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幼儿教育活动中自由与秩序的边界与圭臬

    时间:2021-07-20 04:02: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幼儿所接触的环境对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幼儿所处的学习环境与社交环境除了家庭以外就是幼儿园了,一个好的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在人生起步阶段就领先一步。但过去的幼儿教育中披露出大量的问题,所以幼儿教育的现代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是实现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到各个层面。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动;自由;秩序
      引言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幼儿获得自由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和实践中对自由与秩序关系的边界及其限度的合理把握。在幼儿教育理念上,我国伴随着“快乐式教育”“自主式教育”“发现式教育”等占主体地位,“自由”成为幼儿教育的终极旨归,这本无可厚非。而在现实情境中,幼儿并没有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自由,也没有形成合理的秩序,在过于散漫的自由和过于刻板的秩序中摇摆。对自由的过度强调导致教师无法掌控局面,使班级乱成一团。对秩序的过度强调则导致一日常规僵硬化、活动安排固定化、游戏开展模式化等问题。可见,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自由与秩序的相互制约性失去平衡,就会导致幼儿教育的发展面临危机。因此,需要对自由与秩序及二者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关系加以分析和阐释,以期为重构幼儿教育责任带来启示。
      一、幼儿教育活动中自由与秩序的理性审思
      过度散漫导致秩序边界失度。许多学者忌讳谈“秩序”,一听到“强制、集中、约束”等字眼就很敏感,好像幼儿教育就背离了自由的价值取向,显然这种对自由的过度追捧很难让真正的自由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去。而如何以秩序满足和促进幼儿的内在发展在实践中却容易丧失对其度的把握。现实情境中也出现了秩序边界失度的现象。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笔者观察发现个别幼儿没有养成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话的习惯,抓耳挖鼻,把腿放在桌上或与同伴嬉戏打闹,教师没有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放任其自由活动。这种漠视久而久之使幼儿丧失了遵守规则的意识,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后期观察发现这几名儿童的各项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再者,个别幼儿不喜欢午睡,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将其午睡改为户外游戏,该幼儿中午在户外暴晒奔跑后,下午明显感到疲倦,无法和其他幼儿一起进行探究活动。这种现象貌似极端个案,但在笔者调研的几所幼儿园里随处可见,教师对幼教改革中的自由有些茫然失措,不敢管孩子,教师对秩序边界的失度已经影响了幼儿教育基本的目标与秩序感的培养。无论是积极的弹压以迫使各方接受,还是消极的震慑使杂音消弭,其本质都是肆无忌惮地行使权力,但这也带来了更大的冲突。
      二、幼儿教育中生成的自由性和预设的秩序性
      生成和预设是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范畴,二者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预设是保障幼儿教育活动目的有效达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幼儿教育活动预设目的多元化的实现方式,二者共同维护幼儿教育的价值追求,实现对幼儿教育的改造与超越。预设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做的计划性设计和安排。预设和生成是相对的概念,在幼儿教育中同样不可或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预设是达到预期的高质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幼儿在园期间需接受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保育和教育,并且要保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政策规定,这既是幼儿教育的现实也是幼儿教育的底线,必须按照幼儿教育活动的规则和秩序实施和执行,否则幼儿教育的基本要领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乃至偏离。
      通过幼儿园保教活动预设的目标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生存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预设的根本诉求,保证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规范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预设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通过预设可以规避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偏离现实、过分强调幼儿教育附属功能的一些错误倾向。如小学化、兴趣班一度成为幼儿教育中无法规避的现实问题。
      三、幼儿教育活动中自由与秩序的圭臬
      (一)生成与预设的统一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幼儿园课程的生成性与预设性何者更为重要是所有幼教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会面临的一个辨析性的问题。面对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堪忧、小学化倾向严重、学前教育督导不力等现象,要彻底改变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园课程中不敢作为、被家长和功利牵着走、解释自保、推诿开脱的倾向,避免出现重预设而无生成或漫无目的的低质量生成两种极端且错误的认识与实践,就需要引导与支持教师在实践中勇于执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唤醒全园教职工及家长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激情与信念,使幼儿园教育责任更加明确和清晰,幼儿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也更加明晰。活动实践是幼儿园课程生成的自由性与预设的秩序性统一的关键环节,而且两者的统一在实践中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自由与秩序都是幼儿不可或缺的精神诉求
      自由展现可能,秩序代表规则。在幼儿教育史上,不乏将“自由与秩序”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合理把握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儿童是爱自由的,凡是适合他们的事情,都不应该去约束。但儿童还爱控制,应该运用理智和习惯克服儿童的嗜欲。福禄培尔指出,“在良好的教育中,必须由外在的约束唤起内在的自由意志”。蒙台梭利提出,“纪律和自由是一件事物不可分的两部分,犹如一枚铜币的两面”。事实上,用符合幼儿内在生命秩序感的规定性手段取得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良好习惯养成、基本素质得到提升的教育效果,是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符合幼儿教育特性的,在实践中这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教育思路和实施策略。要避免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出现“乌托邦式”的绝对自由思想,摒弃“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尤其不能以损害教师尊严、牺牲幼儿茁壮成长和学前教育的示范引领性为代价。更不能以幼儿教育目的的底线去考量自由实现的程度。
      结语
      总之,幼儿教育中自由必须有限,秩序也一定有度,二者在对立的基础上可达成一致与和解。自由与秩序的矛盾关系是暂时存在的,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位置可以调适乃至转换,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和阐释幼儿教育的理想与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3
      [2]丹尼爾·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5

    推荐访问:幼儿教育 边界 秩序 自由 活动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