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兴趣层次说与儿童学习

    时间:2019-01-18 03:24: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兴趣是影响儿童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据其指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感官兴趣、内在兴趣和中间兴趣三种,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兴趣连续体。其中,感官兴趣具有被动性和依赖性,存在“毒癌反应模式”,容易使儿童出现“兴趣疲劳现象”,为外部奖赏提供了存在的基础与依据;内在兴趣具有主动性,最终消解了外部奖赏存在的基础;中间兴趣是一种复合型兴趣,具有动态变化性。教师应根据儿童兴趣结构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儿童兴趣结构的积极变化。
      [关键词]兴趣;感官兴趣;内在兴趣;中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教育者应该怎样判断儿童对学习活动是否有兴趣,以及兴趣的程度如何?设想有三个儿童,表面看来都对学习活动非常投入,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我们能否据此得出“他们对学习活动都非常有兴趣”的结论呢?答案并非如表面看来那样简单。第一个儿童刻苦学习的原因是对良好学习成绩、家长的重金许诺、教师的表扬以及同伴认可与尊重的渴求;第二个儿童刻苦学习的原因是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对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战胜挑战、困难与自我的渴望;第三个儿童刻苦学习的原因两方面兼有。在这里,他们刻苦学习的动力不同,或者说他们兴趣的指向性不同,即分别指向环绕在学习活动周围的“糖衣”、学习活动本身以及二者兼有。因此,分析儿童的兴趣时,仅仅停留于对儿童外部表现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分析儿童兴趣的指向性与兴趣结构。
      影响儿童活动兴趣的因素有不同层次,从外到内依次是:社会对从事这个活动的儿童的预期及伴随而来的各种评价,附加在活动上的儿童喜欢的东西(如小红花、教师的口头表扬、家长各种形式的嘉奖等),活动的组织形式(如拟人化的口吻、各种教具、场景布置等),以及活动内容本身。处于活动最内层的即是活动内核,包裹在这个内核外面的可以看作活动不同层次的包装物,这些包装物和活动内核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互渗关系。依据儿童兴趣所指向的活动层次,我们可以将儿童兴趣划分为感官兴趣、内在兴趣和中间兴趣三种。
      
      一、感官兴趣与儿童学习
      
      感官兴趣指向的仅仅是活动外部的各种“包装物”,如社会的正面评价、教师表扬、家长奖励、同伴认可等,儿童从活动本身无法得到任何满足。
      教师为了让儿童从事这样的活动,就必须对这些活动进行各种各样的包装,以刺激和引起儿童的感官兴趣。但是,“使对象和观念变得有趣的原理同样意味着对象和自我的分离。当事物必须被赋予兴趣时,那是由于事物本身缺乏兴趣。而且这句话用词不当。事物、对象并不比它原先更令人感兴趣。它的感染力只是被附加在儿童对某种其他事物的爱好上面。”儿童的注意“永远不是指向基本的、重要的事实,而仅仅是指向环绕着事实的有吸引力的包装物。”①
      这种感官兴趣指向并依赖于环绕在活动内容本身的表面包装物,会使引起感官兴趣的阈限越来越高,类似吸毒一样,“瘾”会越来越大,即出现凯兹(G・Katz)所说的“毒瘾反应模式”:当药效消失时,要再打一针更强的药。这种“毒瘾反应模式”会将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局限于永无止尽的提供与接受上。更为严重的是,这会剥夺儿童自行生成有趣、有意义活动的机会,使儿童变成被动的接受者,需要别人来“侍侯”、刺激。因此,这种感官兴趣从根本上说是被动的、具有依赖性的,即儿童的感官兴趣越浓厚与强烈,对外界(即各种形式的包装物)的依赖性也越强,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也正因如此,感官兴趣为儿童学习活动中各种形式的外部奖赏(如教师表扬等)的存在提供了基础,使学习活动中各种形式的外部包装物变得越来越重要。
      感官兴趣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决定了感官兴趣是很难持久的,儿童容易出现“兴趣疲劳现象”。为了防止与缓解兴趣疲劳现象,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变换新的花招,提高活动外部包装物对儿童的吸引力,进而维持感官兴趣的水平。但是,由于感官兴趣中存在的“毒瘾反应模式”,引起感官兴趣的阈限会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想要维持这种兴趣的原有水平,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教师方面,必须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更加新异的活动包装物,包装物的新异程度必须随着儿童的不断适应而不断提高,当教师绞尽脑汁仍无法设计出能吸引儿足够新异的包装物时,这种感官兴趣就会最终彻底消失;儿童方面,随着感官兴趣的不断增强,对外界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对活动内容本身的兴趣也将逐渐被削弱,儿童将会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
      在学习活动中,当儿童产生感官兴趣时,虽然表面看来,儿童可能也会刻苦学习,但他是为了获得自己关注与感兴趣的环绕在学习活动外部的各种形式的包装物。在这里,学习仅仅是工具与手段,这些包装物才是儿童所追求与看重的。学习之所以重要,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儿童达到某些目的,而学习本身对儿童而言是痛苦的。
      
      二、内在兴趣与儿童学习
      
      与感官兴趣相对的内在兴趣指向的仅仅是活动内容本身,即活动内核,具体来说,是指儿童从活动本身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满足,此时就不再需要各种形式的包装物,如游戏中儿童的兴趣即是如此。“真正的兴趣原理是所要学习的事实或所建议的行动和正在成长的自我之间公认的一致性的原理;兴趣存在于行动者自己生长的同一个方向,因而是生长所迫切需要的,如果行动者要自主地行动的话。”也就是说,“真正的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或观念融为一体的伴随物”②存在于事物或活动本身,而非外部赋予的。
      这种内在兴趣指向并依赖于活动内容本身,个体的满足感源于活动中自我的超越、活动中各种意外发现的惊喜体验等。因此,内在兴趣本质上是主动的,具有一种自我生发与强化的机制,会随着儿童在活动中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而不断加强与提高,反过来又会激发儿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学习活动,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蒙台梭利主张“废除奖励和外在惩罚”,“因为享有自由和守纪律的人,他所追求的不是使他受到轻蔑而感到沮丧的奖励,而是从他的内在生命中产生的人类的力量、自由的源泉和更大的积极性。”③内在兴趣最终消解了儿童学习活动中各种形式的外部奖赏(如教师表扬等)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也使得环绕在学习活动外部的各种形式的包装物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成为多余。
      此时,如果还坚持使用各种形式的外部奖赏,对学习活动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就可能会产生“画蛇添足效应”。有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假设我们奖赏儿童去做他们本来就感兴趣的事,儿童反而会慢慢失去兴趣。换言之,奖赏会降低儿童自发地从事某项活动的意愿(LePPer,1981)。④这即是“画蛇添足效应”。“画蛇添足效应”的负面影响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会逐渐侵蚀儿童原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导致儿童的关注点从活动内容本身逐渐转向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并有可能最终导致儿童原本对活动的兴趣丧失殆尽,由原来的内在兴趣最终转变为感官兴趣。因此,维纳认为,“要杀死一只描,有比将之溺死在黄油中更好的办法。但不管怎样,将它溺死在黄油中还是一种摧毁它的极其有效的办法。要摧毁科学家的生发丰富思想的能力,有着比付给他一百万美元让他工作并期望得到相应回报的更好的方法。但这样做也不失为一种扼杀他的丰富的思想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当儿童具有内在兴趣时,学习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内在统一,这即是快乐学习的奥秘所在。此时,各种形式的外部奖赏和包装物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三、中间兴趣与儿童学习
      
      介于感官兴趣和内在兴趣之间的中间兴趣,既部分指向于活动的包装物,又部分指向于活动本身,具体来说,是指儿童能够从活动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但这还不足以激励儿童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因此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包装物”。儿童从活动本身获得满足的程度和对活动包装物的需要程度呈负相关。
      中间兴趣包含感官兴趣和内在兴趣两种成分,是一种复合型兴趣,依据这两种成分各自所占比例的不同,可以粗略划分为感官兴趣主导型中间兴趣、内在兴趣主导型中间兴趣、感官兴趣与内在兴趣势均力敌型中间兴趣。复合型中间兴趣兼具感官兴趣的被动性和内在兴趣的主动性,主动性程度和内在兴趣所占比例成正比,与感官兴趣所占比例成反比。因此,复合型中间兴趣为外部奖赏提供了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这种合理性与必要性的程度,和内在兴趣所占比例成反比,和感官兴趣所占比例成正比。
      中间兴趣本身是动态变化的,可以逐渐向感官兴趣或内在兴趣方向移动与转化,进而导致主动性与被动性、内在兴趣与感官兴趣各自所占比例的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对外部奖赏的不同运用策略,影响这种移动与转化的性质(积极或消极)与程度(包括速度、强度等)。例如,当儿童的中间兴趣偏向于感官兴趣时,由于儿童虽然可以从活动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主要是从活动的各种包装物中获得满足,所以教师可以较多地使用各种形式的包装物,如有趣的活动形式、表扬等,以促使儿童参与学习活动。随着儿童学习的不断深入,儿童可能会逐渐发现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此时教师就需要逐渐减少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引导与促使儿童逐渐从关注活动包装物转向更多地关注活动本身,即推动儿童的中间兴趣逐渐向内在兴趣积极转化。
      在现实学习活动中,儿童的兴趣很少是极端的感官兴趣或内在兴趣,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复合型中间兴趣。随着学习活动的变化,儿童的中间兴趣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尽可能帮助儿童将中间兴趣转向内在兴趣。
      
      四、兴趣连续体与儿童学习
      
      感官兴趣、内在兴趣和中间兴趣的区别源于兴趣指向性的差异。在现实中,随着儿童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满足程度的变化,以及儿童对活动包装物的依赖与关注程度的变化,儿童兴趣的指向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三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可以将兴趣看作是一个连续体,其中,感官兴趣和内在兴趣分别处于兴趣连续体的两端,介于两端之间的广阔地带就构成了复合型中间兴趣。(见图1)
      
      兴趣和学习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洞察与分析儿童兴趣结构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采取适当策略,可以促进儿童兴趣结构的积极变化。
      当儿童只有感官兴趣时,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的激励作用,促使儿童学习,随着儿童逐渐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儿童的兴趣结构就会逐渐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感官兴趣逐渐转变为感官兴趣主导型中间兴趣、感官兴趣与内在兴趣势均力敌型中间兴趣、内在兴趣主导型中间兴趣,最终转变为内在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洞察儿童兴趣结构的这种微妙变化,并随着兴趣结构中内在兴趣的萌发与增多,而相应减少直至最终取消对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的运用,就能推动儿童兴趣结构的这种积极变化。反之,如果这时教师还坚持对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的强调与运用,就会不同程度地制约与阻碍儿童兴趣结构的积极变化,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儿童兴趣结构的消极变化,即由内在兴趣一端逐渐向感官兴趣一端移动与转化,并最终形成感官兴趣长期独霸的局面。
      综上所述,当儿童具有内在兴趣时,教师就不需要运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否则就会产生“画蛇添足效应”,导致儿童的兴趣逐渐由内在兴趣一端向感官兴趣一端消极移动与转化。当儿童具有复合型中间兴趣时,教师可以适时、适量地使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包装物,使用的时机与分量要根据中间兴趣的具体情况而定:当儿童的中间兴趣属于内在兴趣主导型时,教师要尽量少用并逐渐减少活动包装物的使用,直至最后取消包装物,推动儿童内在兴趣主导型中间兴趣逐渐转变为内在兴趣;当儿童的中间兴趣属于感官兴趣主导型时,教师开始时可以较多地使用活动包装物,但随着儿童从学习中获得满足程度的提高,教师要逐渐减少直至最终取消包装物;当儿童的中间兴趣属于感官兴趣与内在兴趣势均力敌型时,教师要从开始时的适当使用活动包装物逐渐转变为减少与取消活动包装物的使用。由于中间兴趣兼具被动性与主动性,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儿童的中间兴趣向内在兴趣一端积极转化。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4.171
      [2]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72.175
      [3]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3
      [4]L・G・Katz,S.C.Chard著.探索孩子心灵世界――方案教学的理论与实务.陶英琪,陈颖涵译台湾:心理出版社,1998.5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说与 层次 兴趣 儿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