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艾米丽”与“韦瑟罗奶奶”人物塑造对比分析_艾米丽黛儿

    时间:2018-12-29 03:24: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分别为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的著名作品。两位小说家以独特的手法成功刻画了两位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艾米丽和韦瑟罗奶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尝试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叙述角度的选择等方面来对两个人物的塑造进行对比。
      关键词: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 《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 人物塑造 对比分析
      
      同为美国西方文学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和《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都是以美国南方小镇为背景,刻画了两位悲剧女性形象。威廉・福克纳和凯瑟琳・安・波特两位作家的写作技巧的共同点和差别导致了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共同点与差异,本文对此进行对比分析。
      
      一、两者都用了意识流的手法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福克纳运用了“时序颠倒”这一写作手法。故事一开始就说艾米丽小姐去世,镇上的人们都去参加她的葬礼。来到她曾居住的老房子,人们回忆起她生前与新一代镇长关于纳税的纠纷,并联想到曾经困扰镇民的“臭气事件”,当时她的父亲去世两年,情人刚刚离开她。臭气事件处理完之后,人们开始可怜她,想起她父亲去世时她的怪异表现:拒绝邻居埋葬父亲,持续了三天才让步。接着她生病了,病好后她剪掉头发,有所改变。然后不顾一切与北方来修路的包工头荷默相恋。尽管人们对此有非议,认为她堕落了,仍然影响不了她的高傲。这种高傲又让人们想起她买毒药时的情形,同样的高傲,不管药师说什么。然后人们依据她买了毒药推断她要自杀。又想起她可能自杀的原因:她意欲与荷默结婚,遭到镇上女士们的指责以及亲戚的反对。荷默暂时离开以便她摆脱两位登门拜访的表亲,三天后他就回到镇上,一个黄昏人们看到他走进艾米丽家的厨房门,从此人们再没见过他。艾米丽小姐也从此六个月没出门。之后她家一直大门紧锁,除了她在四十岁左右的六七年间曾给孩子们教绘画。渐渐地,人们看到进出她家服侍她的黑佣越来越老,之后便传来她的死讯。最后,人们从回忆回到现实,艾米丽的两个表亲赶来,第二天将她下葬。好奇的人们来到40年没人进过的房间,破门而入,发现荷默的遗骸躺在床上,人们在旁边凹陷的枕头上找到一根艾米丽的灰白头发。
      可以看出,整个事件不是根据时间的先后来叙述的,而是将人们的回忆穿插在参加葬礼和参观老宅的现实事件之间。人们的回忆占了大半的篇幅,而这些回忆也不是依照先后顺序来安排的,给人杂乱的感觉。但细细观察,这些回忆的碎片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由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就像人们意识的流动一样。这种时序颠倒被看作是意识流手法的一种创造性应用。读者正是从这种混乱的叙述中,对艾米丽的形象逐渐清晰。
      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中,波特则用了典型的意识流创作手法,描述了韦瑟罗奶奶临终前一天的心理活动。文中存在两个时间,一个是客观的物理时间,另一个则是老奶奶主观的心理时间,老奶奶便处在这两个时间的交错之中,时而回到现实,时而陷入回忆之中。由于处在弥留之际,老奶奶的感觉变得模糊,时常产生错觉和幻觉。而这种虚虚实实的状态,正是用意识流的手笔勾勒出来的。小说中奶奶的意识活动共发生了七次,主要是对老奶奶过去生活的回忆。其中,集中体现的三次回忆活动展现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画面:第一次是60岁时准备迎接死亡的情景;第二次是孩子还小时她一人艰苦承担里里外外的事;第三次是20岁结婚时新郎无情地抛弃她,最后她与约翰结婚生子。这三次回忆展现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她饱经风霜的一生,刻画出她善良、宽容、倔强、吃苦耐劳的性格。
      
      二、两者叙事角度的不同
      
      叙述角度(point of view)是叙述故事时确立的一种视角,作者通过一定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一部虚构作品中构成故事叙述成分的人物、情节、背景、事件。(黄源深,2003.27)柏西・卢伯克曾在《小说技巧》一书中说:“我认为,小说创作技巧中全部复杂的方法问题,都受到视角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支配。”因此,叙述角度的选择与小说人物塑造是密切相关的。下面我们看看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是如何选择运用叙述视角的。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福克纳选择的是第一人称复数的叙事角度。这一角度便于客观地介绍人物和情节。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中没有对艾米丽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人们的回忆客观地讲述了艾米丽生前的生活片段,人们与艾米丽是作为独立的双方存在,因此他们无法进入艾米丽的内心世界,对于艾米丽的心理状态只能从外部推测,而读者也只能通过小镇居民对艾米丽生前不同阶段的外貌和言行举止的描述在大脑中勾勒出艾米丽的形象、性格并猜测她的内心世界。这一叙事角度的选择比较单一,但是却通过客观的陈述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中,波特主要使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对于这一视角的使用要比《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复杂,因为作者在中途不断进行视角转换。作者通过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的转换,实现了现实与回忆幻想之间的成功交替。用第一人称将读者引入韦瑟罗奶奶的精神世界,与之一起回忆、一起失望、一起期望……身临其境地体验老奶奶思想感情的变化。又用第三人称将读者带回到现实,注意到实际情况的进展:时间逐渐从早晨转到夜晚,老奶奶的意识越来越模糊,身体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接近死亡。这种写作手法较复杂,但更直接地展示给读者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一个从外部塑造,一个从内部塑造
      
      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多处外部描写贯穿全文,包括对艾米丽宅邸的描写和对艾米丽本人外貌的描写。如小说一开头人们去参加葬礼时对艾米丽宅邸外部的描写,镇议员们开会派代表去解决纳税问题时对艾米丽宅邸内部的描写,以及对人们在葬礼后破门而入的房间的描写,都属于对艾米丽居住环境的描写。又如派代表去解决纳税问题时对艾米丽语言形象的描述,派人去她家院子里撒石灰时对她影子的描述,以及对她去药店买药时的语言神态的描述,都属于对人物本身的描述。
      对环境的描述也好,对人物的描述也罢,它们都服务于同一个主题,即对人物的刻画。正是通过这些描述,艾米丽高贵、倔强、乖张、怪癖的性格才跃然纸上。
      而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中,波特主要对老奶奶临终前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通过老奶奶自己的回忆描述了几件老奶奶生前主要的事件,也直接展示给读者老奶奶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文中的很多话语也只是老奶奶的自言自语,是没有人能听到的心理语言。
      因此,相比较而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的塑造更为间接,而《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中的塑造更为直接,但都符合各自的风格,如前者间接的描述留给人悬念,给人想象空间,非常符合哥特式的写作手法;而后者流畅的直接心理描写,生动再现了老奶奶从早晨到晚上十几个小时间躺在病床上的思想流程。
      总之,两部作品在塑造人物方面,既有共同之处,更多的是不同,但都成功刻画出两位形象饱满的女性形象,这两位作家不愧为美国南方优秀作家的代表人物。
      
      参考文献:
      [1]邓绪新.英语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源深,周立人.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玉梅.《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与《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的人物塑造对比分析[J].文教资料,2008.7(上旬刊).
      [4]辛俊武.《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的意识流叙述风格[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

    推荐访问:艾米 塑造 奶奶 人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