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辛亥前民变与清末新政关系浅析]清末新政

    时间:2019-04-23 03:17: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年是改革的十年,为解决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了”新政”,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革新。在新政措施推行的同时民变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过渡”时期,新政的实施对各种矛盾的激化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是导致民变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任何改革都应考虑民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关心民众利益。
      关键词:清末新政;民变;社会转型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极大的震撼。1901年1月,“西狩”西安的慈禧太后在痛定思痛后,以皇帝的名义发出变法诏令:“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旰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其渐图富强。”在此后的十年中,清廷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革,如编练新式军队、奖励发展实业、兴办教育、鼓励留学、筹办宪政等。但是新政并没有带来稳固的统治,急剧的变革反而在社会上造成广泛而剧烈的影响,触动了传统的封建统治秩序,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广泛的民变运动。
      清末新政是民变的重要成因
      造清末民变愈演愈烈的原因十多方面的,但是无疑清政府推行的新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改革内容财政改革加派捐税,民众负担加重。新政期间税收名目之多历代罕见, 除固有的漕粮、地丁、耗羡之外, 还有各种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名目, 如国民捐、路矿捐、教养局捐、户口捐、警捐等。如果说灯膏捐、花捐(妓女捐) 瞎子捐、巫道僧尼捐等项所涉及还只是某些特殊人群, 关乎民众日常生活的米、肉、猪、鱼、果、酒、茶、竹木、花布、剃发、红事(结婚捐) 、小商品捐等等, 则牵连千家万户, 最为扰民。
      (二)措施不当。推行新政固然有许多新式官员。但就当时而言守旧官员依然占绝大多数。新政从决策到实施每一步都受到旧有思想的影响。清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极力维护封建统治。新政只是在慈禧太后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 ,昭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 ,不妨如琴瑟之改弦”的思想指导下 ,对传统进行的有限度的变革 ,核心的封建道统却丝亳不许动摇。
      (三)吏治腐败。清廷试图通过推行新政,整顿吏治,消除腐败。然而新政不仅没有取得这样的效果,反而又给官员的贪污受贿提供了机会,借新政之名,巧取豪夺。清末吏治早已不可收拾 ,连清政府自身也承认:“ 各省州县, 往往习于蒙蔽, 疲玩因循, 或吏青苛虐而若阁闻知, 或寇贼横行而不为惩办。”1910年禁烟委员吴钦业率同仙居县高县令及管带李学同,率兵 100多名往南乡一带拔除烟苗,每到一村, “ 遇有男子不问有无烟苗, 勒令指名告发, 稍不承认, 或真不知情, 立将带县究办” 。由于男子闻风远避,各村都是老人和妇女守家,“ 老者勒令出犁烟苗,稍不承认, 鞭挞交加, 甚至有脱妇人裤而用非刑者, 遇少艾妇女, 任意调笑” 。
      (四)士绅,会党、资产阶级、土匪等各种势力的推动。各种地方势力不同目的的介入使民变问题更加复杂。部分中下层的地主士绅参加并领导了某些民变。他们本来是清政府在地方的统治基础。但是新政过程中一些措施危及到他们的利益和地位,或者是触动了他们的信仰,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如1902年热河朝阳的领导者邓莱峰(生员), 同年直隶广宗起义首领景廷宾(武举), 1903年浙江桐庐民变领淮振声(岁贡)等人, 都是从地主阶级营垒中分化出来的。
      这一时期的民变与秘密社会尤其是会党的发动有关。许多民间秘密结社由来已久,在地方颇有实力。新政中一旦有危机他们的利益,秘密社会中人就会跳出来并且往往成为农民反抗的召唤者和领导人。如1906年河南怀庆一带, “ 会党唆民仇教”同年福建漳浦乡民仇教, “ 得会匪之助, 声势愈甚”湘鄂赣一带, 更是会党充斥, 不断起事。因为民变事起仓促, 无所准备,多由矛盾一时激化而起, 农村中的会党、教门便在其中得天独厚地处于领导地位。
      资产阶级宣扬的革命理论,暴动思想,对民变起到一定的要推动作用。这一时期革命党的参与利用民变力量主要是通过与会党合作实现的。会当不仅有严密的组织,强大的群众基础,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反清传统。孙中山在谈到这一点时曾不无感叹,革命伊始,“内地之人,其闻排满之言而不以为怪者,只有会当中人耳”。
      土匪是农业社会里广泛活动着的一支反社会力量,土匪力量长期危害民间,并与政府为敌,但在当时迫于生计,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人特别是农民但纷纷“落草为寇”聚众反抗。如广西地区, “ 僻处岭娇, 山著林密, 地膺民贫, 既乏工艺之资, 复亏耕获之利。
      (五)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恐慌心理心
      新政的急剧变化引起了民众对于生存状况的普遍担忧。时局变动,民心不稳。紧张不安的氛围中 ,人们捕风捉影 ,流言四起 ,骚动无常。当时所谓“ 杂税日增 ,民心不安;科举全废 ,士心不安;新学多偏 ,众心不安;洋货争衡 ,商心不安 ”紧张的的心理状态下还引发了民众寻求集体安全,盲目从众的的心理状态如在江西宜兴 ,有人说调查户口是查取男女生辰 ,用来镇压黄河桥工以修筑铁路 ,引起反抗风潮。
      结语:改革必须考虑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总而言之,清末新政作为一次改革运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触及民众的利益,引发矛盾,因此在制定改革措施时必须考虑民众的感受和反应,避免激烈冲突以及更大程度的损失。新政进行之前应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让民众有所了解有所准备。改革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及时疏通化解,同时及时调整政策,避免事态更加严重。
      (作者简介:李 栋,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近现代史专业(硕士)。)

    推荐访问:清末 浅析 新政 关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