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汉汉亲属称谓 汉韩亲属称谓词文化对比研究

    时间:2019-05-04 03:22: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汉韩两国地理上彼此相临,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多有交流、互相影响。本文以亲属称谓词为突破口,对汉韩两种语言文化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汉韩对比;亲属称谓;文化
      作者简介:赵越 (1984-),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128-02
      汉韩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亲属称谓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体现着汉韩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相通性和相异性。
      一、从亲属称谓词看汉韩文化相通性
      (一)重视亲属秩序
      中华民族讲究事物的秩序性。早在孔子的时代就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这种重视秩序的思想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大到统治国家、君临天下,小到管理家政、辨亲明疏。韩国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亲属称谓词也反映了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讲究礼节、辈分分明、亲疏突出。
      1、讲究礼节
      汉韩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礼记·礼运》中云“夫礼者,卑己而尊人。”可见,尊敬别人,卑谦自己是礼节的重要表现。在汉韩亲属称谓词中,也反映出讲求礼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面称与背称的不同、从后代称呼两个方面。
      首先,两者都注重面称与背称之别。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汉韩亲属称谓系统都有面称与背称的区别。所谓面称,是指被调查者面对面与被称呼人交谈时所使用的称呼。所谓背称,是指在与被称呼人以外的其他人交谈时,当谈论到被称呼人时所使用的称呼方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背称的情况下与面称有两个区别。其一是往往背称时,要在亲属称谓词的前面加上人称的代词。如俺、他、我、你、孩子等。其二是当面称使用直呼其名的方式时,背称仍保持使用传统的亲属称谓词。表现了对被称呼人的尊重态度。这样的现象在汉韩亲属称谓中大量存在。
      其次,两者都有从后代称呼现象。即跟从孩子的辈分去称呼,多出现在背称的情况下,如“我们爷爷(奶奶)”、“孩子姥姥(姥爷)”等。从后代称呼的方式,抬高了称呼者的辈分,表现了对其的尊重。同时,也迎合了老年人渴望被尊重,喜欢被叫做爷爷、奶奶的心理需要。所以这种现象在汉韩亲属称谓系统中都有使用。
      2、辈分分明
      辈分是指家族或亲友之间的世系次第。辈分越高,权威就越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相对较高。亲属称谓词反映了汉韩传统的宗族制度,尊卑长幼不可逾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种汉韩亲属称谓都有着分明的辈分划分。有的区分各系世辈的不同。
      汉语中对长辈,称父亲为 “爹”、“爸”,母亲为“娘”、“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其上每长一辈,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父为“老老爷爷”,高祖母为“老老奶奶”。对晚辈,称子为“儿”,女为“闺女”、“女儿”,子之子为“孙子”,子之女为“孙女”,其下每下一辈,加一“重”字以示区别:重孙子、重孙女;重重孙子、重重孙女。有的区分世辈中年龄的不同。如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大姑、二姑、三姑;称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哥、二哥、三哥、大姐、二姐、三姐。他们的配偶,也按他们的排行称之为“大奶奶”、“大姑老爷”、“大娘”、“大姑夫”、“大嫂”、“大姐夫”等。其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宗族关系、秩序的崇高性,同时也反映了对辈分高的人的尊重。
      韩语亲属称谓系统也很重视辈分,以长幼大小区分了“伯伯”(??、????)和“叔叔”(??、?????),这不仅包含着年龄上的不同,更象征着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力。
      3、亲疏突出
      在汉韩亲属关系中, 由于受宗法制度的影响, 导致了对血缘关系的极大重视。父系为宗族、宗亲,母系为外亲,妻系为姻亲。在父系社会中,只重宗族、宗亲,不重外亲、姻亲。外亲和姻亲的亲属称谓词多是以直系宗亲的亲属称谓语为中心构词语素,以偏正方式构造而成。如汉语中对于旁系宗亲的父辈,则以标明长幼之序的“伯”、“叔”以作区别;对于同辈,则标以“堂”、“表”字与亲兄弟姊妹相别;对于晚辈“外”与亲孙辈区别等。而韩语中也有前缀如“?(堂)”、“??(姑表)”或“??(姑母)”、“ ??(姨表)”或“??(姨母)”、“??(外表)”或“?(外)”。这些都表现出对亲属关系秩序的重视程度。
      (二)看重亲情
      1、阵营强大
      封建社会有酷刑为株连九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犯罪,那就有许多与之有亲属关系的人都要被杀。所谓“九族”,在《尔雅·释亲》中,将其解释为以本人为中心上推四世下延四世的所有亲属。包括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本人及其兄弟姐妹、子、孙、曾孙、玄孙。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收录了基本亲属称谓系统中六十二种称谓的有关说法就有三百二十多个。可见,中国亲属称谓系统的庞大。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韩国亲属称谓系统受中国文化影响也相当丰富庞大。
      2、脉络清晰
      虽然有如此庞大的亲属称谓词系统,但是汉韩亲属成为系统内的脉络却十分清晰。在几百个亲属称谓词语中,只有二十三个核心称谓:祖、孙、父、子、母、女、兄、弟、姐(姊)、妹、伯、叔、侄、甥、姑、舅、姨、岳、婿、夫、妻、嫂、媳。其他的称谓都是根据父系、母系、妻系等系别,通过添加、合并、重叠等方式造出。表现出清晰的脉络。
      二、从亲属称谓词看汉韩文化相异性
      汉韩亲属称谓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不但反映了汉韩两族语言各自的特点,而且还体现出两种文化的相异性。
      (一)韩语亲属称谓的尊卑更为显著
      韩语根据场合的正式程度,使用不同的尊敬等级。表现了韩国社会重视等级观念,尊卑分明的特点。如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上,要“????(伯父)”、“?????(叔叔)”和“?????(婶子)”等亲属称谓词后加“?”后缀。   (二)性别关注角度不同
      汉韩亲属称谓词系统中对亲属性别的关注角度存在差异,导致汉韩亲属称谓词的词义范畴不同。具体说来,韩语中关注称呼者的性别,而汉语中更关注被称呼者的性别。
      首先,韩语依照称呼者性别的不同要选择不同的亲属称谓词,汉语对称呼者的性别关注不多。以“哥哥”和“姐姐”为例,汉语中无论称呼者是男或女,都统一称呼“哥哥”或“姐姐”,但韩语比汉语多出了“称呼者性别”的义素。即男性称呼兄长为“?、??”, 女性称“??”;男性称呼姐姐为“??、??”, 女性称“??”。
      其次,汉语依照被称呼者性别的不同划分出不同的称谓,而这点在一些韩语亲属称谓词中表现不明显。如汉语中依据被称呼者性别的不同分为“弟弟”和“妹妹”, 而韩语则不分,统称“??”。
      (三)长幼关注角度不同
      韩语关注称呼者的年龄大小,汉语不甚关注。如对“妻子的姐夫”汉语中无论称呼者年龄大小统称“姐夫”,但在韩语中却对“称呼者的年龄长幼”义素作了细分。即若称呼者年龄小于“妻子的姐夫”,则使用“??”,若比被称呼者年长则称为“??”。同样道理,对“妻子的哥哥”也作了细致的划分。体现了韩国对长幼尊卑等级制度的继承比中国更甚。其次,汉语关注被称呼者年龄大小,韩语不甚关注。如“妻子的兄弟”与“丈夫兄弟”汉语中对这四项有严格区分和相应的对应词语,而在韩语中被称呼者“年长”义素不再细分,即韩语对妻子的哥哥和弟弟都可称“??” 。
      (四)对结婚与否的关注
      汉语中被称呼者是否结婚了对亲属称谓词的使用选择影响不大,但是,在韩语中,被称呼者结婚与否有时会对称呼语的选择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在韩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结婚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结婚意味着真正的成人,特别是韩国的女性结婚后多半不工作,意味着男性负担很重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了亲属称谓词中。如韩语中“父亲的弟弟”如果未婚就叫“??”,如果已婚则叫“?????”(面称)或“??”(背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韩两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有着悠久密切联系,语言文化互相影响。通过汉韩亲属称谓词文化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汉韩亲属称谓系统,深刻认识汉韩两族文化。有利于我们开展跨文化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苏新春.汉语词义学 [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 [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林从纲、任晓丽.韩国语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林从纲. 新编韩国语词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华书堂、金珍我、金贤珠、元钟敏.实用韩中·中韩辞典[K].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6.

    推荐访问:谓词 亲属 研究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