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美国末日下载【“末日情结”与好莱坞电影】

    时间:2019-02-09 03:23: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近来好莱坞电影中频频出现“世界末日”,在由灾难构成的视觉奇观中,人类的尊严和生命脆弱如纸。末日主题电影将世人对末日的焦虑和恐惧鲜活地表达出来,并使之扩散蔓延至整个世界。本文就好莱坞电影中末日主题的内容进行分析,深入剖析西方社会“末日情结”的根源,并阐明这一主题的电影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
      关键词: “末日情结” 好莱坞电影 溯源 意义
      
      一、好莱坞电影的“末日情结”主题分析
      今天的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挑战,譬如“9・11”等恐怖主义袭击的发生,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断出现,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瘟疫式的疾病频频发生,这些都让人们觉得末日的到来并非遥不可及。当这一心理超越了个人、阶级乃至民族、国家的范畴,成为世界性隐忧之后,如何应对世界末日便成为全人类所需要共同关注的事件。好莱坞电影人迅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世界性的紧张、恐惧情绪,并将之通过影像方式表现甚至放大出来,这不仅是电影人对地球上生存的人类命运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而且是当今社会及现代人所面临着的生存危机的一种反映。
      在好莱坞电影中世界末日的到来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在一般情况下,早期的影片中末日危机出现的原因与人类自身行为并无直接关联。比如因外星人、小行星、异域病菌等外在力量的强势入侵,引发地球面临危机,《独立日》、《天地大冲撞》等影片俱如此。此类影片强调人类面临威胁团结合作、共御外敌的合作精神,突出英雄主义。但近来这种情况发生变化,近期好莱坞末日主题电影中末世到来的原因与人类密切相关,甚至直接由人类行为导致。我们以天灾、人祸两种类型的好莱坞末日主题电影加以分析。
      天灾即自然灾害。在拍摄于本世纪的《后天》、《2012》等电影中,由自然环境恶化带来的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成为人类最明显的生存危机。在以采集业、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的社会中,由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自然灾害的发生基本上与人类行为无因果关系,但在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后,情况就不同了。当工业科技为现代人提供越来越舒适的生存空间的时候,自然环境却以几何速度遭到破坏,当这种破坏超过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旧有的生态地理平衡已经不能够继续维持之时,只可能以破坏的形式爆发出来,于是自然灾难成为末世到来的最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说来,天灾即人祸。
      2009年因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被气象专家定为“厄尔尼诺年”,这使电影《2012》的上映显得意味深长,而发行方将影片定在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全球放映,显然用心良苦。《2012》以史前玛雅人的末日预言作引题展开叙述,而全片的心理基础却是人类对当今世界自然环境的认识,当片中洪水、地震、海啸、飓风、岩浆来袭,所有标志着地球文明的建筑物如豆腐一般被轻易地摧毁,人类的渺小和脆弱不言而喻。
      天灾之外是人祸。所谓人祸指因人类的工具理性不断发展强化,最终因其统治而带来的人的异化和物化,导致人类末日危机的到来,这早在1936年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就得到了预示。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到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它一方面给了人类了解、利用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因素,工业化社会的生存面临着工具理性发展结果的威胁,这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批判内容。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智慧的结晶――机器人成为末日主题电影中人类的假想敌人,比如《机械公敌》中具备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人和《黑客帝国》里强大的机器母体都是这种想象的结果。而本世纪伴随着现实人类不断遭受各种病毒的侵袭,生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促使电影中出现生物变异所带来的末日灾难,如《我是传奇》中的生化战争、《末日危途》中的核战争及《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中的生物病毒实验俱如此。
      二、“末日情结”溯源
      好莱坞一向擅于把握观众心理,多数末日主题电影票房、口碑上佳,这些电影的广泛流行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西方宗教观念和文明循环论是最主要两个方面。
      (一)宗教原因。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现今社会的精神活动,尽管这种制约的发展趋势日益复杂化、微妙化。工业革命以后,基督教逐渐由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位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里,这即是所谓世俗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宗教的地位虽然在仪文、制度等方面的表象上明显降低,但其深层次影响却在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层面表现出来,现今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末日情结”就带有明显的宗教意味。
      人们对于末日的恐惧想象直接来源于基督教,实际上,末日论是基督教关于人类与世界的最终命运的教义,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一般认为,在末日审判时,信爱上帝者将在天堂与上帝相伴,魔鬼、不信者、恶人则将被打入地狱,接受永罚。《圣经・马太福音》(24:21)曾经细致地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时的情景:“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于是,人们将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作为末日即将来临的预兆。对于罪人而言,自然灾难只是宣告他们自身灾难的开始,真正让他们战栗的是上帝对罪人的审判。基督教认为,自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禁令,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后,人类世代就开始背负原罪;而人类生活的此世更是无法摆脱罪恶,那些罪恶缠身的人,当末日审判到来时将难辞其咎,无话可说。既然没有人是无辜的,那么对末世的恐惧情绪就成为一种全民情绪,这种情绪在日益世俗化的今日也非常明显。
      “末日情结”源自于基督教,但就基督教世俗化进程情况来看,今天人们对末日的恐惧已不单单限于审判、罪等信仰方面的内容,而包含着更为深刻、广泛的内容。随着神权的日益淡出,对人权的关注被放大,科学精神、人本主义取代宗教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人的情欲、感官享受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样一来,西方长久以来在宗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二元论哲学思想“人是除了神之外世界的主人,上帝创造自然的意义在于为人服务”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以外的自然只是“事物”,是人类认识、改造、征服的对象,人的主体性被推到极致。人们为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深化对自然的认识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把握自然规律,从而源源不断地开发自然资源、产生有害垃圾。在这一过程中,人使自己成为了神在宗教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人的行为(特别是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从此再无可推诿之处,需要完全对自身行为结果(即各种自然灾难)负责的时候,却发现自身无法担负起责任,于是陷入到恐慌中。
      此外,令人感到恐惧的还有人类社会的异化和堕落。几乎所有宗教都强调以精神的力量达到某种程度的净化,这基本上又是以节制世俗欢愉及各种人欲为前提条件的。而现今东西方社会所盛行的经济、文化制度,俱以发现、满足人各种欲望为突破口以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工具理性又使得发现、满足人各种欲望变得轻而易举。于是,人欲冠冕堂皇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人们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测欲望会将人类社会推向何种境地,物欲膨胀后的破坏力甚至使人自身产生恐惧心理――技术悲观主义者认为工具理性的发展与人欲求的拓展同步,而由于工具理性的统治而带来的人的异化和物化正是人们想象中末日到来原因之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社会的异化和堕落……总有一天,人类要毁灭在自己手里――这种恐惧情绪吞噬着很多现代人的灵魂。
      (二)文明循环论。与现存人类各大文明广泛存在的“文明循环论”相合,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和不同史前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工具中,西方科学家猜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具有周期性,文明是有机体,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这就是西方社会普遍认同的“文明循环论”。其要义为:我们的地球曾经存在过高度文明,因为各种原因(大洪水或其它灾难)被毁灭;现今的文明是重新发展出来的,也会随着灾难的来临而毁灭。文明循环论在世界各地的民族和宗教中都有反应,如何应对世界末日的来临成为无数的普罗大众所关心的内容,并由此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好莱坞电影的末日主题意义
      人们对末世的恐惧由来已久,漫长中世纪的文学艺术中遍布这一情绪,世俗化后的今天,这一情绪被埋藏在人内心深处,构成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比如世纪末(这对于信徒来说是末日审判可能到来的时间之一)或各种灾难与战争的形成(这被认为是末世到来的象征),这种恐惧就会不断地蔓延成为一种集体性恐慌并在当时的文艺中反映出来。当想象中灾难越迫近,人心就越焦灼,世风就越堕落,文艺界的反应却越敏感,越能产生优秀的作品。文艺家们以末日论描绘的末日景观来审视人类的生存境遇,敏锐地把握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20世纪末的唯美主义、颓废主义的绘画、诗歌、小说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虽然文学艺术中关于末世主题由来已久,但只有好莱坞的电影人发现新的特效技术可以让末日危机形象化时,表现末日的电影才能大行其道。
      末日电影以冲击性的视觉呈现方式宣泄出人们平日被压抑的欲望和焦虑,释放现代社会与日俱增的恐惧,片中的超级英雄以超能力和人性对抗异形与灾难,拯救地球及人类,让观众虚幻地获得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从而对自己的生存境遇进行反思。所以,每每在西方社会危机时刻,例如经济大萧条时期,冷战时期,以及后“9・11”时代中,末日主题电影都会扎堆出现,以缓解彼时灾难、恐怖元素所带来的如同末日般的社会状态。
      末日主题电影不仅在西方社会广受欢迎,在东方社会也好评不断。这一现象与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强势影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末日主题影片的内涵同样引起东方社会的关注。虽然缺乏相应的宗教背景和文明循环论认识,但在全球化的今日,环境、气候等问题是世界公民所共同关注的内容。此外,在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今日社会中,芸芸众生所渴望经历的各种壮烈、浪漫都被碌碌生活掩盖,英勇战斗、独自生存或者倾城之恋都只是梦幻,这时,好莱坞“梦工厂”的“造梦”功能就彰显出来了,现实不完美,大可以末世后重新来过。这样,末世情怀就成全了世人的避世情绪,成为一种发泄和缓解压力的手段。而经过影片中末世灾难的洗礼,现实世界反而变得可爱美丽,让人更懂得珍惜,这也许是末日电影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方军,张淑文,吕静莲译.恐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周斌.从好莱坞电影看现代人的末日恐惧.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VOL21,(2).
      [3]江晓原.《2012》:“科学神秘主义”提供的娱乐.新民周刊,2009,(45).

    推荐访问:末日 情结 好莱坞电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