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从多方面谈语际间翻译的应变_谈婚论嫁要谈哪些方面

    时间:2018-12-28 03:24: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语言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语言的内涵及表达也就必然不同。既然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那么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有文化的转换。本文从中西方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认知思维方式等角度入手,指出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语际间翻译 文化因素 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J.C.卡特福德,1994)。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定要考虑文化的因素。
      
      一、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 seaman(一级水平);be left high and dry(陷于困境);give sb. or sth.a wide berth(远远地躲开);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go by the board表示“(安排)落空,(计划)失败”;burn one’s 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 at 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反之,由于生存环境所致,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诗,完全可以译为:The hills and streams have no end,there seems to be no road beyond;But dim with willows,bright with flowers,another village appears.但在一般杂文中,恐怕还是直接译出其涵义为好;一种可能的译法是:One has a sudden glimpse of hope in the midst of despair.在此种译法里根本找不到山、水、路、柳树、花、村等词的对应形式。又如,青黄不接的季节(When crop was eaten and the next still green),无孔不入(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眉飞色舞(to beam with joy),一家子盼星星盼月亮(till his whole family worried over him day and night)。由于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还有如“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
      此外,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由于中国长期的农耕生活的影响,汉语中产生了大量与“食”有关的表达形式,而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实际含义和上下文去翻译。许多源自饮食的比喻,英语中没有对应形式,只有意译。例如,“他抢了我的饭碗”,如果直译,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就会产生误会,一般可翻译成“He’s taken my job from me.”;若是要翻译得更生动一些,可翻译成“He’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吃豆腐”译成dally with a woman或flirt;“吃醋”译为be jealous等。正是由于长期农耕文化的传统,汉语中形成了“民以食为天”(People regard food as their primary want.或Food is the first necessity of man.)的传统,产生与此有关的大量习语,从而导致中国人在见面时往往会不顾时间和场合问“吃了没有?”,这其实只是一种招呼,并不是真的关心别人是不是吃了饭。而按岛国的传统,英语习惯多为谈论天气。因此,这种文句可译成:“How do you do?”而千万不要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要不然外国人会以为你邀请他吃饭。译者如果不了解中西方存在的这些差异,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差错,使原文和译文意思大相径庭。
      
      二、习俗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对待动物态度上的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Clever dog(聪明的小孩);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谗猫”来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old cat(脾气坏的老太婆)。
      2.对待色彩的差异
      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英汉语中颜色在词义上也存在不少差异,在翻译时应该引起注意。在中国文化中,黄色有“污浊、淫秽”之意,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中又象征“王权、王室、皇家”。西方文化中,yellow并无此意。例如yellow pages(黄页)指电话簿或其它登记各种机构、商店、团体等的册子。内容庸俗、有严重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被贬称为黄色书刊,后来又有黄色软件、黄色网站,但在翻译此类“黄”字时不是yellow,而是blue,如blue jokes(下流笑话),blue films(黄色影片),blue software(黄色软件)等。而且,英语中的 yellow boy不是表示“下流的男孩”,而是“金币”的俗称。蓝色(blue),在英美文化中常意味着“忧郁、伤感”。例如:in a blue mood,having the blues均指“忧伤”;a blue fit指极其愤怒;但a blue film中却并非伤感的影片,而相当于汉语中的“黄色影片”。蓝色在汉语中象征着温和、平静、清新、静谧,并无伤感之意。另外,在英语中,“blue-collar jobs”指体力劳动者;而在blue blood(高贵血统)和bluebook(有关贵人名人的书籍)中“blue”又都有高贵、权贵之意。绿色(green),象征万物生长,象征着和平、希望、生机,这在英汉中都是一样的,如:keep the memory green(永记不忘)。在西方文化中,绿色与嫉妒有关,如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monsters,green-eyed均有此意;而汉语中则用“眼红,红眼病”来表达此意。英语中“green”还表示缺乏经验、知识、训练等,如:He is still green to his job.(他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经验),green hand(新手),green horn(无经验易受骗之人)。而green light(绿灯)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相同的含义。
      3.比喻习惯的差异
      比喻习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成分,也是翻译过程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只有深入研究对比,理解两种语言在比喻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才能摆脱理解障碍造成的困境,真正达到译文“入木三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因而就会产生喻体不同、比喻相似的现象,即比喻的差异。请看下列几组词的英汉对比:
      as strong as horse (气壮如牛)
      as blind as a bat (鼠目寸光)
      for the birds (对牛弹琴)
      goose flesh (鸡皮疙瘩)
      something fishy (蛛丝马迹)
      as wise as an owl (像猴子一样聪明)
      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
      lick one’s boots (拍马屁)
      Diamond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
      A flash in a pan (昙花一现)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
      to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
      
      三、宗教信仰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影响着英汉语词的翻译。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佑自救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在中国人眼中“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阿弥陀佛”、“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is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尽管翻译如此,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带来困难。再看下面实例:“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地表达语词的文化意义。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将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中西认知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精于分门别类,善于演绎,强调个体,更具有科学头
      脑,处理事情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国人则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比较而言,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长于总体把握,善于归纳,更强调群体,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处理起事情来善于综合考虑,对问题力图根治。表现在语言上,英语偏好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概括模糊。例如“说”一词,英语有“say,speak,tell,talk”等,这些词可以表达不同情况下“说”的意思。这样使语言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而汉语往往趋于泛指,在“说”之前加副词修饰,“如语无伦次地说”、“低声地说”、“大声地说”、“嘟嘟嚷嚷地说”,这些语词若翻译成英语,译者需要好好考虑该用什么英语短语表达,否则便不能很好地表达中文原文的语境及语气。此外,汉语中有表示种类的偏旁部首,表示种类的词语比英语的多。比如,有了“木”,则“凡木之属皆属木”,这样很方便地就造出一大堆与木有关的字和词。有了“树”这一表示种类的字,也很方便地造出各种不同的与树有关的叫法来,如“松树”、“李树”、“树干”、“树枝”等,在英文中只能分别取名为pine,plum,trunk,branch等,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中的差别,不然会出现原文与译文互不对应。
      另外汉语注重形象思维,而英语则注重抽象思维。中国人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现抽象的概念,如“三思而后行”中的“三思”,“旧社会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水深火热”。西方人更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词语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在语言运用中常使用大量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如:培根的名句“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中的“delight”,“ornament”及“ability”就是用“高兴”、“装饰”和“才能”三个抽象词表达了学问的三大功用。中英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语言处理方式的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必须注意:首先,在处理汉英词组转换时,不能根据汉语意思乱套用英语单词。如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就不是对应四个英语单词。比方说,“五光十色”可以用multicolored,brilliant 等来表达,而“能说会道”就应表达成“have the glib of the tongue”。当然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于汉语的形象表达,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Once bitten,twice shy);眼不见,心不烦(Out of sight,out of mind)等。其次,形象汉语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偏重使用动词,长句多半是由表达一连串意思而彼此之间句法关系松散,由多个逗号连接,往往没有明确关系词的分句组成的流水句。而英语句长句多为复合句,由名词后面的定语短语或从句(包括同位语),以及动词后面或句首的状语短语或从句作修饰成分,这些修饰成分可以一个套一个连用,假如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找不出句子的主干部分,那么往往在翻译完一个段落之后,连译者也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思。再次,受汉语思维的干扰,译者会频繁使用动词,而不会灵活使用动名词、介词形式,经常会出现许多虽符合英语语法结构要求、但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例如,“这个问题太难,我不会。”我们可以翻译成“The question is too difficult,and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好一点的翻译是“The question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answer.”;若翻译成“The question is totally above/ beyond me.”这样一个介词词组,那么对两种语言的掌握就比较精通了。
      综上所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这种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交叉、碰撞与冲突,如何恰当地处理并化解这种碰撞与冲突,就要求译者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以上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其对中英文互译影响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文化翻译”的的确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翻译得好要有九分文化,一分语言。认识语言的本质,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熟悉文化异同,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鸽平.语言文学与文化[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谢旭生译.通百通[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6]季清芬.中西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4):28.
      [7]高桂莲.思维习惯对翻译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1999,(6):102.
      [8]刘梅丽.思维差异与英语翻译[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4):119.

    推荐访问:面谈 应变 多方 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