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1-06-23 00:03: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光纤通信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生产、交流和社会监督等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结构,它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加强领导和管理,坚持“以建促用、建用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校园网络育人中的作用,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刻不容缓。
      
      网络文化在大学校园的现状与影响
      
      自1995年中国互联网接入和服务向社会开放以来,网络用户逐年增加,1996年底国内网络用户仅10万人,而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3年1月16日发布的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已达2083万台,网络用户已达5910万人。其中18~30岁的青年人占54.3%,占到网络用户的大多数;上网用户学历为大专以上者占56.5%,显示了上网用户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的特点。认为互联网对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影响非常大的用户分别占到37.5%,33.6%,26.6%,可见,互联网对青年人的工作方式、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1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还显示,目前学生占中国网络用户的28.0%。始于1993年的校园网近年来发展迅速,1994年7月,由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试验网开通。到2001年底,CERNET已通达160个城市,联网的教育科研机构900多个,联网主机120万台,网络用户800多万,成为国内仅次于中国电信的第二大互联网络,世界上最庞大的校园网。
      网络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视野,拓宽了其思维,也使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但由于目前大学网络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网络环境还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准则无法制约网上行为,容易造成大学生网上道德法律观念的偏差。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特点,使“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非控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文明和行为主要体现为文明上网,合理用网。但是,在校园中却有一些同学痴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致成瘾。“网络毒瘾”,即: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怠,沉迷网上虚拟世界,迷失自己真实人生。因此许多“网虫”会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热衷虚拟交往,而疏远现实社交,脱离集体和社会实践,从而容易陷入盲目疏懒、空洞贫乏、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容易诱发心理障碍,情感冷漠,社交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化。
      
      加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网络是当今世界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进行交锋和竞争的重要场所和渠道。作为一种全球化、开放性的虚拟系统,网络的出现不仅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形式扩展自己的空间和影响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形式的斗争提供了便利。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因特网,向我国输出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乃至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干扰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就显得十分必要。相对于我们已经开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而言,网络文明建设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运用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准确地分析网络以及人们网络行动的具体特征及其实际后果,有效地建立起在网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和机制。比如,人们网络行动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注意力为中介的,能否有效地开发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资源,将是能否有效地进行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网络文明的时候,必须适应网络以及人们网络行动的虚拟性、瞬时性和超时空性等特征,努力开发能够有效地、长久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的展示,把人们的网络行动引向文明的方向和轨道。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必要保证。网络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充分关注网络这一阵地,因为它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领域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的新课题。2000年12月7日,由文化部、团中央等8家单位发起的“网络文明工程”正式启动,提出“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的网络文明建设口号。团中央、教育部也提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指出在网络文明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应对六个方面的反文明现象:网络信息垃圾、网上欺诈行为、计算机病毒、侵犯知识产权、信息垄断、个人隐私侵害。这些旨在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倡导网络文明,形成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规范,已拉开了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序幕。
      高校是网络时代的主战场,只有用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来占领网络阵地,建设有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的主流网站,才能弘扬主旋律,为网络文明建设服务。
      
      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1.职责定位
      由于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为学生党员顺利开展工作,开创网络文明工作新局面创造了条件。学生党员究竟是普通学生还是纯粹意义上的党员或者是并列的两种身份?在实践中,其角色定位并不清晰,甚至错位。这里既有认识上的偏差,也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明晰学生党员的角色定位是使学生党员高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实践中笔者对其工作性质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党员是学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员不但是广大学生的亲密朋友,也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及发展。
      2.功能定位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众多企业、机关、学校的党组织在互联网或局域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党建网站,延伸了党组织的宣传教育阵地,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学生党员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倡导主旋律,比如,从党的建设入手,引导大学生,积极靠拢党组织,追求进步。这实际上是对社会积极价值和主旋律的适应。其次,学生党员应当帮助开发利用党建网站这个信息平台、知识平台、交流平台的潜力,富有成效地开展党员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方式。党员网站的建立要强调思想性和知识性,更加注重趣味性和服务性,尤其突出对同学内心思想的关怀,对同学精神世界的关注,对同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的引导。
      3.发展定位
      普通媒体对从业人员有着基本的要求,而网络媒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网络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起着小的、发散社会新闻的媒体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网络文明建设比一般意义上的媒体文明控制难度更大、意义也更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给网络虚拟社区规定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每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遵循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即“八荣八耻”,这是一个基本核心价值。大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去认识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区分、辨别、选择社会价值。因为简单的理念传授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学生面临的多元化状况,尤其是网络,新的东西不断出现,学校应当更多地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在这方面,学生党员应以网络积极建设者的姿态,坚持发展性和专业化, 网络道德建设就会有新的发展和进步,譬如,通过学生党员专业化的发展辅导,入校以后建立团体的关系适应性训练等等。当然,网络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就是让大学生立足社会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笔者认为,道德和规则都是能力,具备了道德规则能力,具备了价值选择能力,具备了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主动、清醒地把握时代。过去简单传递的方法,会带来很多问题,如逆反、不能解决需要应对的所有问题等等。

    推荐访问:学生党员 角色定位 建设中 网络 文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