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杜莎夫人曾带着蜡像大篷车游走英伦

    时间:2021-06-28 20:01: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sck/wsck201321/wsck20132111-7-l.jpg
      伦敦贝克街上的蜡像馆
      蜡像馆在全世界的分馆无一例外都选在了当地最繁华的街区或者旅游景点,这与一百多年前杜莎夫人蜡像大篷车每一处展览地点的选择一脉相承
      现在还有谁不知道杜莎夫人蜡像馆吗?即使你从没去过,但那些政商界、娱乐界、体育界当红名人簇拥自己蜡像的图片、视频也一定见过不少,各界名流都以自己的蜡像能入驻杜莎夫人蜡像馆而感到荣耀。从香港到泰国,再到纽约、阿姆斯特丹、上海……两百年来,杜莎夫人开创的蜡像事业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每一分馆都被列入游人必去目录。不久前,又一家崭新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敲定在北京前门大街南段的城市生活主题区落户,到时会有哪些名人蜡像现身,又将成为新闻热点。
      蜡像艺术与一般的雕塑相比,仿真感更强。在我国,早在2500年前就有石蜡铸造工艺出现,而现代蜡像技术则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传入中国。当时,以假乱真的人体蜡像展览在欧洲早已十分常见,其中以杜莎夫人蜡像馆最为著名。杜莎夫人蜡像馆囊括了诸多名人,比尔·盖茨、克林顿、爱因斯坦、李嘉诚、张艺谋、姚明和刘德华等等,他们的神态、表情、头发都制作得异常逼真,有的甚至可以摸到心跳,悄声与你对话。
      位于伦敦贝克街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建于1835年,1884年,蜡像馆迁到现在马里波恩路的馆址。这是一栋白色的三层建筑,加上地下室共有四层展厅,展厅内灯光不算明亮,每一尊蜡像身后都布置了相应背景,便于游人拍照。在这里,你可以靠近平日遥不可及的大明星,可以和只在电视里出现的政客四目相对,甚至可以抚摸这些时刻微笑、态度谦和的各国名流。没有过多绚丽的装饰,展厅设置也不花太多心思,打的就是名人效应,这也是当年杜莎夫人最成功的营销策略。
      上流社会热衷的蜡像
      1761年12月,杜莎夫人出生,当时的名字是安娜·玛丽·格劳舒兹。父亲在她出生前就死去了。母亲带着玛丽来到瑞士为一位名叫菲利浦·科特斯的德国医生当管家。菲利浦·科特斯一直借由蜡像进行人体医学研究,自己也是制作蜡像的高手。
      早在古巴比伦时代,人们就掌握了制作蜡像的技术,17世纪时,由于现代医学还无法长时间保存尸体,一些医学学生和医生开始借助蜡像完成对人体构造的研究。到了18世纪,制作人体解剖蜡像模型的风潮逐渐在欧洲蔓延开来,出现了许多解剖雕塑家。这些蜡像作品着重雕塑人体内部器官,看起来十分恐怖,谈不上什么美感。
      然而很有经济头脑的科特斯医生发现,制作蜡像仅仅应用于医学无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而这种仿真度极高的人体模型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却很有市场。一些贵族和有钱商人出手阔绰,乐于制作以自己为模板的蜡像永久保存,因为它比画像更真实立体。蜡像正迅速从一种医学工具转变为一种艺术创作。
      科特斯医生接到的第一笔大订单是远赴法国巴黎为路易十五和王妃做一组小型蜡像。1776年,科特斯还在巴黎凡尔赛宫展出了以皇家大型宫廷舞会为模板的各色蜡像,这些蜡像不仅与真人极为相像,场景的布置也开当时之先河。
      几年后,玛丽和妈妈跟随主人科特斯医生来到巴黎定居。科特斯在自己的创作室里收集了各式各样的死者遗物,这些东西和他制作好的蜡像摆在一起供各种来访者参观,法国贵族、革命党人、商人绅士……年幼的玛丽就跟在人群后面察言观色,学习接待各色人等。
      不久,玛丽开始跟科特斯学习制作蜡像,成为科特斯的助手。1778年,17岁的玛丽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复杂的蜡像制品。她的第一尊独立制作的蜡像是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后来又陆续为其他名人制作蜡像,包括卢梭、本杰明·富兰克林等。那时还没有现在先进的照相技术,玛丽只能靠一双手为塑造对象画无数张各个角度的画像。有些蜡像无法把真人请到面前,只能根据搜集到的已知图像制作,难度更大。
      当时,科特斯蜡像沙龙已声名远播,无数路过巴黎的法国名流都会把这里作为拜访的一处景点,包括国王路易十六的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只比玛丽小三岁,她十分喜欢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邀请玛丽到她的宅邸做自己的艺术教师。年轻的玛丽就此搬进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成为国王妹妹的闺中密友,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法国的上层贵族。
      大革命断头台下的起点
      1789年,玛丽回到科特斯医生家里,这一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愤怒的人群举着被路易十六处决大臣的头颅敲开了科特斯医生家的大门,他们要求科特斯为这位大臣制作蜡像以永久保留。此时科特斯早已躲到了国外,家里只有玛丽和母亲,这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没有选择躲避,而是打开门,取出制作蜡像的工具,把这颗带血的头颅放在裙子里,在楼梯上坐下,开始工作。玛丽的这种淡定和坚强是她日后事业成功的关键。
      1793年,革命党人罗伯斯庇尔当权,此后法国进入历史上著名的恐怖时期,平均每天有26人被送上断头台。革命党和蜡像制作者达成协议,每砍一枚重要人物的头颅都要制作成蜡像面具,供其带到各处宣传大革命。
      也从此时起,年轻的玛丽开始了她最初的蜡像事业,起点正是断头台下那些染着鲜血的头颅。每天晚上,她举着灯在血淋淋的刑场行走,寻找那些被处决的重要人物的头颅,带回家为他们制作蜡像面具,这些人很多生前都是她的好友,她必须带着巨大的悲伤完成这项工作。
      因为与贵族的不寻常关系,不久玛丽也被人告发,与母亲一起被投入大牢,迎接她的同样是冰冷的断头台,刽子手甚至提前剪掉了她的长发。最终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科特斯医生的四处游说,母女俩被救出。1794年,科特斯去世,他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和蜡像都留给了助手玛丽,因而很多传言认为科特斯其实就是玛丽的父亲,但这从玛丽出生的时间上来推算是不可能的。33岁的玛丽受到巨大的打击,科特斯留下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债务,她无力独自面对这一切,很快草草地将自己嫁给了26岁的弗朗科斯·杜莎,成为杜莎夫人。
      婚后的生活不像杜莎夫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丈夫在房地产投机生意中输掉了所有积蓄,蜡像馆也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杜莎夫人接受了科特斯医生一位朋友的建议,带着全部的蜡像到英国寻求挣钱的机会。她没有想到,因为旷日持久的英法战争,她再没机会回到法国,也无缘再见到丈夫。

    推荐访问:英伦 大篷车 带着 蜡像 游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