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新探

    时间:2021-07-14 00:01: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礼仪教育备受关注,但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层面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礼仪教育中,从礼仪教学中的智能分配、礼仪教学的分层、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评价的多元等方面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校;礼仪;教育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精辟的论述了礼仪在治国安邦、成就事业、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礼仪不仅是个人风貌、道德水准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一直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尤其是2000年后,各种礼仪教育和礼仪培训遍地开花。针对当前大学生礼仪意识淡泊、礼仪知识欠缺、行为失范、素养滑坡等现象,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礼仪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礼仪教育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礼仪课程,开展礼仪培训和礼仪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讲文明、讲礼仪,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但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层面都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学校对礼仪课程的重视度不够。笔者对武汉高校礼仪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近70%的高校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礼仪课程位置相对较低,大多数高校把礼仪作为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仅有20%的高校作为必修课程开设,礼仪课程学时大多为30-36学时;一个教学班100-200人;调查的十所高校中,仅有一所学校礼仪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
      2.礼仪教育专业师资缺乏。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师具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的知识背景,仅有28%的教师有礼仪培训师的资格,或曾在相关行业从事礼仪工作,具有实践经验;但72%的礼仪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礼仪工作,缺乏礼仪实践操作的能力,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同步。还有部分学校的礼仪教学由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承担。
      (二)教师层面
      1.教学方法不灵活。笔者调查的十所高校中,50%的高校礼仪课堂纯讲理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课很难投入,整体教学效果较差;50%的礼仪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在教学中有适当的运用,但学生人数多,互动练习的频次和效果都受到限制。
      2.知识讲授与实训脱节。调查显示,各高校礼仪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模式,虽然课程中有案例分析和示范,但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在教室进行,缺少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结果学生只懂理论,不会运用,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与这门学科的特点相适应。
      3.考评方式单一。笔者的调查中,30%的高校礼仪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笔试,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基本上靠死记硬背应对本门考试;50%的高校礼仪课程采取了笔试加面试的考核方式,考查本门课程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的情况;20%的高校礼仪课程仅采取了面试的形式,教师评分为主,考评方式单一。
      (三)学生层面
      1.学生不重视选修课程的学习。88%的学生认为礼仪很重要,影响到个人的成功成才,但实际在课程学习中却存在着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等行为,意识与行为相悖。学生间流传着“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实际课堂出勤情况是必修课高于专选课,专选课高于公选课。
      2.礼仪学习的功利性强。大多数学生选修礼仪课程,一是因为课程内容简单,比较容易获得学分;二是因为可以学到一些技巧和方法,有利于求职就业,学生认为礼仪教育最显著的成效体现在应聘就职上。礼仪的教与学都停留在使用表层,缺少对本质和内涵的充分把握,教与学都呈现出短、频、浅的特点。
      二、多元智能理论及其特征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Howard Gardner)l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新的智力定义。他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即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八种,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这八种智能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智能。[1]
      这八种智能在个体上呈现不同的组合方式,导致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和不平衡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质即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体的差异;承认学生间的智能差异和个体差异、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以及学生智力的不同表现方式作为教育的着手点,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作为教育的着眼点。[2]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1.每个个体的智能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且这八种智能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的整体存在的。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各种智能充分的、合理的、紧密的、协调的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潜能。[3]
      2.智能的发展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每个人的成长不仅受到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及教育环境的极大影响与制约,而且环境的差异也对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方向和程度都有极大的影响”。[4]同时每个人自身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内容和方式、人与自然之间交往的内容和方式等都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3.强调不能单一的看待智能,要多维的看待智能问题
      “八种智能的观点虽然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人类智能的特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框架或构想,重要的不是八种、九种或十种智力,而是一种多维度地分析智能问题的视角。”[5]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不仅仅是几种智能的组合,所以我们应该以多维度的视角来看待每個人的智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推荐访问:礼仪 多元智能 理论 高校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