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学而习之,不亦悦乎!】

    时间:2019-03-30 03:13: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近几年的高考应用类的数学题占了大的比分。本文从"1.数学的价值重视不够。2.缺少用数学的意识3.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三方面分析了高中数学应用意识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高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重方法、重思想(二)归类建模。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题数学 原因 策略
      “学而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孔子的教学理论。“学”指学习,“习”指实践,学以致用,用以得惠,动力无穷,何乐而不为呢?
      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数学教育化抽象为具体,应该从学习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入手,联系客观实际问题,再升华到数学概念、算法和数学思想,因此,历年的中考和高考,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应用类的数学题占了大的比分。由此看来,高中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类的题目,一定要引起我们一线教师高度的重视。
      然而,实在的情形,不容乐观。
      一、应用意识差的原因
      1.数学的价值重视不够。
      科技的基础是应用科学,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说明数学生产力的作用是很大的。数学是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关系,也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这就是数学的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影响,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逻辑性、严谨性和理论性,所以教者更多的精力放在数学概念上和解题技巧上,很少谈数学精神、数学价值、数学结论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等。这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片面的、狭隘的。例如,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是一些逻辑证明和计算,甚至有人认为数学是只是一门主考科目。
      2.缺少用数学的意识
      用数学的意识,就是用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解释现象,分析问题。中国的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严格的理论推导论述为主的多。理论型教材对实施数学应用教育是非常糟糕,这是造成学生缺乏甚至是逐渐失去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
      3.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建模是关键。我们面对的是学生,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经验是有限的,其应用背景的问题是陌生的,难以建立数学模型,这就阻碍了解决实际问题。
      二、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举隅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逐步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局限,利用概念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在教师帮助下开始独立收集事实和资料,综合分析、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加强应用题教学。
      (一)重方法、重思想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首先应根据具体问题,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过程。
      应用题教学常规的思路是:将实际问题,总结改造抽象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回答实际问题。具体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审题:因为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实际问题的多样性,往往需要在不熟悉的情境中去了解、分析给出的数学问题,要去掉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抽象为数学问题,把条件和结论分清,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数量关系。因此,引导学生从粗读到细磨,冷静、仔细阅读,弄清问题包含的量及相关量的数学关系。
      2.建模: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各个量的特点,判断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能不能用字母或代数表示,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如何转换成数学语言或图形语言,然后建立数学模型。
      3.求解:解决数学问题,求证数学结论。
      4.还原:根据实际意义适当的增删,还原为实际问题。
      例如:“人口增长率问题”的教学:一个城市的人口有70万人,如果自然增长率为1.1%,城市人口是总数x(人)和年份y(年)的函数关系式是:
      解题步骤可以这样预设:
      A.审题:"年自然增长率"是什么意思?关键词:现有人口、年份、增长率,城市变化后的人口数等关键量。
      B.求解:建模,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和教训,看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的。
      C.探究:他们是如何解决?对你有什么帮助?
      (二)归类建模
      在应用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问题归类并与实际原型挂钩,发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可以较好地解决数学建模难题,例如将高中应用题归纳为1.增长率或减少率问题;2.行程问题;3.排列组合问题;4.最值问题;5.概率问题等。因此,学生遇到问题,通过类比的记忆和问题类似的实际活动,解决问题,利用联想,建立数学模型。
      如:建立“数列”模型,解决求职问题。
      招聘会上有甲乙两家公司的工资承诺:甲公司的第一年月工资是1500元,以后每年工资比上一年月增加230元;乙公司第一年月工资2000元,之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月工资的基础上递增5%.甲乙两人同时被两家雇用,问:
      如果该人想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仅以工资收入总量为标准,应该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月工资随年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应用题,确定为以数列为内容的数学模型.若该人在甲公司连续工作10年,则他的工资收入总量为S=12(a+ a+ …) =304200(元).如果该人在乙公司连续工作10年,则他的工资收入总量为S=12(b+ b+ …)=301869(元)……
      总之,高中数学题有着丰富的社会信息,有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价值,它已成为学生观察了解社会,评价社会的一个窗口。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进步,这是我们的责任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做好应用数学教育的研究,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韩彦.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建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7).
      [2]刘文宝.浅谈高中数学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J],教学大观周刊.2012,(01).
      [3]刘红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推荐访问:不亦 学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