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新发现提出新挑战 四有四引四统一是什么

    时间:2019-04-06 03:15: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科学总是不断发展的,过去一直被奉为真理的原理和常识,很可能被新的成果推翻。知识在不断接受挑战中完善和成熟。例如,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在真空中应当是恒定的,但是,英国的一些天体物理学家前不久计算出,在创世大爆炸时,光的速度比现在要高出好几千倍。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让我们的知识储备更丰富,更准确。
      “万物生长靠太阳”吗?
      生物老师曾经肯定地告诉我们: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阳光,生命就不可能存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为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动物首先要依靠植物才能生存,而海洋深处没有阳光,也就不可能存在生命。事实果真如此吗?
      1977年,几位美国科学家乘坐潜水艇,在太平洋2 630米的深处发现了一种奇特景观:热泉。这是火山在周期性爆发中形成的一种副产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水温高达三四百摄氏度的热泉口附近,他们竟然找到了一些2米多长的管状蠕虫和各种各样的贝壳,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鱼游来游去。尽管这里的条件看起来极端恶劣,压强巨大,但生命力依然旺盛。当把这些动物带到地面上时,它们会发出一种臭鸡蛋味,说明其体内含有硫磺。这证明它们的主要能源不是依靠阳光,而是依靠热泉口喷出来的化合物,特别是硫化氢。也就是说,这些动物是靠吃有毒的化学物质生长的。这是一个建立在化学能合成基础上的原始生态系统。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此前不少科学家的观点:地球上最早的有机物是由化学而不是光合成的,海底热泉口也许是研究生命起源的最佳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速度严重超出地球的给养能力,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无阳光种植的新方法,即在实验室内用人工光而不是太阳光照射的方法种出庄稼,并获得成功,也是对“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条定律的有力挑战。
      什么是“地球之肺”?
      多少年来,教科书都是这样告诉我们: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氧气是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所以人们常常把森林形象地比喻为“地球之肺”。20世纪80年代初,当亚马孙森林遭到大量砍伐时,各环保协会和媒体向国际社会纷纷发出警告:“地球之肺”正在遭到破坏,正在逐渐消亡!
      其实,把森林称为“地球之肺”是不正确的。如上所述,树木在生长时固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是当树木死亡、腐烂时,它就会反过来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对于一片成熟的森林(例如亚马孙森林)来说,它消耗的氧气与释放的氧气一样多,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排放已达到平衡,正负正好相抵。在亚马孙森林,真正受到威胁和破坏的主要是生物的多样性。例如,这里每年都有几千种可能具有药用价值、尚不为人所知的动植物在消失。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地球之肺”呢?回答是海洋。在面积大大超过陆地的浩瀚海洋中,藻类和浮游植物群落也能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些藻类和浮游植物死亡之后,有一小部分沉入海洋深处,成为海底沉积物的“俘虏”,在那里一呆就是几百万年。而它们释放的氧气,大部分从海水中进入空气,数量是正数,所以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这些论点,最近已被法国的教科书采纳。
      最小的物质是什么?
      这是古今中外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和争论的一个问题。
      早在2 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设想,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粒子组成的。他说:“如果我们不停地敲击一个石块,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些永远不变、不可再分的粒子,即原子。”19世纪后期,科学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但同时也发现原子并不是不可分的,它可以自动地变成别种原子,并从中分出比它更小的电子。
      20世纪初到30年代,科学家发现,物质是由电子、正电子、质子、中子和光子所组成,他们给了这些粒子一个新的统称——“基本粒子”,意思是:这些粒子扮演着以前原子所扮演的角色,它们才是组成各种物质的永远不变、也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
      但是,这个结论又一次遭到否定。原来,中子会衰变成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以后又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衰变及其互相转化的事实,从而否定了“基本粒子”的说法。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组成的。夸克的存在直到1975年才得到证实。因为夸克非常非常小,要观察它极端困难。是否还有比夸克更小的粒子?这是科学家们仍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人类的祖先究竟是谁?
      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一只名叫“露西”的南方古猿(类人猿),曾被认为是我们人类最古老的祖先。此事在学校的课本里存在了20多年。后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1974年11月30日,古人类学家伊夫·科庞及其同事,在东非干涸的奥莫河谷发现了“露西”的骨骼碎片。这是一只身高1.06米的雌性南方古猿,系类人猿的一种。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320万岁高龄的露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祖母。据此,伊夫·科庞在1981年创立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他认为,在800万年前,一些类人猿生活在非洲大陆东部的森林里,气候湿润。后来,由于大规模的地质变动,东非大峡谷产生,将类人猿分成两群。在大裂谷的西部,类人猿继续在潮湿的森林里生活。而在东部,气候变得干旱少雨,茂密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类人猿不得不站立起来,一方面便于看清来犯之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走很远的路去寻找食物。于是,直立行走的形态被保留下来,这一地区就是人类的摇篮。
      但是,这一理论不久就受到挑战。1995年,古生物学家米歇尔·布吕内在非洲中北部的乍得共和国沙漠深处,发现一个类人猿(起名叫“阿贝尔”)的下颌。据考证,阿贝尔与露西是同时代人。问题在于:二者并不生活在同一地区,阿贝尔居住在东非大峡谷以西2 500千米远的地方。2001年7月,还是在乍得,米歇尔·布吕内又发现了一块据今700万年的颅骨。虽然有些学者认为这块颅骨应属于大猩猩的祖先,但米歇尔·布吕内根据大量研究认定:“这不是一只南方古猿,很显然它属于人科。”这一看法后来得到伊夫·科庞的认可。
      现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愈来愈多,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进步,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还在步步深入,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可阐明或基本阐明现代人的起源问题。

    推荐访问:新发现 提出 挑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