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阶级动员与认同聚合:党在乡村社会的一种政策动员模式

    时间:2021-07-12 00:02: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中,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有效的政治整合及政治管理的过程中,领导人民创造了“阶级动员一认同聚合”的政策动员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迅速而有效地推行党的农村政策发挥了重要功能。
      关键词:阶级动员;认同聚合;政策动员模式;政治整合
      中图分类号:D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6-0050-06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有效的政治整合,将“一盘散沙”的乡村社会纳入统一的国家体系并实施集中的政治管理,党领导人民制定并推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化、整风整社和“四清”等一系列重大农村政策。党的这些农村政策一开始并非都符合农民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认知,最终却都为大多数农民所理解、认同和接受,并在乡村社会得到了迅速而有效推行。笔者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中心的研究发现,党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创造的“阶级动员一认同聚合”的政策动员模式发挥了巨大功能。
      一、阶级动员与政策下达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中,党的许多重要农村政策都是通过阶级动员的方式向乡村基层社会传输的。所谓阶级动员,就是在对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政权的基本依靠阶级认同和支持党的政策的过程,其内涵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所构成:
      1.阶级动员的前提:阶级意识建构及阶级身份认定
      虽然党在革命年代就运用阶级观点在乡村社会进行政治动员,但是受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和乡村文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乡村社会最主要的联系纽带仍然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绝大多数农民有着浓厚的家族观念、地域观念、命运观念和良心观念,而根本没有“阶级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要动员农村底层群众了解、支持党的政策,首先必须使乡村社会成员产生阶级意识并对其进行阶级归类,这既是为了明确谁是政权的依靠力量,也是激发底层群众阶级情感和政治热情的需要。
      农民阶级意识的建构主要是通过土改中的诉苦运动实现的。诉苦不仅是农民倾诉苦难经历的行为,更是党引导农民寻找苦难根源的过程,这一过程围绕“剥削”和“阶级”而展开,实质上是一场阶级启蒙和阶级教育运动。醴陵县委在运动中认识到,“诉苦是提高贫雇农思想觉悟的最好方法”,“在诉苦时发现苦楚后就应启发他们去挖穷根找根源,由根源提到原则,由个别诉苦到大会诉苦,以苦引苦达到贫雇农的翻心,认清并仇恨地主阶级”,因此必须“通过诉苦挖穷根、阶级教育提高贫雇农的阶级觉悟”。通过诉苦和相应的阶级教育,党成功地把阶级概念植入乡村社会,并在农民头脑中催生出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改变了农民的政治认知方式和社会道德标准,为党的阶级动员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并赋予了党的政策以潜在的合法性。
      在阶级意识建构的基础上,乡村社会成员按照土地、劳动、剥削三大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醴陵县委反复强调,“划阶级是从思想上和地主分家、分清敌我友界线、团结自己内部的一场政治斗争,也是进一步从思想上发动群众的过程”,既要“深入地进行阶级教育”,也要“正确坚持划成份的标准,以免因生活好、房子多、政治上压迫过农民而提高成份”。通过阶级划分,党植入乡村社会的阶级概念转化成了一种政治身份,这一方面为新政权分清了乡村社会敌、我、友的界线,为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的贯彻确立了现实依据;另一方面使乡村社会的阶级意识进一步得到巩固,为党开展阶级动员奠定了基础。
      2.阶级动员的直接实施者: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
      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干部直接承担了阶级动员的任务,是党的政治主张与乡村社会联系的桥梁。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醴陵县委采取了绕开基层政权、临时组建土改工作队的方法在乡村社会进行阶级动员。县委将1400余名干部、教师和农民积极分子组成土改工作队,深入乡村社会访贫问苦,与贫苦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传达党的政治话语和土地改革政策。土改中派出工作队的做法被后来的合作化运动、整风运动、“四清”运动所沿用。在合作化运动中,醴陵县委向乡村社会派出了大量的建社干部,在举办高级社过程中,还要求建社干部背着粮食和被子住到贫农家里,与贫农贯彻“三同”,并对建社干部进行“回头检查”。1960年底整顿“五风”的运动中,县委采取了由上级党委派出工作组的做法,由工作组干部进行访贫间苦,扎根串连,发动农民揭发基层干部的问题。这次整风实际上成了随后的“四清”运动的预演,醴陵的“四清”运动“改变了以前由各级党委领导运动的办法,决定由上级党委派出工作队领导运动”,工作队入乡后进行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发动群众整顿干部队伍,并宣传“双十条”。
      而在其他时期,党的阶级动员则主要是依靠基层党政组织开展常规工作而非上级派出的干部来实施的,像粮食统购统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党整社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运动中的政策动员,都是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实施的,党的基层组织及其干部承担了阶级动员的任务。例如1957年开始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整党整社运动,就是依靠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总支进行政策动员和贯彻执行的,由于受“左”思想影响,许多基层干部在运动中犯了“强迫命令”的错误,因此1960年开展的“三反”和整风运动才采取由上级党委派出工作组的方法进行政策动员。
      3.阶级动员的对象:贫雇农阶级或贫下中农阶级
      农村中的贫雇农阶级是党夺取政权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党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以后,它成了新政权的重要阶级基础和党的政策动员的首要对象。
      土地改革运动中,醴陵县委不断强调,“发动与依靠贫雇农是土改运动中坚定不移的工作路线和方法”,“土改干部必须树立依靠贫雇农、发动贫雇农的思想,这是土改干部起码的阶级观点、阶级立场。”在县委的教育和要求下,广大土改干部进入乡村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访贫问苦,与全村最贫苦的农民建立感情,宣传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并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动员他们起来打倒地主阶级。对于不愿住到贫雇农家中的土改干部、以及土改干部因嫌贫雇农家中不卫生“吃饭还要自己带上碗”等行为,县委认为都是“没有树立贫雇农感情”的表现,及时予以批评和纠正@。贫雇农阶级被动员起来了,党的土地改革政策才在乡村社会找到了联接点。
      土地改革之后,农村的雇农消失了,而且出现了中农化倾向,党的阶级动员对象变成了贫农和新、老下中农这“三部分人”,因为下中农在生活上仍有困难,而且大多数曾经是贫农,他们同样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政策动员中,醴陵县委强调以贫下中农为基础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带头贯彻粮食统购政策,强调“把贫农作为一个阶层来发动”,依靠贫农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强调按照湖南省委“坚决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大部分赞成并大社、转公社的上中农”办好人民公社。而人民公社初期的“三反”、整风和“四清”运动,是发动群众整顿干部队伍的政治运动,醴陵县委更是强

    推荐访问:动员 阶级 乡村 认同 聚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