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浅析学生同伴交往背后的德育价值

    时间:2021-03-26 00:08: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同伴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伴交往方式与态度往往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同伴交往“功利化”日益明显。文章从交往意识、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交往目的这四个维度進行分析,洞察学生同伴交往背后的德育价值,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提出相关对策,期望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切磋。
      【关键词】学生群体;同伴交往;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1-0049-03
      【作者简介】杨靓,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二级教师。
      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帮助他人、诚信待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性之根本在于德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组成,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小学生的德性是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发展形成,又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学生在同伴交往中践行规范、完善德性,发挥德性的群体效应。
      学生同伴交往的背后体现了德育的价值与意义,良性的同伴交往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性的养成,帮助学生收获幸福感。当然,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如果引导不当,甚至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同伴交往中的“不和谐”音符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生活环境多为独门独院,缺少玩伴,放假常常一人在家看电视或玩电脑,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家长急功近利思想浓烈,学生也学会趋利避害,带着功利的目的与同伴交往等。于是,学生在同伴交往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1.交往方式——“自我封闭”型。
      课间,学生们三五成群,打打闹闹是我们最常见的现象;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看书,不言不语也比比皆是。这部分学生不愿融入集体,即使被其他同学强行拉入,常常也是冷眼旁观,拒绝参与。笔者通过与这部分学生交流发现,他们不愿意融入集体的原因大致分为如下几种:(1)性情冷漠,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2)缺乏同伴,在与同伴交往中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矛盾常常不知所措;(3)缺乏自信,觉得别人可能不会和自己玩,或者曾经在同伴交往中失败过,不愿再尝试。
      2.交往意识——“自我中心”型。
      我在日常观察中,发现班级总会存在一些过于“自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优异,他们的口头禅常常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啊?”“我和你们不是一类,因为你们太笨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从来不顾及其他同学的感受,也不考虑老师上课的进度,知道答案便脱口而出,从不给别人思考的时间。他们在课后与同伴交往时,表现为只考虑自身利益得失。如打扫卫生,他们不愿参加,认为有这个时间不如自己看书,苦活累活适合比自己成绩“差”的同伴去做。久而久之,同伴们都不愿意和他们玩。
      3.交往行为——“自我膨胀”型。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在同伴交往中还存在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容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看到别人穿得比自己漂亮他嫉妒,言语上就会对别人进行挖苦、讽刺;看到别人被老师表扬或重用他嫉妒,背后诬陷别人,称别人是“马屁精”;看到别人考得比自己好,便诋毁他人说是考试作弊。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红眼病”,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4.交往目的——“急功近利”型。
      小学生虽单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功利性越发明显。在小学生日常同伴交往中,主要表现为:(1)以利相交。这些学生的家长比较势利,受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孩子也喜欢和对自己“有用”的同伴交往。(2)以钱相交。这些学生喜欢和家庭富裕的同伴玩,他们认为和这些人在一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花钱雇同学帮他写作业、买答案。(3)以权相交。这些学生喜欢巴结班干部,买点零食贿赂班干部,期待班干部在老师面前多表扬他或给他多加分;有的学生则请同学吃饭,拉拢同伴为他投票以便成功当选班干部。
      二、“德育”融入“交往”,奏响“和谐”乐章
      同伴交往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无疑不利于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不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应将“德育”融入“交往”,教会学生学会交往,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内在品德,充分彰显品德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在健康的同伴交往中提高道德品质,提升德性水平。
      1.学会尊重。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尊重、学会聆听。同伴交往需要交流,交流是个双向甚至多向的过程。光听不说、光说不听都无法实现交流的目的。同伴之间只有尊重彼此、信任彼此才能敞开心扉,实现无障碍交流。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同伴之间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家庭的贫富、外貌的美丑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或低人一头。再次,每一位同伴都是有自尊心的,若同伴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我们不能讽刺挖苦,应考虑同伴的感受,委婉指出。最后,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我们应有一颗包容的心,每个人性格不一,切不可一言不合就恶语中伤、拳脚相加。
      五年级小徐同学在市里上学,父母在下面乡镇开店,一直以来都是小徐的奶奶照顾他,为他洗衣做饭。父母为了弥补无法在身边照顾他的缺憾,常常给他很多零花钱。小徐成绩不佳,成天将心思花在买玩具、吃零食上,在校期间常与同伴产生冲突。时间长了,他成为同伴眼中的“差生”,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交往。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级开展了“尊重同伴、礼貌待人”的主题班队课,引导班级学生不可因为小徐同学习惯不好就瞧不起他、排挤他,大家应该要尊重他、帮助他。同时,我也教育小徐要讲文明、懂礼貌,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定,并鼓励他多与行为习惯好的同伴在一起玩,向他人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我发现小徐在与班级同伴交往时进步显著,不再出现随便骂人的现象,自己的交际圈也越来越大,班级很多学生乐于与他交往,与他成了好朋友。

    推荐访问:浅析 德育 同伴 交往 价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