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湘籍女兵

    时间:2021-05-23 04:01: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创始于1924年6月的广州黄埔军校,开创了现代中国军事教育史主旋律,绵延连续了半个多世纪,流传着许多不朽颂扬与军人风采。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埔军校在过往历史的风采与轶事,渐为世人所了解和认识。黄埔军校作为著名军校,在现代中国社会留下了深深印记,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引发广大读者与热心史事之无尽话题,黄埔历期师生开启的黄埔精神、黄埔话语、黄埔热点,超乎军事乃至社会意义之民族精神,至今仍旧引发后世与当今无尽的思索与追寻。曾经闪耀于中华大地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伴随前年黄埔本校创建90周年,今年武汉分校亦迎来90周年纪念。笔者应约依据史料,将武汉分校女生队湘籍女兵情况汇集撰文,以致纪念。
      一、武汉分校女生队创办缘起
      1926年夏秋起,随着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在武昌设置分校得以付诸实施,得益于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迅猛推进,继首个分校潮州分校之后,在华中腹地次第设立武汉分校,涉及华中地理、历史、社会、军事、人文概貌情形,无疑具有存史价值和现实纪念意义。武汉分校最初筹备于1926年10月16日,筹备百日校(班)名四易,初为“政治训练班筹备处”,拟以武昌大学为校址,继命名“政治科大队”。旋奉令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原载于1927年2月12日印行《革命生活》,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第416-417页转载)为武汉分校,1927年4月再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改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原载于1927年4月12日印行《黄埔日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第426页转载)而终。
      根据《黄埔军校史稿》第四册记载:“1926年11月2日蒋校长电请中央党部政治会议将本校政治科移设武昌,决定招男生千名女生百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供稿,华东工学院编辑出版部影印:档案出版社1989年7月《黄埔军校史稿》第274页记载。)黄埔军校首招女生,遂有了政治、军事与社会文化缘由,……“十二月间由各地考取男女学生1200余名,十二月底始抵达武昌其政治大队学生400余人,即与政治演讲班学生合并训练。”武汉分校筹备三月之久,1927年2月12日举行开学典礼,是时武汉分校规模之宏大,不亚于黄埔本校,有男女学生及入伍生6000余人,实为中国腹地武装革命势力之大本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供稿,华东工学院编辑出版部影印:档案出版社1989年7月《黄埔军校史稿》第276页)
      依据存史档案记载:经过初试、复试,计录取女生195人,女生以湖南籍最多,有61人。(张光宇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14页)根据当年校务校舍情形,“女生队”驻两湖中学。(原载于1927年2月12日印行《革命生活》,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第419页转载)该队初名“女生队”,后改为“政治女生大队”,编为三个区队,由彭漪兰、钟复光、唐维淑担任政治指导员。成立女生队是武汉分校的创举,当年军校主要负责人恽代英指出:“军校成立女生队是破天荒的大事,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创举。我们党下决心要在军校培训妇女干部,毕业后参加领导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斗争,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要努力啊!”(原载于《回忆恽代英》武汉分校部分女生队学员:《恽代英与女生队》,张光宇著: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28页)由是观之,在武汉分校创办女生队,显示出国共两党不仅从政党政治、军事教育之谋划,更有社会、文化、人文层面的诸多考量。
      二、女生队湘籍女兵那些人
      政治女生大队成立后,驻地为两湖书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2月《大革命洪流中的女兵》第10页)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未能来报到,实际报到的女兵为183人,现据笔者掌握史料,能够列出姓名并有资料情况的女兵队队员有154名。按当年记载,录取的湖南籍女兵有44名,(袁继成、吴明堂著,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武汉黄埔女兵》第32页)加上在其他省报考录取的湘籍女兵,湖南籍女生号称为61名。但据笔者手头资料,进行逐一拣选核对,真正列出的湘籍女兵与实际有出入。1927年5月中旬,政治女生大队奉命集中军校参加军事训练,遂离开两湖书院。现依据存世史料记载,湘籍有姓名年龄籍贯生平可考者为18人,湘籍女兵分别军事斗争、宣传发动及服务领域、文化教育及其他战线,在历史画卷上留下各自印痕。从她们的参与领域的各自经历,可作以下等方面分析。
      (一)参与军事斗争、工农武装和根据地建设方面
      由于政治女生大队学员经历各异,有些在入队前,已经参与了战地救护事宜,例如:许闻道(1903-1927)于长沙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即随北伐军参加救护工作,在汀泗桥战役时抢救伤员。陈兆森(1903-1927)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薛维维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中国妇女名人录》第274页)后为本县反日青年会成员,中共桃源县委妇女联合会骨干。1926年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1月出席湖南省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其后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大队女生队学习。胡筠(1898-1934)在北伐战争时任叶挺独立团政治处宣传员,曾为叶挺部队带路通过险要的天岳关,随军参加攻打汀泗桥战役的战地救护等。政治女生大队集中军事训练后,随即编入主要由军校师生组编的武汉国民政府中央独立师,全队随军参加西征讨伐鄂军夏斗寅部的作战,主要从事前线救护和后方医院护理事宜,有些亦从事战地宣传鼓动和其他工作。
      部分湘籍女兵在入校前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系列工农武装斗争和军事作战活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印记。她们当中主要有:中共湘鄂赣地区早期工农武装斗争及根据地建设的著名女领导人胡筠,1927年12月受中共党组织委派,返回家乡组织农民武装。组建起50多人的游击大队,她任大队长。1928年3月率队参加平江扑城暴动,任暴动委员会主任兼北路指挥,平江县北乡中共特委书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1928年7月彭德怀率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发动平江起义时,她是中共平江县委主要负责人,率领当地农民武装策应配合。不久所率部队与工农红军第五军混编,任红五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率第三、第四两大队在平江坚持游击战争,参与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彭德怀曾称赞她为“难得的女将。”后任中共平江县委财务部部长,平江县第一届苏维埃主席。组建平江县农民武装1000余人,编成五个大队,她任总指挥兼平江工农革命军司令员。(《中共党史人物传》编纂委员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8册第157页《胡筠传》)1928年10月出席在修水台庄召开的平、修、铜、万、浏五县县委联席会议,被推选为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委员。1930年8月1日被推选为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委员,1930年9月任中共赣北特委常务委员、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赣北独立团团长,曾率部发动通城战役获胜。1931年3月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李宗白,副书记吴致民)常务委员兼妇女部部长,1931年8月2日在平江县召开的湘鄂赣省二十多个县工农兵代表大会,被推选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及执行委员。1932年3月因受新省委领导人排挤,被降职任湘鄂赣省革命互济会副主任,湘鄂赣省委党校教务主任,红军学校女生团政委。1934年4月随湘鄂赣省党政机关由万载小源向平江转移途中,被省保卫局以“AB团分子”而错杀。(《中共党史人物传》编纂委员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中共党史人物传》第18册第166页《胡筠传》记载。)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为她与被错杀的同志平反昭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被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定为正师级。陶桓馥(1901-1997)1927年在岳阳组织农民协会和学生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奉派前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妇女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山西军政干部训练班女兵连政工员,中共川西省委委员。1940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延安女子大学学习,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档案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内务部司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知青办公室主任,农林部正部级顾问。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离休。黄静汶(1911——)1925年加入共青团,1926年当选湘阴县妇女协会组织委员,创办妇女平民夜校,自任校长。1927年1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第六期政治大队女生队学习,1927年春转人中国共产党。后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政治部任校对员。1928年起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工作,曾三次被捕,历经磨难。曾任全国互济总会援救部部长,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农村服务队指导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妇女辅导院辅导股长,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派驻第四十三后方医院政治监理员,《妇女座谈》主编,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劳工部委员,兼实验区女工夜校教材编辑。1949年4月被上海市军管会派赴接管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后任上海市政府委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妇联副主任,卫生部妇女儿童司副司长,卫生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80年离休,现年105岁仍健在。彭援华(1905-1994)1927年8月随叶挺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军总指挥部参谋团任文书工作,随总部南下,沿途做宣传及救护工作,任女生队救护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后随朱德部队转战福建、广东、湖南。1929年春夏在武汉、上海等地从事中共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江西九江特委秘书,岳阳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特委委员兼妇女部长,参加组织抗日游击队工作。1940年按党组织指示到洛阳隐蔽,掩护靖任秋从事兵运工作。1944年入陕甘宁边区,任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委员,晋冀鲁豫边区行知干部子弟学校校长,石家庄育才中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妇女中学校长。1951年10月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1953年5月至1963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司司长,1964年起任上海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人民政府视察委员会委员。1979年后任上海教育学院顾问,上海市政协委员。1983年办理离休并享受副部省级待遇。彭镜秋(1900-1984)1927年8月起长期在武汉、上海等地从事中共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到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妇联秘书长,陕甘宁妇联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随军到东北,任中共松江省委妇女部副部长,松江省民主妇联主任,中共松江省委妇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 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宪植(1909-1989)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准尉文书,参与对鄂军夏斗寅部战事。1927年夏随教导团到广州,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利后转赴香港,时为叶剑英夫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廖承志领导下从事香港与海外华侨联络工作。(薛维维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中国妇女名人录》第493页。)后赴上海地下党留守机关工作,就读于华南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在武汉《新华日报》社工作。1939年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担任交通联络工作。1941年赴延安,入马列主义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在中共中央敌工部工作。1943年入中共中央党校第二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随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先后任邓颖超秘书,中共南方局妇女组组长。1947年到晋察冀边区南庄村参加土地改革。1948年参加中央妇女工作会议,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筹备会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中直机关党委委员,第四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党组副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第一研究部编纂: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第288页)第三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谭珊英(1909-1992)后回到湖南就读稻田女师,完成高级班学业。后辗转厦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厦门作地下工作时,曾与陶铸假扮夫妻住秘密机关,(谭珊英著:海天出版社《黄埔女兵足迹》。)学习福建话,做妇女工作、青年工作。后与福建省团委书记陈柏生调上海工作,并结为夫妻。1934年11月两人曾一同去苏联学习,1935年冬回国后,继续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以后在长沙、武汉、西安、茶陵等地教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在茶陵任教,1992年2月2日因病逝世。

    推荐访问:黄埔军校 女兵 武汉 分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