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陕甘边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经验及现实启示

    时间:2021-03-24 12:02: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工作经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加强作风建设,提升群众认同。从中总结出对当代的启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拓宽群众思想工作途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群关系。
      【关键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启示
      土地革命后期,南方革命根据地相继沦陷,中国革命陷入低潮,北方共产党在历经无数次武装起义失败之后,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为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从南转向北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革命环境的恶劣,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先后经历了以寺村原为中心、以照金为中心、以南梁为中心的三个阶段,在这些革命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和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了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同时在群众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党开展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经验
      毛泽东指出革命要得以胜利就必须依靠群众,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在革命政府周围团结起来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1]
      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的过程中,革命环境恶劣,但共产党始终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才使得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1、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在革命根据地开辟时期,陕甘边地区“因为交通的不便,文化的落后,大革命的影响非常微弱或者根本没有,苏维埃运动的影响自然更是听不着的”,[2]因此共产党员们召开群众大会、演讲会、张贴标语,宣传革命形势、党的革命宗旨;共产党员更是挨家挨户的做群众工作;根据地兴办学校、开展“列宁文化运动”、创办《布尔什维克的生活》和《红色西北》等刊物来宣扬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宣传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消解群众对红军的误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意识。在积极的宣传动员之下,群众相继成立了农会、贫农团、抗租团、赤卫队等多种群众组织,这些群众组织不但扩大革命力量,还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扩大了革命的影响范围,拉近了党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不少群众一得知敌人方面的消息就给红军送来,一有机会就支持革命。“当时,国民党军打仗,总拉老百姓用毛驴驮子弹、粮草。我们在前面和敌人一开火,老百姓就拉着牲口朝后跑,送给红军。”[3] 1933年红二十六军因“左”倾南下作战失败,幸得群众的掩护,刘志丹、王世泰等指挥员才得以安全回到陕甘边,正是依靠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陕甘边政权才得以保存和发展。
      2、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
      在创建和建设陕甘边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
      一是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求。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要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开展土地革命。1932年2月,陕甘游击队成立,中共陕西省委在《关于红军陕甘游击队的决议》中指出“立即执行土地革命任务。在游击区内,马上没收豪绅、地主、寺院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绝对不能有丝毫的迟疑犹豫。”[4] 1933年4月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就依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土地法令,对土地进行分配。委员会还下令:废除一切地主佃租和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新生政权参照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精神和总结陕甘边根据地两年多的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陕甘边实际情况的《土地决议案》,实施了一系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土地政策,在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土地革命的开展,让广大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们积极生产,享受革命带来的果实。同时为了保住革命果实,边区人民掀起了“扩红”热潮,人口只有1万的新正县青年参军就达1000多人,华池县几乎所有的青年都参加了革命队伍。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革命队伍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到1934年底,红二十六军发展到2000多人,红军游击队扩大到3000多人、赤卫队军发展到4000多人。这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二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陕甘边政府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力求解决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陕甘边政府总结之前经验并结合陕甘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很多为群众谋福利的政策措施。土地政策方面:陕甘边区地广人稀,但可以耕种的川地少,对此苏维埃政府确立了只分川地不分山地、中心地区分土地,边境地区则不分等8条土地分配原则。同时考虑到农民光有地还不行,还给分配苗、种子等生产资源。经济建设方面:为改善边区群众生活,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在深入调查之后,政府设立集市,成立牧场、发行“苏票”,建立流动仓库,各家各户进行粮食储藏。文化教育方面:为了让群众易于接受文化知识,习仲勋提出:“不能抄袭一套旧的教学方法,必须学用一致。群众做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不仅群众有兴趣,容易学,并且能够学一下就会用,长期不忘。”[5]对此教学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受乡村儿童欢迎。现在南梁地区一些老人还能清楚地记得政治教材上开头两句:“马克思、恩格斯世界革命两导师”;针对当时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开设应用课、珠算課、自然课等;针对群众的不同需求,教学组织形式也各种各样,如大忙不学、小忙少学、农闲多学、雨天雪天集中学习以及冬学的学习方法。细微之处见真情,中国共产党正是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考虑,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细微之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才创建了党爱民、民爱党的群众氛围。

    推荐访问:工作经验 根据地 启示 群众 现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