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大道至简,创新为本

    时间:2021-01-31 20:08: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作为农业大国,创新农业科技,打造绿色健康的现代化农业成为当代科研工作者的最大目标。
      他,是一个因强烈“饥饿感”而投身农业的人;他,是一个对土地爱得深沉,视土地为生命的人;他,更是一个在喧嚣时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智者。为了破解我国农业生态持续恶化,化肥副作用及环境破坏愈发凸显的世界性难题,实现自己的绿色农业梦,他慎思笃行,开拓创新,用坦荡的情怀实现着对科学和真理的追逐。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教授刘存寿。
      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业大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庄稼要好,肥料要饱”“春肥满筐,秋谷满仓”等谚语生动地描述了自古农家就认识到土壤培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矿物质营养理论”为化肥施用和化肥工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作物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和施用时期的延长,化肥的副作用日益突出,化肥效益下降、土壤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作物抗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愈加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将会威胁人类生存。但身为植物营养学博士的刘存寿,在大半生的研究生涯中,并没有像本领域其他专家那样把研究的方向聚焦在植物本身,而是从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入手,通过理清关系链之间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从而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提出了全营养有机营养学说,打破了在世界化肥工业统治170多年的李比希矿物质营养学说,开拓了农作物施肥的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在本专业领域形成颠覆性的影响力,而且对全球资源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优化起到跨时代的作用。
      理念创新,视角独到,道法自然寻根本
      刘存寿为何要投身农业?具体原因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经历饥荒和“文革”动乱的他,因潜藏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饥饿”感而考取了中专院校的农学专业,只为实现人人吃饱饭的朴素理想。尽管毕业被分配到一个不错的单位,但在工作中总是感觉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于是工作之余他继续读书学习,并顺利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工作几年后,他再次选择读书深造,并考取高级植物生理学博士学位。
      正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刘存寿形成了广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他在看待植物学研究的时候,会从植物全生命周期出发,对农业发展的整个体系进行思考,还会研究化学物质对植物的影响效应。“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發展农业生产的模式跟美国比较相似,都是以追求高产为主,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这种行为导致了土壤和海水的污染。”刘存寿经翻阅大量国外期刊,充分研究了美国的相关发展和研究案例,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根据研究的案例,刘存寿开始思考:为什么人类农业文明发展了上千年,但是没有出现土壤污染的问题,而且我们食用的蔬果等食物也保持了原汁原味,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却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施用化学农药和施用有机肥料这两种情况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区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崇尚哲学思想的刘存寿决定展开研究,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尽管在研究经费极度紧张的时代,也丝毫阻挡不了他的科研热情,他决然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来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就这样,他在对有机全营养肥的研究和实验中苦心坚守了二十多年。
      理论创新,顺应自然,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科交叉融合、利用现代分析方法是刘存寿博士取得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为了理清现代农业生态和原始植物生态,从1996年起,刘存寿团队从“未被人类化学工业污染的原始森林”自然土壤入手,先后进行了森林土壤转化过程、土壤中矿物元素种类比例及其与植物吸收的关系、土壤矿物元素赋存的化学形态及其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土壤水溶性腐殖酸的物质组成及其与植物营养的关系、自然植物营养原理的人工模拟与缺点改进等系统性研究。
      为了明确土壤中水溶性腐殖酸的植物营养功能来源,刘存寿组织植物营养、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和仪器分析专家们开始了联合攻关,他们用了两年时间首次完成了土壤水溶性腐殖酸物质组成测定工作,这不仅为有机肥料能够增强植物抗性(抗旱、抗寒、抗病、抗虫)找到了物质实证,也为德国化学家范泰耶尔的腐殖质营养理论和我国植物生理与植物营养学家孙羲的有机—无机营养理论提供了依据。他们从水溶性腐殖酸中测定到约2000余种有机物质,按照这些物质的植物生理作用可将其划分为七大类;同时,他们还测定到其中含有38种矿物元素。借用中药配位化学研究方法,他们证明了水溶性腐殖酸中所有矿物元素均以有机配位态和无机离子态两种化学形态存在。
      接着,刘存寿及其团队进行了土壤培养和植物测定验证。结果表明,向土壤添加天然有机物培养至腐殖化完成后,土壤水溶性腐殖酸有机成分种类、矿物元素种类和矿物元素化学形态与自然森林土壤完全一致;新鲜植物叶片中矿物元素种类及其化学形态与水溶性腐殖酸中元素种类和化学形态完全一致。
      针对水溶性腐殖酸有机成分、矿物元素种类和矿物元素的有机配位化合物对植物营养的影响,该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可以直接吸收不同结构的有机小分子;某些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很强的植物生理作用;水溶性腐殖酸能够与外源无机铵态氮、磷、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以不同机理影响矿物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推荐访问:为本 大道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