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从《关雎》之解看儒家的和谐观

    时间:2021-07-06 08:01: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儒家看来,《关雎》中的后妃之德在其性情和谐,后妃性情和谐则可以使夫妇别、父子亲、君臣敬、朝廷正,王化得成。由关雎之乐到王化之成是儒家和谐观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自然及于社会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因兴以为比的过程,也是逻辑推衍的过程,其关键在于作者与文本的认定,在于诗歌重心的调整。从《关雎》之解,也可见出儒家和谐观“和而不同”的等级实质与“礼乐刑政”四位一体的实践品格。儒家和谐观中强调差异、有序、理性与温和的特征使其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和谐观的局限则主要表现在于本然状态的遮蔽,以及公正与法制的欠缺。
      关键词:关雎; 儒家; 和谐观; 和而不同; 和; 序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11-0074-03
      
      《关雎》作为《诗经》首篇,比其他任何文籍都拥有更多的读者,前人对《关雎》的政教功能多有阐发,其实这阐发本身就体现了儒家的和谐观。
      
      一
      
      儒家的和谐观无所不在,对《关雎》的解释也汗牛充栋,我们先列两段直接以“和谐”解《关雎》的文字:
      《毛传》: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
      孔颖达疏:毛以为关关然声音和美者,是雎鸠也。此雎鸠之鸟,虽雌雄情至,犹能自别,退在河中之洲,不乘匹而相随也,以兴情至,性行和谐者,是后妃也。后妃虽说乐君子,犹能不淫其色,退在深宫之中,不亵渎而相慢也。后妃既有是德,又不妒忌,思得淑女以配君子,故窈窕然处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也。以后妃不妒忌,可共以事夫,故言宜也。……和谐者,心中和悦,志意谐适,每事皆然,故云“无不和谐”。……后妃之德能如是,然后可以风化天下,使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则性纯子孝,故能父子亲也,孝子为臣必忠,故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既敬,则朝廷自然严正。朝廷既正,则天下无犯非礼,故王化得成也。[1]
      《毛传》所云“和谐”,显指“后妃之德”,更具体地讲便是孔颖达所说的“性情和谐”。按《毛传》的说法,后妃性情之和谐表现在“说乐君子之德”、“又不淫其色”,孔颖达的解释是“退在深宫之中,不亵渎而相慢”,也就是《毛传》所言“挚而有别”,孔氏更进一步引申出后妃“不妒忌,可共以事夫”的品性,说“后妃之德”是“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1]总言之,后妃之和谐在其“心中和悦,志意谐适,每事皆然”,所以说“无不和谐”。更重要的是后妃性情、性行的和谐可使夫妇别、父子亲、君臣敬、朝廷正,最后王化得成。这实际上是家国的和谐了。
      由关雎之乐到王化之成是儒家和谐观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逻辑起点在于《周南》、《召南》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毛序》),而《关雎》是“《风》之始”,既然是开始中的开始,基础中的基础,就应该具有崇高伟大的意义。
      当然,《关雎》伟大意义的生成是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自然及于社会的过程。因为“正始之道”,是“先美家内之化”,[1]所谓“房中和而天下乐,家道明而万国理”,[2]“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天下之家正,而天下治矣”。[3]所以《关雎》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可以“用之乡人”、“用之邦国”。[1]
      有了这样的终极要求,再反转过来,便要在涉及夫妇的《关雎》诗里落实“家内之化”,而家内之化的最佳载体莫过于妇人之德。一般妇人之德不足成为楷模,应当以后妃之德为准的,最理想的后妃当数文王之妃太姒,因为她上可以感文王圣德之化,下可以化三夫人、九嫔及以下诸妾。而在儒家可能的视域里,女子之德在于内在性情与外在性行的和谐,具体表现为“悦乐君子”、“不淫其色”、“共事一夫”。问题是《关雎》诗中只字未及“和谐”,如何由关雎之乐而生成王化之基呢?好在自然物理与人伦道德是相通的:“物之和者,以类而处,人之贤者,以类而相从”,[4]“阴阳和而雨泽降,天道之自然也;夫妇和而家道成,人道之当然也”。[3]孔子说“诗可以兴”,也就可以连类譬喻、联想感悟。所以“关关”是和声,“关雎”是“挚而有别”之鸟,“窈窕”是“幽闲”的意思,用来指淑女所居之地——幽闲深宫,“荇菜”虽然只是庶物,却也关乎宗庙。所以后妃上与文王“情意至然”,甘居深宫,而不“自淫其色”,“以求专宠”(《正义》),下“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者”(郑笺),“哀伤处窈窕幽闲之女未得升进,思得贤才之人与之共事”(《正义》),所以众妾皆乐后妃之所乐,皆能竞相佐助后妃以求荇菜。这样的解读过程,是因兴以为比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推衍的过程。
      就具体策略而言,这一解读过程的关键在于作者与文本的认定,在于诗歌重心的调整。不知作者、不知对象的文本具有无穷的阐释空间,它很容易让读者迷失在意义的丛林里,所以王道化、秩序化的第一步便是对作者与文本的认定。一旦“后妃之德”的价值指向被认定,对《关雎》的解读也就纲举目张、秩序井然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认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儒家伦理的建构过程。诗无达诂,诗歌所指本有多维多向性,于《关雎》而言,自在自然的性爱之情是人所能感的,但儒家学者在解读时通过添加、排斥、掩盖、置换等一系列手段将诗歌的重心进行了调整,忽略其“至然”的一面,突出其“有别”的一面,使性感动人的“窈窕淑女”变成了美德的化身。
      再具体到教化策略,儒家还特别强调有志于王化的读者自己用心去体会。何谓体会?如何体会?吕祖谦《吕氏私塾读诗记》引杨时语说:“诗全要体会,何谓体会?且如《关雎》之诗,诗人以兴后妃之德。盖如此也,须当想像雎鸠为何物,知雎鸠为挚而有别之禽,则又想像关关为何声,知关关之声为和,则又想像在河之洲,是何所在,知河之洲为幽闲远人之地,则知如是之禽,其鸣声如是,而又居幽闲远人之地,则后妃之德,可以意晓矣,是之谓体会。”[5]真可谓“经师”与“人师”结合的典范。
      
      二
      
      《关雎》之解,不仅内蕴着儒家和谐观的纵向生成过程,也可见其“和而不同”的实质与“礼乐刑政”四位一体的实践品格。
      “和而不同”可指各类事物虽不相同但可和谐相处,也就是和而有序,这本是一切有序之物的共同特点,只是儒家的实践品格让其更强调由“序”达“和”的过程中的“序”,而且是等级而非类别的“序”。当儒家由关雎“挚而有别”引申出“夫妇有别”时,这区别便不在于性别而在于内外尊卑。孔颖达说:“夫妇之道有常,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德音莫违,是夫妇之常。室家离散,夫妻反目,是不常也。”[1]具体到《关雎》中的淑女(后妃),其和谐的性情便表现在既要悦乐君子之德、不淫其色而忠贞专一,还要“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并使自我以下三六九等的众妾们没有怨争之心。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是在接受男人的价值标准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推广那些价值标准。至于推广的路径,自然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周南》、《召南》,之所以为“正始之道”,就在于“高以下为基,远以近为始。文王正其家而后及其国,是正其始也。化南土以成王业,是王化之基也。”[1]可见,等级问题、秩序问题是儒家和谐观的根本。
      而等级与秩序在儒家实则是通过礼来体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学说就是“和序”之学。和即仁,序即礼;和尚同,礼重别;和中有序,序中有和;和更倾理想境界,序更近运作过程。比之太极与阴阳,则和为太极,序为阴阳。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儒家更重视序进的路径。孔子努力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去安定包含不同等级的社会秩序;孟子以“大人之事”、“小人之事”的区别将社会等级与组织分工合而为一;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更以分别为前提:“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6]

    推荐访问:儒家 和谐 关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