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转变观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转变观念,提升能力

    时间:2019-02-09 03:28: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国的学生实践能力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状况不仅使我国年轻一代的实践能力在国际比较中处于劣势,而且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要求。正因为如此,素质教育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实验摸索,我在教学方面有了一些认识,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现分析如下。a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1.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之中有了意识,就会在知识运用方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2.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个体特质。《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依然需要培养富有个性的不同人才,培养千篇一律的学生绝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正如虽然五个手指长短不齐,但是配合在一起很灵活。学生也一样各有特色,教育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只有当学生的个人特质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他们的实践热情才能得到激发,实践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成为独特的那一个,相同的学科知识才可能有千变万化的应用,学生的实践能力才可能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树立新的政治学科观
      1.政治学科应既立足课本又超越课本。课本是教育的物质载体,是精心设计科学编排的。虽然传统的政治课过于依赖课本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不可取,但新的政治学科观也不能矫枉过正,过于脱离课本。我们强调,政治学科超越课本,以熟悉课本内容、精通课本知识为出发点,进而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本之外的广袤土地。不立足课本,我们就失去了学习的根本;不超越课本,我们就失去了拓展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节时,我就以“感受中国的力量”为题,鼓励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际影响等方面收集材料,办一期壁报。只有立足与超越并举,课内与课外相连,政治学科才能有崭新的面貌,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政治学科应结合具体现实。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离不开一个“实”字,因而政治学科必须结合现实。这个现实,有两层内涵:一是社会的现实,二是学生的现实。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学生的实践最终都是要以社会现实为背景的,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时不能脱离当前的现实。例如,在教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这一节时,我组织了一次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活动,请同学们写一封信寄往相关部门或单位。信的内容可以围绕某个问题,如政府决策、社区管理或社区的环境问题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政治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是生活在21世纪的十五六岁的青少年,他们身上有新时代的烙印和蓬勃的朝气,没有自己特定人生阶段的特定心理,政治学科不应该忽视这些特点。相反,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现实,继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例如,“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这一内容就十分适合成长之中的中学生。当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实际,政治学科也就真正融入了社会生活,走进了学生世界。也只有结合了社会现实与学生现实的思想品德课,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应用的热情,培养实践的能力。
      3.政治学科应面向广阔未来。政治作为一门指导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应该注重面向未来,以便给予学生更多人生意义上的指导。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怎样,未来的世界格局可能会如何,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的人生道路可以怎样设计,这些都应该成为政治课讨论关注的内容。例如,在“未来道路我选择”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设计自己的职业与人生,让学生搜集、筛选当前的就业信息,还进行招聘现场的模拟,让学生提前感知应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门学科的教授若不具有预设性,不能着眼于学生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未来,那又何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树立新的实践教学观
      实践教学观主要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为特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大胆放手,把教材交给学生。许多老师认为政治教材内容多、较抽象,为便于学生理解,上课时习惯于先把教材的重点、疑点指出来,再按顺序讲解,最后让学生在书上划下、记下相关的知识点。在学生与教材之间,老师实际上起着搭桥的作用。其实,当今的思想品德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和兴趣编写,图文并茂,一般以典型的事例、生动故事、历史事件、实物图画为切入口,从具体到抽象说明道理。因此,老师不必先搭桥,应让学生全方位接触教材,使他们亲自感受教材的新奇性、新鲜性,以诱发他们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进入了主动学习探究的境地,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其中将小品剧引入到课堂当中来,就是非常不错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课时,我课前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护以短剧形式生动演绎出来,这样学生就要做许多工作,如搜集资料、编写剧本、探讨表演等,在活动中学生动用了手、口、耳、脑等多个器官。因此通过这一活动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人才最需要的是能力。政治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不仅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更是政治老师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只有树立新的学生观、新的政治学科观、新的实践教学观,我们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教育没有固定的章程可循,只能在探索中以耕耘换果实,以付出换收获。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实践能力 转变观念 基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