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时间:2021-06-23 20:00: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的视角来审视大学生志愿服务,把握接受主体、客体、媒介的关联及影响,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及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论  志愿服务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25-03
      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多样,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影响日渐加深,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诸多力量的影响。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而如何通过各种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要使思想教育理论知识深入学生脑海,更要通过教育活动,使教育理论成为人内化的精神、外化的行为。这一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它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并外化为行为的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一活动需要环境的影响作用。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受到接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以激发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等大学生内心行为动机,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同时,这一活动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的视角,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看作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来审视当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离不开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等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基于以上几方面考虑,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以下问题。
      1.志愿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对象欠佳
      积极鼓励大学生投入志愿服务,任务之一便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志愿服务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接受客体却被淡化了。当下的志愿服务活动很多人把它作为一种服务模式,力图使志愿服务制度化、体系化、品牌化,这是一种服务模式应当发展的方向,结果是更多注重了“形”的构建,轻视了“魂”的引领,忽视了因服务他人而获得的精神享受、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及社会和公民责任感的增强。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人员的随意性、功利性、不稳定性在志愿者组织中时常可见,这其实都是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导致的后果。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隐含的客体虽未被显化,但却无时不在。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更应将这一客体对象化、明确化。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对于客体不能仅仅“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当同时“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对“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早已在知识学习中有了认知,但却缺少实践,缺少感性认识。
      2.志愿服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大学生的接受系统统一性“不足”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中,接受主体是动力系统、接受图式系统和调控系统的有机统一。
      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动力不足。动力系统是为接受主体的接受活动提供动力的系统。动力源于人的需要,而目前志愿服务的动力不足,主要是从事志愿服务的各项需要得不到满足。有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为所在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管理、项目运作等非规范化管理,使得“助人自助”的理想和价值观没有得到规划和满足;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社会接受度不高,以及志愿服务的政府干预过多等,自愿性特征不再明显,也使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不强。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最终挫伤了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接受图式系统存在局限性。接受图式是接受主体进行接受时所必需的现实的内部准备状态和主体性条件。如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心理准备和自身服务都略显不足。有些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精神缺乏,从事志愿服务是为在服务中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如果从纯粹的助人、奉献角度来探查,为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所占比例很少。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力图通过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然而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技能不熟练,使得志愿服务的水平不高、质量欠佳。此外,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内容本身的理解过于肤浅,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提供一些以体力为主,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普通服务,忽视了一些在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方面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良好的接受图式能够扩大和提高接受主体的接受范围和接受水平。因此做好心理准备,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第三,接受调控系统不佳。调控系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基本成分就是情感和意志。志愿服务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和受助者的情感交流,并且这种活动需要坚强的意志支撑。大学生的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定,成为服务活动能否持续进行的又一问题。再加上社会上还有许多人对志愿服务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志愿服务具有猜疑、抵制、排斥的心理,甚至还有误解,这不仅影响了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还打击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影响他们从事志愿服务的助人、奉献的无私情感,使志愿服务的持久性不断下降,意志逐渐丧失。

    推荐访问:视角 志愿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