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全球金融危机下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审视与展望

    时间:2021-06-28 08:0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经由世界货币美元传递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和美元发行约束机制的缺乏,美元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递减效应。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呈现多极化、货币区域化、竞争化的特征。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本质是比较经济优势变化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世界货币;区域货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f2009)03-0032-04
      
      肇发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重创美国本土经济的同时,也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递到世界各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本次危机突显出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弊端,同时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危机
      
      (一)美元霸权与特里芬难题
      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不再承担充当世界货币的协议责任,但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资产交易和世界外汇储备中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地位。目前美元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约占65%,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占近50%。世界性通货的缺乏使美元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货币,其在贸易结算和储备中的优势,使其它国家长期以来形成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本国货币在解除管制的市场上遭受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各国央行必须持有相当规模的美元储备预防本国货币遭遇流动性危机,对美元储备的需求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内在的支持,而源于地缘政治建构的石油用美元标价,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元霸权,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的中心——外围框架。
      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美国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该矛盾原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唯一的国际货币的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冲突。也称“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仍然事实上在延续的美元本位制缺乏黄金或强大的经济支持做后盾,又缺乏相应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则的约束。美国仍然需要为世界各国提供绝大部分的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的来源,信心与清偿力的“两难”仍然困扰世界经济金融,这被称为“新特里芬难题”。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被赋予了世界通货的特权,却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解除了原来附加在美国身上的对于货币发行和汇率调整的约束。通过对这一约束的解除,各国可以获得更多的美元,在国际清偿力方面的供给限制得到缓解,而对于核心货币的信心则由原来依赖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转为依赖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处于全球关键货币位置上的美元越来越处于冲突的状态:一方面美国通过扩大贸易逆差获取更多的国外资源和财富。客观上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和各国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元发行量的扩大引起美元的潜在贬值危机。这一冲突为以世界货币为根源的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美元本位制的边际效应递减与美国金融危机
      在国际货币制度由黄金本位制逐渐过渡到信用本位制过程中,美元发挥了重要的承接与主导功能,伴随着黄金淡出,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由美元本位制的巩固稳定到衰败退出的过程。从二战结束至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前为第一阶段,该阶段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各国货币通过与美元挂钩间接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境外发行受到黄金储备的约束:从1971至2002年欧元发行前为第二阶段。该阶段美元的发行不再受黄金储备量的限制,同时保持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制时期;第三阶段是自2002年至现在,欧元的投入使用破坏了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统一性,而与此同时。美国势力的相对削弱和新兴国家争相推动本国货币进入国际储备货币领域的努力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均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结束了之前各利益集团货币竞相贬值的局面。美元的霸主地位客观上起到了维持国际货币统一性的作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了世界经济在随后近30年时间内的稳定,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较大程度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问题。1948-1971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4%,远高于战前1913-1938年0.7%的水平。
      失去外在约束的美元发行在补充国际清算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元信用泛滥的风险。美元本位制使美联储拥有世界中央银行的权利,没有黄金做后盾的美元和没有国内储蓄支持的美国国债的过度发行制造了全球范围内的信用泡沫。美国自1992年开始新一轮的经常账户逆差以来,逆差从1992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6年的8567.5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也从0.8%上涨到了6.5%。这意味着美国吸收了世界约75%的总顺差,同时,净对外债务已累积至25396.26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9.25%。美国以“双赤字”为依托建立起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当美国的信用无法维持透支消费的增长时,巨大的信用危机问题便得以暴露。次贷危机正是美国长期滥用美元信用的必然结果,它的本质是美元危机,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美元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强弱对比的变化和新特里芬难题的存在,使美元本位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初始效应逐渐减弱,其负面影响如涟漪般荡漾开来。战后美元经历了两次由盛转衰的里程碑事件,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大量黄金外流。导致美国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于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外宣布美元停止官价兑换黄金。美元大幅下跌,各国也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分崩离析。第二次是自2001年至今,美元指数的贬值态势长达7年之久。美元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带动美元的真实有效汇率下降约30%。直至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颓势,成为美元由盛转衰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三)被美元绑架的全球经济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地在全球倡导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创新和美元的强势地位,向世界输出美元,输入实际资源。获得巨大利益,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

    推荐访问:审视 展望 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 体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