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花开春光美]

    时间:2019-04-14 03:31: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学校德育研究和实践遭遇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青少年学生存在自私冷漠、不懂感恩、是非模糊、缺乏责任、意志薄弱、没有志向等现象。加强德育特别是探索在青少年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下是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工作,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探索和思考之后所作的总结。
      关键词:语文教学;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渗透;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200-03
      
      一、语文学科在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科功能明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更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自觉发挥好德育功能,这也是教师职责所在,要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能以牺牲大利益来达到短期效应,光以高考分数为指挥棒,以知识点和考点为教学重点。
      2、从学科内容来看,语文学科责无旁贷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强调的是为国家,为民族,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精髓,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代代不息的源泉。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关于“和”的提法也并非创新。《尚书》中说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论语》中说到“礼之用,和为贵”,《老子》中说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中说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道统一”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就包含在《尚书》、《论语》等文化典籍中,而这些文化典籍是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众多的科目中,语文便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比其他学科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
      3、从学科特点来说,语文学科意义重大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比如一个邀请函,一封自荐信,其内容和语言,无不体现着发出者的情感道德素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从启蒙教学开始,就没有离开过语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德育条件。如果能够将德育贯穿在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疑将对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形成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然,既然是语文教学就不能以德育替代之,或者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要厘清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
      二、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也就是要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在以渗透为前提下讲究德育的艺术方法,要做到语文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讲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要先明确承载传统文化的“文”不限于古诗文。因为,文化是延续的,很多近现代文章都闪耀着传统思想文化的光芒。所以,可以挖掘的德育素材是很丰富的。在备课时要设计好德育目标,多角度思考,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怎样才能更好地兼顾好“传道”和“受业”两方面的职责,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的一箭双雕,从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如下:
      1、采撷英华,触发情感
      教材不仅德育素材丰富,而且文质兼美,很多文字本身就极富感染力,反复品读就足以打动学生。像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
      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
      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这样的文字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学生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有自觉意识的人。这些文字所写的不正是学生生活中最平常不过而往往被忽略的事吗?它足以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重新认识和定位自我,树立 “我很重要”的自信心,意识到自己在无比重要地生活着,从而懂得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时刻努力地生活,时刻为爱自己的人奋斗。
      2、挖掘育点,有的放矢
      有些文章是作者经历复杂的人生境遇后的感悟,深沉厚重,对于很多生活在优越条件下,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抓住一个德育的契点,就可以帮助他们得到一笔笔难得的间接的人生财富,增长人生的智慧。
      像史铁生的抒情散文《我与地坛》,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其中就有几个值得学生思考的点:(1)一个像史铁生这样不幸的人,尚且最终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这些学生所经历的挫折又算得上什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下去?(2)一个人,无论你多不幸,最终能够救你的只有自己,因为最大的敌人不是不幸,而是自己,要学会自己站起来;(3)在人生濒临绝望之时,是谁伴其左右,是母亲,是至亲,这便是人生的真相,正常情况下,父母是无论你如何都一定不会舍你而去的人,亲情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血脉感情;(4)一个爱他的母亲,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的最低谷,但却未能看到他振作起来的那一天,他的人生从冬天走到了春天,但他的母亲的人生尽头却永远定格在了寒冷的冬天。我们应该如何及时地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去爱那些爱自己的人?   而有些文章,感情或表达强烈,或在其看似波澜不惊或者笔法从容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多舛的命运和起伏跌宕的心情。比如:陆游《书愤》中描写从“中原北望气如山”到“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未酬和忧国之情,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的对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和功业未成的忧思,都强烈而感人,而余光中《沙田山居》,则于重九陶菊的两开和中秋的月圆两度中,于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九广铁路的火车间,暗含着挥之不去的思国怀乡之情。类似的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江南的怀念等。形式不同,思想上却殊途同归,都是爱国爱乡教育的优秀素材,以敏锐的目光准确的把握德育目标,就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
      3、灵活把握,巧妙设计
      如老舍的《我的母亲》中这样描写到:
      “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文字朴实,但鲜红微肿的手却足以深深烙印在每个有血有肉的人心中。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一个一丝不苟,具有伟大人格的母亲跃然纸上。
      “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街门是开着,等着‘鬼子’门”。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刚强、坚毅而深爱子女的母亲形象怎能不让人动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父母,点点滴滴自然涌上心头。学生写作文空空洞洞,言之无物是普遍现象,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平时缺少观察。像这样巧妙利用课内篇目进行写作指导,以情动人,在特殊的意境创设中,学生平常没有留心到的生活细节,没有感知到的亲情得到了一个契机,作文的智慧被开启,自然就能写出内容丰富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什么比这样的亲情教育更生动呢?写作技巧指导和亲情感悟由此实现珠联璧合。
      4、纵横联系,延伸拓展
      把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纵横比较分析,进行拓展教育。
      比如王蒙《春之声》,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抓住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热忱地表现和歌颂,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
      现在有不少学生过分强调社会的阴暗面,或产生偏激的思想,或萎靡颓唐,而又缺乏正面的引导,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亟待加强。
      可以借助王蒙《春之声》,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对国家的信心。联系当前现实中的不尽人意之处,引导学生明白,虽然社会存在很多问题,现实有很多无奈,但一个社会达到高度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从封建社会灭亡到新中国的建立,从改革开放到最终社会理想的实现,都是如此。不仅中国如此,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文明都要经历这一过程,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沧海一粟,都是理想实现的一块铺路砖,从而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建立教材之间的联系,整合德育资源。
      如在实施《春之声》的德育教学目标中,联系杜甫的《望岳》、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建业立业的豪情壮志,联系鲁迅的《药》、林觉民的《与妻书》,孙中山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体会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忘我精神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联系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体会不计个人得失、发愤报国的赤胆忠心。这就从各个层面立体整合了爱国主题素材,从而使学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触动。
      三、当前语文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论语》中提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德育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当前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现的一些误区,制约着语文教学对德育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渗透。这些误区主要有:
      1、标签化
      包括人物形象标签化和情感价值概念化。
      人物形象标签化就是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情感价值概念化是指用几个概括性的词语将情感价值进行简单化归类。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的,贴上标签,就只看到人物的社会普遍意义而看不到其个性特色。比如讲到运动员就是努力拼搏,讲到残疾人就是自强不息,讲到革命者就是英勇无畏等等。标签化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对人物品质和情感价值进行简单的对号入座,缺乏对人物的细腻心理、生动语言、准确动作、丰富神态的细细品味,也就无法体会到丰满而鲜活的文学形象,最终会使传统道德教育停留在概念化、片面化而不能真正使学生起心动情。
      克服标签化的问题,教师就要端正态度,利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加强语言文字的品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以角色的角度身临其境地学习文本,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从而对优秀传统道德有生动的感知。
      2、浅表化
      浅表化具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教师以概念化、标签化的备课代替文本的深度解读,一种是执著于自己静态的文本分析而无视动态课堂中学生的具体反应,还有一种是脱离文本进行德育。前两者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按自己的预想答出标准答案,变学生感悟为学生想教师所想,变多元解读为一元解读,使学生严重缺乏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深度解读。后一种情况则变语文教学为思想道德教育,变文化熏陶为简单说教,违背了语文学科德育之道,自然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要克服浅表化的问题,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和文本意识,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明确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内在需要和课堂反应调整教学策略;回归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从“文”中悟“道”。   3、虚幻化
      这里所说的虚幻化是指脱离实际。新课程目标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置要求,明确了语文德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德育如同无本之木,没有依托的根基;如同空中楼阁虚幻缥缈,,显得苍白无力,不足以让人信服。而且德育如果不为生活服务,也便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要让语文德育生活化,注意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传统文化剖析并寻求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途径,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更激发出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4、机械化
      传统文化的教育重在精神内涵的把握,而不是流于形式。比如不能一提到孝道,就是为父母洗脚,还有像父母生病时通过尝粪便的方式了解父母的病情,这些显然也不能机械照搬的。机械化的德育事实上是伪德育,其结果只能是不合时宜。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谈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时就讲到要占有,挑选。看见鱼翅,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以上所说的四个误区或是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所导致,或是未真正理解语文德育精神实质所导致。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切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造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其中,纳思想在其里,如春风化雨,于悄无声息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培养。”
      四、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要充实自我,言传身教
      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充实自身的知识,提高思想素质,特别是要学习优秀传统道德,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这一代人,本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就是有缺失的,在零星的接触和周围师长的影响中,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边教边学。当前,各地都在掀起国学热,各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传统文化的论坛比比皆是,教师应该通过各种书本资源、社会资源充实自己。
      做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才能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只有自己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领会,才能更好地吃透教材中的思想,准确把握教材内涵,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更重要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是仅仅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而是重在言传身教。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也不断在调整这种由内而外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也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养成。
      当然,要客观地看待语文学科在德育中的功能,语文学科并非万能。作为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努力,只有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中国教育的核心位置,社会充满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传统道德之花才能沐浴着春光遍地开花,芳菲满园。

    推荐访问:花开 春光 无声 润物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