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我国民主实现的路径:从有限参与到渐进民主

    时间:2021-04-05 20:03: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公众参与即公民参与是不同民主制度下的一个共同话题,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恒定模式。公众参与程度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渐进式发展的模式决定了民主参与的中西方差异,本文认为,目前,渐进民主将成为当下中国实现民主的客观需要和模式选择。
      关键词:公众参与;有限参与;渐进民主;民主实现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2)10—0091—04
      收稿日期:2012—07—20
      作者简介:李会勋(1980—),男,山东单县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现成的民主理论或制度可以作为理想的方案通行世界。真正的民主不应该崇拜任何绝对的真理,它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程而不是一项已经完成的工程。如何找到合理的民主制度安排,恐怕是一个需要人类永远不断继承、创建和超越的过程。就像达尔所言,“探寻恰当的民主理论将是一个永远进行的长征”。[1]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表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现代政治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赋予了公民参与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即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协商、讨论对于民主之实现具有实质性意义。
      一、有限参与
      日本学者蒲岛郁夫指出:“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政治的历史是企图抑制政治参与的政府同谋求政治参与的公民之间纠缠不休的历史”。[2](p6)公民参与向来与政治制度联系甚密,政党或政治纲领意义上的宣示是公众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根据,即便某些法律赋予了公民参与权,但权利实现仍因缺乏参与机制和相关路径使权利的实现付诸阙如。①学者们正在探索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体现了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的时代特征。即公民参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哈贝马斯认为,民主的形成过程是商谈和交往,弥补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选举民主的不足。虽然商议民主理论的提出背景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对我国的民主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可否认,在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某些领域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方式仍侵染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政府与公民之关系在秩序行政向社会行政的转变下挣脱经济性管制下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而更多表现为互动、沟通、合作之状态,公民权与行政权对立之视角势必不能有效解释、规范社会性控制。”[3]有限参与不是限制一部分参与,不是限制民主,而是一部分人的“能而不愿”。此种情况分为,一是具有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人想参与民主并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因缺乏政治热情而出现不合作的情况;二是有一部分人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却因为制度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其不愿参与。与此相对应的是民主参与的“愿而不能”,此种情况属根本不能,即虽能参与但与参与效果相背离。在工业社会,政治领域的核心原则是在代议制民主(政党、议会等)中的公民参与,政治权力的运用遵循着合法性原则和权力与统治只有被统治者的同意才能实施的原则。政府对公民参与的回应性较弱以及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狭隘与渠道堵塞。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制约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安德鲁·内森在对《中国的民主》的研究中认为,中国的民主不能使公民影响政府,因为“整个参与组织的网络是按特定目的设计和运行的。”用内森的话说,中国的民主是“没有影响的参与”。[4](p222)我们的传统认识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在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行使直接民主权,依法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保守,公民参与技巧缺乏,公民参与信息得不到反馈的情形。
      二、渐进民主
      行政官员对民主的理解与普通公民存在差异。前者对公众参与抱有戒备之心,而公众对团体生活或者组织生活不习惯,不遵守既定的组织规则或者民主路径。许多选民在地方干部的强迫之下参与选举常见诸报端,导致选民将基础选举看成是“一种拿报酬的休息”。选民普遍的冷漠和委托投票的泛滥表明部分选民缺乏热情,①但没有法律能够改变选民对政治参与和投票重要性的认识。
      从萨谬尔·亨庭顿和拉里·戴蒙德的观点来看,中国刚刚进入“转型期”,离一种“选举民主国家”还有数年,而距离“自由民主国家”可能还有几十年。”[5]约瑟夫·熊彼特所确定的“完全民主所必备的一些要素在中国并不存在。”他认为民主的首要标准是自由而公正的选举,无论是表面上还是实质上。[6](p136)就民主的本质而言,民主所解决的是利益分配问题。在广东“乌坎事件”中,某些基层政府对事件的戒备和绝对控制,很好地说明了某些直接选举尚处于某些团体的控制之中。其带来的一个危害是,即便基层民主选举也难以萌生出民主的嫩芽。在有关人事任免的民主程序中,某些提名程序尚缺乏民主化的程式,缺乏竞争,致使选民普遍冷漠。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对民主还存有较强的戒备和抵制心理。
      三、渐进民主下有限参与的合理性
      萨维尼说:“一切法律本来就是从风俗与舆论而不是从法理学形成的,这表明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深层次文化观念的外化形式,是文化秩序重要的组成部分。”[7]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是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通过试点和微调进行体制改进和过渡。这种改革方式的优点是,政府比较容易控制改革进程,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性、积极性结合起来,通过试错及总结经验和教训,校正改革的步骤,使改革在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从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住房体制调整甚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扩展和推进,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户籍体制、单位体制、立法体制、基层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改革都在不断地进行。[8]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取得的较大成就,一些人容易产生这样的认识,即没有民主也可以发展经济,没有民主也可以过得更好。他们认为,民主不是生活的全部,民主的推行需要凭借超强的集权和汇聚资源的能力,此种认识已成为渐进式民主得以推行的依据。

    推荐访问:民主 渐进 路径 参与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