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的反思

    时间:2021-04-09 04:00: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从提出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以来,笔者一直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从细化课标的必要性、如何细化课标并使之成为每一节课明确的、可检测的学习目标等方面,以初中思想品德《走近法律》为例谈几点做法及反思与大家共享。
      
      一、细化课标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的细化解读是对课标中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可操作、可评价的若干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細化解读课标是为了内化课标,达成学习目标,提升课堂效率。而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习效果,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归宿、灵魂。当学习目标设计不具体、不清晰时,课堂教学效果等于零。
      此外,现实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教师不看课标,只看教材;把教学目标当摆设,落实不到行动上;教学目标问题化,弹性大,不便操作等,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008年郑州市教育局提出要“扎实做好细化课标工作,全面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科学设置学习目标作为学科课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细化课标的步骤
      
      课标要真正在课堂上实施,细化是前提,笔者以《走近法律》为例来谈谈细化解读课标的具体做法。
      一是把握关键词,扩展核心概念。本课在课程标准中属于 “成长中的我”之“学法用法”部分。具体表述为:“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其中关键词是:知道、理解;核心概念是法律。本课教材呈现的是法律的含义、特征(难点)、作用(重点)。二是扩展、剖析行为动词。三是确定行为条件与表现程度。四是叙写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中的规则,说出法律的含义;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视频,复述法律的特征;在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法律的作用。
      
      三、细化后课标的落实
      
      课标解读的成果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课标解读的效果。如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有效突破,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练习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等。通过达标,进一步验证教师对课标把握与实施的情况,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
      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落实细化后的课标的。在讲解法律的含义时,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规则,并对这些进行规则分类。其次让学生思考假如生活中没有这些规则,将会怎么样?然后小组合作填写课本表格。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锻炼了交流能力,通过体验与感悟,使学生明白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为了巩固对法律三个特征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安排了一些视频案例,如高晓松醉驾案、药家鑫案,及全国人大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的资料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热点相联系,突出政治学科的特点。
      但在落实第三个学习目标即法律的作用时,刚开始针对材料问题设计不够具体,如你怎样看待高晓松的行为?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问题的设计又太大、太空,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一度陷入沉闷,教学效果不太令人满意。经过反思,对这一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具体如:高晓松受到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如果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无法可依,情况会怎样?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引起学生心灵的碰撞,在反思和交流中,感悟到法律不仅对我们有约束作用,更对我们有保护作用,是我们的守护神。应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总的来说,这节课基本完成了学习目标。联系时政热点、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情境,体现学习生活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细化课标的反思
      
      收获:细化后的目标表面上只是多了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实际上行为动词的选择,条件的铺设,程度的梯度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智慧的考验。清晰、具体、可测量、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指导了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细化中笔者学会了换位思考,细化要求我们“先做学生”,想学生所想,取材要源于学生生活,条件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了知识的完整性,讲课时有时需要整合教材,有时需要打破顺序,有时需要跨学科的知识。
      困惑: 细化目标时,对于行为动词选择(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度的把握,往往需要太多的能力与智慧。
      总之,细化课标就是用心细化课堂,提高效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
      (作者单位:郑州七中)

    推荐访问:细化 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 反思 解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