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自然、素朴、雅静、和谐。茶本身就是自然成长的植物,茶道精神也要从自然出发,追寻发自内心的精神追求;自然的往往是素朴的,发自本性的常常是最宝贵的;茶道是典雅而宁静的,荼道精神通过优雅的茶艺、荼事为人们达到内心的宁静;茶像和平使者,茶道文化也指导人通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达到精神世界的和谐。
      且饮且读(资深茶人):自然、平和、包容应是茶之道。对于荼我们是不能轻言“道”的,那是一种至为崇高的义理。茶当为饭后余事,不必让她承受太多我们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所谓“道”,如若能于茶中得到一点形而上的圆融生趣,则离茶之本性近矣。而明人是最通晓这些道理的,尤其是明中晚期的文人,他们口中的茶,正如他们笔下的小品文,不再承担什么。对于这种回归,明人自知且颇为自得。
      吕谏(青年学者):借于东方传统的礼法,融入“清、静、和、美”的精神,并在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等方面加于切入,在生活中提升精神,于人文中享受自然;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保持平常心,朴实味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从而使人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笑看天下事,勿忘一杯茶。
      张丹(三醉斋论坛版主):通向茶道的路是静、真、通。静指身静、心静、思静,是一个习茶之人首先需要领悟的;真可归纳为:真茶、真器、真功、真味、真知、真悟;通,则是一种通达的世界观,作为一个荼人要追求的至高境界。由茶而心,由心而道,是一个从外而内的通达的过程。
      解方(云南丽江秋月堂堂主):“公、和、静、道”为茶道的精神所在。公,公开、公平,和,和气、平和;静,心静、安静;道:对话、交流。所谓茶道,所谓茶道精神,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课堂里,不是拿来宣讲的,是要让大众能参与的、很生活化的东西。我告诉我的学生,我也只是在不断学习中,茶的海洋很浩瀚,我永远都是小学生。
      也有茶人提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恰”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几千年来,茶文化之花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常开常新,就因为茶符合中国国民的内在追求,茶文化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培育、浇灌出了国民中庸、和谐的特性,而和谐的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又起了重要的作用。
      追溯历史,判说古今,其实我们应该可以想到,茶道精神无非就是集纳在清、俭、和、雅等字样上。正视茶道精神,无非是让我们形成统一的视角和甄别手法,去弘扬中国的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而这些都是我们喝茶、生活的精神诉求。我们需要茶,更需要中国化的茶道精神。

    推荐访问:之路 中国茶 中国茶人的寻“道”之路 中国茶人的寻道之路 寻路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