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论网络治理模式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时间:2021-06-07 16:04: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并在西方国家迅速蔓延开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将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未来的一个改革发展目标。网络治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近年来,我国在应用网络治理模式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网络治理模式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将成为我国未来长期探索的一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道路,本文将就我国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作出分析。
      关键词:网络治理 服务型政府 职能转变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的长期改革目标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执政为民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创新政府供给机制、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和行政水平来提供足量并且合格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的新型政府类型。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过程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服务型政府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指导思想;第二,服务型政府以实现和保障社会公正为首要职责;第三,服务型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核心职能;第四,服务型政府以将主要财政资源投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为具体行为表现。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各种社会组织由于过度依赖政府系统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仅导致其自身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因与公民的沟通渠道不畅而无法真正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合理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最终导致了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1982年至今,我国虽进行了七次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在党的十六大以前,所进行的行政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政府公共行政理念,行政改革难以出现新的转机。若想在行政体制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就必须跳出原有的政府主导一切的老思路,因此,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第一次将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课仪式上正式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思路。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13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已将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目标,未来也必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长期努力。
      二、网络治理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指导意义
      网络治理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前市长斯蒂·戈德史密斯和德洛特研究所的威廉·艾格斯的著作《网络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中。在国内,网络治理的概念很快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最先对公共部门的网络治理概念进行界定的是陈振明学者,他认为,网络治理是指“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其中强调的是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相互依存、彼此合作、共享公共权力,这与“政府主导一切”的传统行政思想有根本性的区别。如今,学术界广泛认可的网络治理模式是通过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来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形态,在该模式下,政府的角色定位将从“公民的管理和规划”向“资源的协调”转变。网络治理理论的出现为公共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创新而又具有实际意义的治理思路,为弥补当前的治理理论存在的缺陷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网络治理理论的提出改变并完善了传统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合作模式,在肯定政府的核心地位的同时更加强调市场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以新型的合作机制实现三者的优势互补,同时通过调整利益分配、畅通沟通渠道、建立效果评估机制等实现三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治理理论的提出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中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在肯定政府在公共治理领域的核心地位的同时赋予政府更强的灵活性,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缓解政府与民众、与社会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将网络治理理论应用到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中恰能改变如今政府行政管理中的难题,使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网络治理模式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几点建议
      在网络治理模式下构建服务型政府总体来说就是在政府领导全局的前提下,鼓励民众及社会组织参与,真正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以合作的方式用更加多样、高效、低行政成本的手段提供公共服务,达到一种互利互惠的和谐状态。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行政观念是首要前提。构建服务型政府,首先应实现行政观念上的转变。在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中,封闭行政、全能行政、管制行政、“人治”行政的观念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些观念都是与网络治理理论,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相违背的,也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要求。如今,“参与式政府”应作为我国政府改革中的一大主题,其中强调的是在公共决策中的协商谈判,政府是参与协商,而不是封闭垄断。因此,转变行政观念,树立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是在以网络治理理念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2.政府的主導地位是重要基础。网络治理模式下强调的是政府、民众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不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而是作为合作成员之一参与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和所有民众的地位就是平等的。在网络治理理论指导下,政府的职能由“掌舵加划桨”转变为“掌舵”,这说明政府在其中仍占据总揽大局的地位,因此更好地配置公共资源、协调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是仍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回应性且负责任的政府是近些年来我们追求的一大主题,政府要想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就要以成为“回应性政府”为目标,畅通沟通渠道,真正了解社会和民众的真实需求,同时尽可能合理地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社会和民众提供更加充足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推荐访问:治理 我国 服务型政府 建设 模式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