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以网络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1-06-24 00:01: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新传播载体和培育途径。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及其发展创造了条件,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网络载体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需要规范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制度,加强信息引导和监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队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整合校内外网络资源。
      关键词: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在理论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表明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明确了今后关于思想道德工作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具体路径。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价值保证,也是新时代的内在根本要求。因此,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心环节来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实效性,以大学精神为引领,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网络载体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成果,它来自于大众经验又高于大众经验,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是进行思想灌输、理论教育的结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经过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必须不断创新,充分运用各种途径、载体,坚持宣传灌输和服务引导的结合,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形式,善于在双向以至多向的互动中采用新途径和新手段,广泛运用现代媒介,通过柔性化、隐性化、更新、更细、更柔、更活的方式方法来实现[1]。
      随着当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及其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改变和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理念、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4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学生是中国网民中的最大群体,占到25.5%。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师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平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网络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人们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自由交往,广泛获取信息和知识。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向互联网的延伸,孕育了具有时代信息特点的网络文化。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网络文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2]。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把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总体规划、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网络建设、网上监控、队伍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监管以及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管理运行及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基础还较为薄弱。
      相比于传统教育模式,网络在高校兴起的时间不长,大部分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上没有成熟的规范和制度,造成日常的网络管理行为无章可循,学校自身对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定也都停留在相关部门领导“脑子里”,广大师生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无法了解相关的具体规则,最终导致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的网络社会是一个“无序”的、缺乏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社会,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决定了高校的网络管理的难度。网络开放互动的特性,让网民畅所欲言,想自己之所想、言自己之所言,在网上易形成网络焦点,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于这样的情况,部分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对网络的管理效仿传统媒体的管理方式,习惯于“堵”和“封”等强硬的管理方式,缺乏相应的“引导”、“服务”意识,阻碍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3]。建立快速反应的网络信息和舆论引导机制,也是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另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主体,教育队伍建设滞后。由于高校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方式的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专业性、知识点等方面要远远滞后于教育工作本身的需要。由于识识、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有的教育者对现代信息技术不精通。此外有的高校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外语水平、网络技术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大学生的网络技术水平远远超过教育者水平。
      2.高校网络文化缺乏文化底蕴和自身特色,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作用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的网络建设在教学互动、信息发布、服务师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地,存在着教育方式单一、形式单调、内容缺乏新意等问题。网络信息的直观性、丰富性和传递的快捷性,易于导致大学生看得多,思考得少,对事物的认知肤浅化、感性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政治鉴别力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当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普遍存在部分高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没有实现有机对接;注重网络文化的单向传播而忽视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注重网上而忽视网下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宣传教育内容建设而忽视对于网络文化的监控到位;注重舆情的研判及处理而忽视对于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现象[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教育中的灌输为主,沟通和交流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未能发挥其主动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显著。

    推荐访问:抓手 践行 文化建设 培育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