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孟子》中同义词使用的修辞效果 同义词的修辞作用

    时间:2019-04-20 03:29: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从修辞角度看,同义词的恰当使用对表情达意有着积极的效果,能够精确丰富地表达文意,避免行文的重复,加强语义文势。《孟子》中运用了大量的同义词,构成同义关系的单音节实词一共729个,归纳为231组。[1]这些同义词的使用不仅避免了表达的重复,而且使语言更加生动,富于变化。本文选用杨伯峻编写,中华书局出版的《孟子译注》为语料,下文所举例句后数字是篇章的数字,和《孟子译注》每章之首的数字相同。
      《孟子》中同义词的使用,不仅精确地描写了事物的区别,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形态和感情,而且构成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格,起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对文章风格的表现有很大作用。
      一、运用同义词使语言表达缜密准确且意蕴丰富
      有些同义词虽然意义相同,但是词义的轻重程度上有所不同。《孟子》中使用此类同义词,既区分了事物的细微差别,又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如:
      不幸而有疾。(4.2)
      今病小愈。(4.2)
      “疾”“病”都有生病的意思。《说文?疒部》:“疾,病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论语?泰伯》:“曾子有疾。”《说文?疒部》:“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可见,“疾”只是轻病,一般的病;“病”则表示生了很严重的病,它们在“生病”的程度上不同。又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8.33)
      不暖不饱谓之冻餒。(13.22)
      “饱”“餍”都是指吃饱,但它们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还是有细微差别:《说文?食部》:“饱,猒也。”《左传?昭公十二年》疏:“食充其腹,谓之饱。”所以“饱”是指腹中充满食物,无饥饿感。身上不暖和,肚子吃不饱,这就是挨冻受饿,从而反映出孟子关心民生、希望君主能够使人们达到基本温饱的生活目标。“餍”本作“猒”。《说文?甘部》:“猒,饱也,足也。”段玉裁注:“饱足则人意倦矣。”可见,“餍”不仅仅指吃饱,而是吃得过量。齐人外出乞食,不吃撑了不归,用一个“餍”字将齐人贪婪丑陋的面目刻画得栩栩如生。
      有些同义词在感情色彩方面也有不同,《孟子》中运用这样的同义词起到准确表达的作用,使作者的态度更加鲜明。如:
      (齐宣王)曰:“臣弑其君,可乎?”
      (孟子)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8)
      “弑”“诛”的理性意义相同,皆义为“杀戮、杀害”,但感情色彩有差别。《说文?言部》:“诛,讨也。”又:“讨,治也。”“诛”有褒义色彩,常指杀有罪的人。《说文?殺部》:“弑,臣杀君也。”段注:“述其实则曰杀君,正其名则曰弑君。”可见,“弑”有以下犯上之义,是贬义词,仅指臣杀君、子杀父、卑杀尊、下杀上。孟子将“弑”“诛”这两个词语一起用于文中,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孟子对杀死夏桀商纣这一类暴君持有的肯定态度。
      二、运用同义词使人物情感、形态表达得更鲜活
      《孟子》作为语录体散文,有不少人物描写,同义词的使用为细腻地刻画人物提供了条件。如:
      吾闻之喜而不寐。(12.13)
      不应,隐几而卧。(4.11)
      《说文?梦部》:“寐,卧也。”段玉裁注:“俗所谓睡着也。”由此,“寐”是睡着、长睡之义。孟子听说鲁国打算让乐正子管理国家感到非常高兴,以至于打算长睡不醒。《说文?卧部》:“卧,休也。”段玉裁注:“引申凡休息之称。”“卧”,趴在几上睡觉,但也不一定睡着。孟子对“欲为王留行者”感到不满意,拒绝与其交谈,因此伏在靠几上假装睡觉。“寐”“卧”两个词语刻画了孟子不同的姿态,使孟子的形象更加生动起来。又如:
      予三宿而出昼。(4.12)
      子贡返,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5.4)
      《说文?宀部》:“宿,止也。”《玉篇》:“宿,夜止也。”“宿”表示临时寄住或投宿。孟子游说齐王不行,又不忍迅速离去,在昼县歇宿三夜,期望齐王能回心转意,但最终还是希望落空。“宿”字充分体现了孟子这种无奈落寞的心情。《说文?尸部》:“居,蹲也。”本义是蹲着,引申为居住,是长时间地住。孔子去世后,子贡为了纪念老师,在他的师兄离开后,自己又独自守了三年的墓。一个“居”字写足了子贡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三、运用同义词使封建的伦理等级得以表现,具有一定的阶级风格
      在封建的体制之下,人们对尊卑有着严格的区别,这使得一些同义词具有了不同程度的阶级伦理色彩,这种同义词最明显地表现在对“生命结束”的表述上。如:
      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1.3)
      滕定公薨。(5.2)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5.4)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6.9)
      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9.6)
      “死”“薨”“没”“崩”都表示死,即失去生命。《释名》:“人始气绝曰死,死澌也。”《尔雅》:“崩,死也。”“薨,死也。”《广韵》:“殁,死也。”又作“没”,《说文通训定声》:“没,假借为殁。”由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等级观念非常严重,所以不同阶层对死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孟子》中,“死”是泛指,既可指上层阶级,也可指平民百姓,甚至可以指动物;“薨”“没”“崩”用于特指,带有一定的附加色彩,一般不用于普通百姓。国君死了,用“薨”;对孔子的死,用“没”;对古代帝王的死,即可用“没”,也可以用“崩”。又如:
      天下之贱工也。(6.3)
      功烈如彼其卑也。(3.1)
      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3.2)
      “卑”“贱”“微”皆表示人的地位低下。《说文》:“卑,贱也。”《六书故》:“物价之昂为贵,下为贱。”本义是价格低,引申为卑贱、低下。《玉篇》:“贱,卑下也。”《集韵》:“微,贱也。”但三者还是有明显区别:“微”用于上层社会中,没有贬义色彩;“卑”和“贱”用于下层阶级,都带有贬义色彩,只是“贱”的贬义色彩更为强烈。这些同义词的使用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使不同的阶级对象有了相对应的词语,足见《孟子》选词用词的精当。   四、同义词的联合使用有助于音节协调,增强文章气势
      “同义词的连用和对用,是古汉语中十分普遍的一种修辞表达方式。它不仅可以使语言富丽多彩,避免单调,加重语气,强调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词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使同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意功能得到加强。”[2]《孟子》中同义词的联合使用,使文章形式上更加整齐匀称,同时协调了文章的节奏,也避免了上下文的重复,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一)同义词的连用
      同义词连用是指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类的词并列使用,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共同意义,并且他们之间有种相互解释的关系。《孟子》中同义词连用后增强了行文气势,强调突出了语义,使语言表达更为准确。如: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1.7)
      《说文?衣部》:“褊,衣小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小之称。”可见,“褊”与“小”,同义,皆“小”义。它们并列连用将齐地之小表现得更加突出,从而反映齐王之不“爱”。又如: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3.6)
      “怵惕”,惊惧貌。《说文?心部》:“怵,恐也。”“恐,惧也。”《玉篇》:“惕,惧也。”“怵”主要侧重于心中不安或发慌;“惕”则指放心不下,加以防范。此处,“怵”“惕”并列连用,词义互相补充,将内心惊恐、恐惧之情描写得更为真切。《说文?心部》:“恻,痛也。”赵岐注:“隐,痛也。”[3]“恻”“隐”皆训为“痛”,为同义词,皆义为怜惜。这里“怵惕”“恻隐”的连用将众人的惊骇同情的心情描写得更加详尽精确。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岂能浼我哉?(3.9)
      《说文?衣部》:“袒,衣缝解也。”又:“裼,袒也。”《史记?南越列传》索隐:“裸,露形也。”《说文?衣部》:“裎,袒也。”《尔雅?释训》:“袒裼,肉袒也。”朱熹集注云:“裸裎,露身也。”这四个词在这里是同义,都表示脱衣露体之意。他们的连用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将柳下惠怡然自得、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充分地表现出来。
      《孟子》中同义词的连用不仅有一定的修辞效果,而且这些连用的两个同义词在后代逐渐凝固成词,呈现词汇双音化的趋势。王宁在《训诂学原理》中指出:“在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可以连用而词义不变,这正是后来发展为双音合成词的基础。”[4]由此可见,同义词的连用为合成词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二)同义词的对用
      同义词对用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出现在结构相同的上下句的相应位置上的语言现象。这种同义词的对用协调了文章的节奏,使语言具有韵律美;在行文上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使语言表达变化生动,呈现一种错综美。《孟子》中有不少同义词对用的情况,这些对用的同义词调节了音节的节奏,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形成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格,对语言的表达有着积极的作用。如: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2.15)
      两个分句相互对应,“困”与“衡”处在相对的位置上,都表示“困阻、堵塞”。 赵岐注:“困瘁于心。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中。”焦循正义:“《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云:‘夫孝,置之则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注云:‘衡,犹横也。’是‘横’与‘塞’义相近。”[5]赵岐释“困”为“困瘁”,即“困阻、堵塞”。焦循所谓“横塞”也是“困阻、堵塞”义。“困”与“衡”对举使用避免了重复呆板,且三字一顿,产生一种节奏感。又如: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13.20)
      “愧”“怍”处在前后两句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互文。《说文?心部》:“怍,惭也。”又“惭,愧也。”又《女部》:“愧,惭也。”“愧”“怍”同训为“惭”皆义为 “惭愧”。因此,此处“愧”“怍”对举使用,使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将君子这种问心无愧的乐趣描写得更加准确完整。
      《孟子》中还有三个以上同义词对用的情况,使全篇联系得更为紧密,文意表达得更为集中。如:
      当尧之时,水逆行,氾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地,民无所安息。……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6.9)
      “定”“安”“平”“宁”具有相同的意义,构成同义关系。《说文?宀部》:“定,安也。”“宁”又作“寍”,《说文?宀部》:“寍,安也。”《尔雅》:“安,定也。”《说文?亏部》:“平,语平舒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安舒之称。”孙奭疏:“言往者自舜使禹抑治其水,而天下于是乎得平安;至周公相武王,兼征夷狄,驱逐暴兽,而人民于是乎得宁静。”[6]孙奭将“平”释为“平安”。可见,“定”“平”“安”“宁”相互呼应,都有“安定”义。这四个同义词的对用既避免了重复,又将尧时遭遇洪水,人民流离失所、无法安居乐业的历史事件描写得更加详尽清晰。
      《孟子》是先秦古籍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同义词的使用数量大、范围广,表现出来的修辞效果也多种多样。研究同义词的修辞效果对管窥《孟子》的语言风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文德.《孟子》同义词研究.巴蜀书社,2002:43.
      [2]王占福.谈古代汉语同义词、反义词的修辞表达功能[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9):36
      [3]赵岐,孙奭.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84.
      [5]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77.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0.

    推荐访问:孟子 修辞 同义词 效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