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同仁堂历史沉淀的国粹

    时间:2021-01-22 12:04: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医药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内在的精髓,被誉为中国国粹之一,但多年以来,随着现代化洪流的冲击,在整个医药服务体系中,中药一直沿袭化学药体系进行申报,缺乏自己的评价与审核体系,其地位和作用也日渐边缘化。
      就中药本身来说,一方面它必然受制于中医的发展,所谓的“废医存药”已被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另一方面,中药理论和应用均来源子中华文明的总结和提炼,这是一个与西方科学文明大不相同的体系,如果一味照搬、模仿西药的研制、生产方式,中药也必然丧失其内在优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和实施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揭开了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医疗改革神秘面纱的一角。
      未来的中医药在国内、国际市场会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永铃女士。
      丁总向记者介绍,国内向来以在农村发挥“简、便、廉、验”作用的中医药,近年来存在着被严重边缘化的问题,甚至导致其在农村健康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被严重削弱,也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农村,民间中医师申请医师执照困难,许多老中医和农村的偏方、验方、单方以及许多宝贵的经验正在失传;县级中医院发展明显落后于综合医院,中医院的阵地正在缩小。
      
      在解决以上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中医的根本属性。中医学从学科的属性上讲,属于自然科学当中应用科学的范畴。但是由于其在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使中医药带有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换句话说,中医学有着自己一整套对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至于临床分科的独立的看法,是一种不同于现代医学、独立的,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
      丁永铃说:“中医药延传至今,保留下来的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精髓,是中国的国粹。”
      有人说,中药现代化、科学化,某种程度上是对它的破坏,但是如果裹足不前又无法适应与世界接轨的发展势头。于是,一场传统中医药何去何从的辩论引起了感同身受的百姓们广泛的关注。其实,现代化不一定就是对传统的颠覆,科学发展也不意味着全盘西化,个中差别,全看决策者如何理解。已经在中医药行业奋斗了24今年头的丁永铃有自己的看法,“保住这些传统的东西,让它有新的发展、与时俱进,我觉得这就叫科学发展。我们要保住传统的精华,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一定要在我们手里发扬光大,同时要继续创新,让中医药适应新时代,给它更多发展的空间,不只是得到国人的认可,也要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我们的中医药文化。”
      丁永铃坦言,面对西药市场的强势竞争,中药研发面临很多挑战,但是创新和改良是必须的。“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也要考虑整个外延像是中成药西产及其它相关的医疗,零售各方面的配套自成一体,能给消费者更多的方便。”
      中医药的发展,尤其是海外发展仍旧面临不少难关,例如文化差异,贸易壁垒,还有最为明显的各国对中医药准入标准的不同划分直接影响了中药的国际化发展。对此,丁永铃的看法是,中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有自己的中药标准,应以此作为与其他国家沟通的重要依据,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应该由国家出面,通过政府的声音将它宣传出去。
      截至2007年底,同仁堂集团已经在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27家公司和药店。同仁堂商标已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时,在世界5。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这些海外店铺统一采用名店、名医、名药三位一体“以医带药”的经营模式,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因地制宜”四个字很好的诠释了同仁堂海外发展的策略,丁永铃说:“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种文化的国际之旅。”
      
      作为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其3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演变。历史的沉淀无疑是厚重的,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王,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将“同仁堂”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传承至今。就像丁永铃所说的,“300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自身的精华,它是不可能传承至今的。”
      说道同仁堂的文化精髓,就不能不提“诚信”二字。同仁堂有一味叫“紫雪丹”的药,按史料记载,制造紫雪丹的古配方要求使用“金锅银铲”煎制,对于这一苛刻的要求,多数医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在炮制紫雪丹的过程中就是免了“金锅银铲”这道工序也无人知晓。但同仁堂没有忘记创始人的家训,那就是堂上高悬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从前店后场的作坊式经营到现在拥有10个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同仁堂”三个字在国内中医药市场中,就是品质的保证,老百姓对它的信赖可以说是几代人的口耳相传。但是同仁堂不满足于仅在国内市场发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针对各国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推广中医药文化在这个国家的发展,是同仁堂进入海外市场的杀手锏。
      在中西合璧的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造就了更多选择,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亚洲地区总部设立于此时,同仁堂也看中了这块文化枢纽的大好前景。在第一家位于新加坡唐人街的旗舰店开张之后,选新店址着实费了丁永铃一些心思,“新加坡虽然华人很多,但是多数是接受西方教育,吃西餐长大的,单独的门店可能效果不会太好。”于是他们把新加坡的第二家同仁堂药店开进了政府下属亚历山大医院的后花园。通过与权威医院的合作,同仁堂的中医诊所和药店逐渐得到了前来就诊的当地民众的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丁永铃发现,由于长时间生活在快节奏、高工作量的环境下,新加坡民众普遍心理压力过大,相当数量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引发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而此时中医药对于调节人体神经的优良功效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于是,第三家店铺和新加坡的心理卫生学院合作开办,致力于缓解和调节人们焦虑紧绷的神经。三家药店的开张从不同方面把握住了新加坡人对中医药的需求,想要继续扩展已经不是难事。
      丁永铃和她的海外事业团队尝到了因地制宜的甜头,把金字招牌挂到了地球另一端的澳大利亚。与华人数量众多的东南亚地区相比,在澳洲,除了悉尼有一定数量的华人聚居之外,多数地方仍旧是中华文化的荒漠。从文化入手成了推行中医药唯一的方法,于是在位于悉尼的第一家同仁堂药店进入稳定运营之后,丁永铃大胆的将第二间店铺开到了一座华人文化较少的城市布里斯本。借助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神秘感和猎奇心理,布里斯本的同仁堂药店几乎成了普及中医药知识的博物馆。
      成本是企业运作中需要严格控制的环节,而海外经营对成本的要求就格外严谨,固定资产和产品生产都是硬性指标,只要控制合理,投入了就不会颗粒无收,但是人才培养却是一个难题。为了适应当地环境,工作人员的本地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要想训练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成为一个合格的中药销售人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一个曾经花大力气培养起来的员工离开岗位,之前的投入也就都打了水漂。“所以为了能留住人才,我们会给予表现突出的员工相应的奖励,也会定期举办海外员工培训,在国内我们就有专门的培训部门。”除了抓紧海外人才,对国内一些专业中医药的医疗研究机构,同仁堂国际也有合作的意向,“我们希望能够强强联手,专业机构提供人才,比如专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希望继续发挥余热的退休老中医,然后我们来提供资金和岗位,这样起到双赢的效果。”可以说,同仁堂为中国中医药企业的海外之路摸索出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之路。
      今年,同仁堂投资1.8亿港币在香港大埔工业园内建设的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即将投入生产,这对于同仁堂国药公司立足香港,面向世界的发展策略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为实现海外生产、研发,销售终端整合的目标搭建了坚实的基础。丁永铃表示,2003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是一间投资管理性公司,以香港为桥梁,进行对外投资,开辟新市场、新渠道,建立新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方式及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的海外经营战略。公司负责整个海外市场的布局、规划,管理、公关,以及投资、人员培训等等问题。期望利用香港自身的优势,按照国际标准,主要对国际市场生产研发新型保健品。“我有一个美好的畅想,在未来,国内公司和国际公司资源整合,将会在香港搭建一个大型的平台,对整个国际市场运筹帷幄。”

    推荐访问:同仁 国粹 沉淀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