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给南征中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写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时间:2020-02-27 07:25: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学生每一天的三分之二时间是伴随着这个“细胞”而成长的。随着寒假的到来,学校教育出现了一个空间上的“暂停”,但是,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在时间上不会停止,只是家长对自己孩子这段时间的教育责任开始凸显,那么,家长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教案。这里,蕲春县南征中学校长张北平站在孩子成才的角度用书信的形式给了家长们一个很好思路,同时也可以看作学校与家长之间一种良性的交接,是一种办大教育的表现。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有幸与你们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教育的问题,非常高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心愿,子女能如愿成才,也是做家长最引以为快慰和自豪的事情。但实际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不得法,“恨铁不成钢”导致惨烈的家庭悲剧的发生(近三年发生了三起儿子杀母惨剧),从多个角度向做父母的敲响了警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母亲,如何使父母的良好愿望与孩子健康成长、顺利成长的目标有效对接,这就是我校举办家长学校初衷。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各位家长讨论三个问题:
      
      一、给孩子以智爱而不溺爱
      
      什么叫溺爱,各位家长知道,溺爱就是不论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的去满足他,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是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面需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做家长的应怎样做才能做到理智地去爱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成长呢?
      首先,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教孩子学会生存,这是做父母首要的责任。曾有人对2002年6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给他们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的父母最关心你什么。”从每一个人那儿都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不是“学习”,而是“做人”,“这就是成功教育与不成功教育根本区别。”做人教育是成功家教的灵魂,“状元父母们抓住育人‘纲’,纲举目张,只要做人做好了,其他问题都好解决。“各位家长知道动物之王老虎是怎么培养幼虎呢?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讲到,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肉骨头扔给幼虎;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吃,他就冲着它怒吼一声,伸出爪子阻挡它,不让它吃。这样过了好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出去找食吃。开始,幼虎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看见母亲在后面望着它,就折回头往回走,母虎就冲它怒吼,扬起尖利的前爪,幼虎又转过头去往前走。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幼虎真正离开,以后,它们再也不相见。这个故事也许太残忍了,但没有这种“残忍”的爱,幼虎永远也学不会捕食,永远无法长大,也永远不会在动物王国中称王。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在培养孩子方面,我们怎样才能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呢?
      美国巨富洛克勒家庭给了我们教育子女树立了典范。洛克家庭有五个儿子,一个朋友曾这样警告约翰二世,“任何人有你的钱财和五个儿子,就有权利指望家庭里至少派有四只黑羊(败家子)。”象洛克菲勒这样的豪富之家,人们会设想,“小帝王”们无疑会应有尽有,至少在物质上是宝贵的。但是不,五兄弟在童年,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人的待遇,没有游泳池,没有网球场,没有棒球场。在洛家庄园波坎铁柯山,男孩们穿着同雇工儿子一样的普通游戏服装,玩着自行设计的种种游戏。关怀,但并不溺爱,先教育他们做好人,这是洛克勒家教育子女的一个特点。每星期六早餐之后,五个孩子一个一个排队走进父亲的办公室,从童年时代起到离家上大学,每个人用这种方式取得一周的零花钱。开始每周给三角,十五岁时不过二元上下。大学时期每年一千五百元,与一个普通学生差不多。多用一分钱都要提出申请与详细解释;提前花完津贴,必须囊空如洗地等到下一次。有趣的是,每个孩子在领到津贴还得到一个小帐本,用来记怎样处理钱,他们听父亲说,这是一个能知道怎样用掉钱和计划怎样用钱财的唯一方法;力求节约,不能浪费。津贴的数目总比需要的少,而且无法索取。于是未来的富豪们开始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一百只一角,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五分,背柴火、垛柴火和拔草每小时若干,等等。纳尔逊和劳伦斯,当一个九岁、一个七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皮鞋每双五分,长靴每双一角。家中仆佣成群,但孩子们从小要学会生活自理。父亲带头补衣服给他们看,教他们怎样折迭衣服和整理旅行箱,还安排一个管家教男孩子们当厨子。不久后每星期有一顿晚餐由孩子们准备,从配购作料、摆餐桌、煮、烤、上菜到事后收拾一切,每个男孩子都各司一职。若干年后,纳尔逊和劳伦斯读大学时,就凭会做饭的本事,暑假里在去北冰洋的一艘探险船上当厨子,免费旅行了一次。由此可见,溺爱所关照的并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那才叫关心到点子上。溺爱者看不到后者,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淇凌,爱吃“麦当劳”、“肯德基”结果这种娇惯只能促成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洛克家庭对孩子不可谓不爱,但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这样的爱才是智爱。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来一半。问题是现在令人害怕,害了孩子的溺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那种不顾后果,缺乏理性,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智、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二、尊重并理解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
      
      其实对孩子来说,他要经过情感成熟、一般社会能力的成熟、智力成熟、鉴别或感知自我等历程,是人渴望已久的从儿童到成人的最艰苦的过渡时期,他们羽毛并不丰满却又渴望飞翔,所有青春的梦想、冲动、彷徨、迷茫、压抑和忧伤都因此而生。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那些本该由他们自由涂抹的鲜艳、亮丽的生命原色已被染上了浓浓的灰色。很多孩子已经让生命中的沉重负荷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社会、学校和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从而达到成人成材的目的呢?我们只有尊重并理解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合格的家长,但这个家长未必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过人之处。
      很多人认为高考佼佼者的父母一定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知识分子,2000年考入北大的51名状元中,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占36.9%,父亲文化程 度为初中占26%;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占49%,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占21.5%。而且状元父母也并非都是白领阶层。父亲的职业以“工人”最多,占34.7%,其次为中小学教师、干部、个体职业者、农民。母亲的职业比例最大也是工人,其次是会计、医生、教师、农民。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有操不完的心,没考上重点怎么办?孩子玩电脑怎么办?学习不上心怎么办?”我们家长担心的东西太多以至在教育方式上有了偏差。“现在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很多家庭存在过分保护、过分干涉等不良的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爸爸妈妈们要么一切包办,要么企图左右孩子的认识和意志,但是21世纪需要的是有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的人,父母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阻碍了创新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发展,而这些与学习是有紧密联系的。大量实践表明,孩子的潜能如同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天地,就看我们的孩子放在多大的自由空间里。
      “孩子不打不成器”很多家长仍对这句话坚信不移。但新疆高考第一名的唐伯贤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18年来他们为我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由、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不强求我做什么,一切都以我喜好为基础,他们甚至不限制我看电视,他们充分信任我的自觉性。”正是父母这种对孩子的尊重使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民主宽松的家教氛围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挥。这些孩子有个性、有见解、独立思考能力强并且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常给孩子学习的压力:“你数学考了多少分啊,语文考了多少分啊……”这是家长们最容易说的话。
      作为我们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自觉性,尊重孩子的学习,不强行让孩子学这学那。其次是不给孩子定“学习指标”,从不规定每门课考多少分,也不规定考上什么学校。第三是考前不给孩子压力。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行。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只要适可而止,有益无害;但如果过度,子女不仅成不了龙,反而是可能成了“虫”。在中国社会中,由于过度望子成龙而毁了孩子前程甚至酿成悲剧的事情并不少见。常从报上看到某某不堪重负而离家出走,某某因家长逼迫,考不到多少分就不允许回家等而造成悲剧屡见不鲜。过度望子成龙起码有两个危害:其一是极易拔苗助长;其二是必然给子女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拔苗助长,必定适得其反,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可能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与失常。由于过度的望子成龙,中国许多家庭的氛围相当凝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成了全家人喜怒哀乐的晴雨表。家中有无笑声、有无快乐,几乎都取决于子女的学习成绩。许多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都有名次上的要求,父母成天提心吊担,子女更是胆战心惊,家庭生活也极为单调、乏味。子女一旦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一些父母就会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甚至恼羞成怒。现在的孩子实在可怜,他们同时生活在天堂和地狱里,他们一方面获得了过多的爱,另一方面又受了过多的罪,过早的精神重负和竞争的惨烈同时呈现在他们面前。
      孩子需要的是心灵的发展,有孩子自己成长的规律,不是家长一厢情愿所能决定的。家长应该设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
      家校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所以给孩子以尊重和理解,给学校以尊重和理解,也只有了尊重和理解,学校才能按教学规律办事,孩子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清华大学家长学校就是想给家长一方阵地,家长可作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同盟军。让我们家校联起手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和成才。
      对于一个孩子。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成人尚且难免,何况孩子?作为父母,当孩子犯错了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批评才最有效呢?
      1 就事论事
      孩子犯了错误,切忌不问三七二十一,出口就骂、动手就打。小孩子做错事有些是故意的,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父母应给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并说明为什么错了,耐心的帮助教育。如有些孩子,学校老师要求回家做好事,在家里就主动帮父母刷碗洗碟,结果在忙乱之中反把碗碟给打打烂了,孩子这是好心办了错事。对此,父母就不能过多地责怪孩子,而应教给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并提醒他今后做事既要快中求稳,又要量力而行。
      处罚孩子时先要让他们明白犯了什么错误及错误的严重程度,就事论事,切忌无休止的重提孩子过去的错误,或者提出与此不相关的事加重处罚。否则,那些暴躁、蛮横、专制的孩子可能会在粗暴的教育下产生。
      2 一件事不能处罚多次
      父母对犯有错误的孩子的批评要直截了当,实事求是,切不可以偏概全,更忌使用诸如“你真笨”,“你真没用”等话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要就事论事,与此事无关的内容就不要提及,待孩子有所改进后还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以后对这次错误就再也不提。切忌因孩子犯了一次错误就天天唠叨,也不要新帐旧帐一起算,或集中“火力”进行“狂轰滥炸”。
      孩子犯了错父母的态度要一致,应由一方处罚,不要父亲处罚之后,母亲再来处罚。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的问题上发生了意见上的分歧,父母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或生气,而要避开孩子心平气和的认真讨论一下,待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批评教育。相反,则会培养出沉默、孤僻的个性。
      3 要善于把严格和宽容化为一体
      “严格”表现在对孩子产生错误行为和危害性的分析上,语重心长,语可重,声不一定粗,更不要用威胁的语气,“宽容”则表现在对孩子错误的谅解上,因为孩子的过错往往是无意识的或不自觉所犯的。光有严格没有宽容,就会在你的错误教育下产生一个撒谎专家来。
      4 处罚不能随父母的心情随意改变
      有的父母在高兴时,对孩子的错误睁只眼闭只眼,不加过问;心情不好时就乱加处罚,把孩子当作“出气筒”。这种以父母情绪的好坏对孩子的做法,往往使孩子手足无措,只能专看父母的脸色行事。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家伙就可能被造出来了。
      5 处罚轻重应该考虑孩子的性格
      如孩子太小,性格内向,那么处罚时应该周全,尽量温和一些,避免孩子因受不住处罚而造成精神创伤。对那些脾气犟的孩子,处罚更应讲究方法,切不可以“犟”制“犟”,这样会使孩子变得更加固执、蛮横、难以教育。
      各位家长,以上我们所谈的几点看法,不过是一孔之见,我们的家长,有许多是做家长做得很成功,很得心应手的,我讲的这些,就作为抛砖引玉,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交流这方面的体会,让我们共同促进,争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请各位家长体谅学校教育局限性,真正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承担。暑假较长,请家长千万要监护好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出现安全事故,特别是防溺水事故,一定要督促好孩子完成好作业。自己一定要做出表率,不能在孩子面前赌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胜于言教,要精心呵护好孩子,不能粗暴简单行事……拜托了!
      最后祝你们子女成人、成才!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你的朋友:南征中学校长 张北平
      
      (责任编辑 汪天然)

    推荐访问:封信 学生家长 中学 给南征中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给家长的一封信600字中学 给父母的一封信600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