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黄正襄一家三代“翰林”的传奇故事_翰林

    时间:2020-08-17 07:17: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今年八十七岁高龄的黄正襄先生,人称是当下中国书画界“海归派”大师级领军人物。他与黄永玉被尊称为“二黄”。   黄正襄在自撰的《传略》中,便以一首七言诗开篇:   坎坷半世逐风尘。书画诗文只效颦。
      往事云烟浑似梦。醒看万木尽逢春。
      又在结束时坦言:“总之。我的一生前后生涯判若两人。俗云:‘木生于岗则高,鱼潜于渊则深。’我能获此殊荣,全赖今日之盛世,绝非一己之功……”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前后生涯”是如何“判若两人”的吧。这得先从黄家三代都出“翰林”的传奇说起。周恩来总理说“新社会的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当代翰林”。黄家三代四人,都是新中国的“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彦威、黄正襄父子是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黄正襄的哥哥黄畲和侄子黄均还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呢。如果加上他的叔叔是清末翰林,黄家则是一家三代有五人是“翰林”了!
      
      父亲赶考参加“公车上书”,一家三代是文史馆馆员
      
      黄正襄的祖父黄玉柱,是在福建中举的台湾举人。曾经在广西桂林为官,是著名的台湾籍画家,最擅长画竹。他的父亲黄彦威、叔父黄彦鸿都在台湾考取了举人。
      当时,台湾的举人如果要考进士,就必须到皇城北京参加考试。中举后的黄彦威兄弟便起程赴大陆,乘舟过海、千里迢迢进京赶考。这时,正当清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事件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与抗议,进京赶考的学子更是义愤填膺,黄彦威、黄彦鸿兄弟便参加了康有为组织发起的“公车上书”运动。
      清朝割台之后,台湾许多读书人、士大夫不愿为日寇奴役,便陆续返回大陆的闽、粤原籍。其时,黄彦鸿留京刻苦攻读,考取了进士,在翰林院任编修。黄彦威则出任山西朔州知州,后又转任福建、河南等地知事。民国时期,他在北平任职。最后留京十多年,以教书为生。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总理介绍,黄彦威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浣月斋吟稿》,于1958年辞世,享年九十六岁。
      
      兄长书稿存放在毛主席书房,请耀邦同志派人查找
      
      黄正襄之兄黄畲,字经笙,号纫兰�主。自幼随父从台来京,1941年考入北平国学院,专攻古典诗词及辞赋。毕业后曾先后参加蛰园诗社、瓶花�词社、咫社词社、庚寅词社等社团,与关赓麟、章士钊、叶恭绰、夏仁虎、龙沐勋、张伯驹、王冷斋、黄君坦、肖劳诸社友切磋诗词、相互唱和。
      由于父亲黄彦威早年便与周恩来相识,新中国成立后,又由周总理推荐他在文史研究馆工作,被礼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只有“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当时中央文史研究馆尚未成立。20世纪50年代,黄畲因在外地工作,不便照顾年迈的父亲,他写信给周总理呈述此意,并将本人简历与一部《三海全咏》书稿一同呈送他审阅:根据周总理指示,将黄畲调回北京,并日后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后的第一批馆员。
      黄畲成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后,特将《三海全咏》书稿呈送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看后即将此书稿放置在他的书房中,几经工作人员整理、搬放多次,又因几十年来管理书房的工作人员有所变动,故有“耀邦同志两次派人查找书稿”之事。
      毛主席逝世后,黄畲在整理出版自己的文集时,才想起此书稿已呈送给毛主席了。为此,他特地写信给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胡耀邦同志,请他帮忙找找。耀邦同志为此两次派专人查找,在毛主席书房中历时两天之久,好不容易才找到,并按他的指示,将《三海全咏》书稿复印件仍保留在毛主席书房之中,将书稿原件奉还给作者黄畲。此事成为文化界一大美谈。
      1978年,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重新对外开放时,胡耀邦得知缺少宣传材料,便将《三海全咏》中有关北海公园的资料复印,送给公园管理处以供参考。由此可见,他在政务繁忙之中,却挤出时间阅读了《三海全咏》,并存记于心了。
      《三海全咏》为黄畲二十八岁时所写。当时他住在中南海的流水音,游遍三海无数次,并认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追根溯源地对每处景点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于每一段前面做诗一首为引子,加以导读诠释,增其趣味。旨在为后人了解、研究三海园林之方便,从而将资料汇集一起,写成《三海全咏》。1941年此书稿曾连续在北平报刊上发表。一个甲子之后。在全国政协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大力支持下,《三海全咏》终于出版发行。黄畲于2008年去世,享年九十六岁。
      
      侄子画作收入中学课本,任教中央美院桃李天下
      
      黄均是黄正襄的侄子,这是按辈分而言。其实,当叔叔的黄正襄却比侄子年龄还要小十岁。黄均既是中国著名的大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美院教授,还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巨幅画卷,就是黄均特意创作的。此幅巨画最为周恩来总理看重。此画展出后,即被收入中学课本和历史教材、资料等书籍中。在“文革”以前,他的画作未经中宣部、文化部、中国美协和文物局等有关部门的批准,是绝不允许被携带出境的。
      黄均曾经跟齐白石、陈半丁、秦仲文等大师名家学画,并拜师于徐燕孙、陈少梅、刘凌沧门下。因此,与其家学渊源一脉相承的他,在大师名家指点下,加上自己的勤奋、修养和悟性,他的画作水平突飞猛进,由于他的功底特别扎实,技艺犹为精湛。黄均还是溥心畲的人室弟子,在宁砥中之前,是宁的师兄。今年黄均已是九十七岁的长寿老人了,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为祖国画苑培育栋梁之材,可谓桃李满天下了。
      
      意境“诗画相表里”,风格“中西合璧”
      
      黄正襄1923年生于台湾淡水县,因为长辈酷爱书画,受家庭熏陶,他自幼年便乐此不疲。加之家居淡水,山水相依、海浪帆影、渔歌互答,风景如画。稍长,他拜台湾画家林中明先生为师,立志拓展自己在书画上的潜质与天赋,更加勤奋习画,刻苦钻研。毕竟家风相传,习文弄墨已潜移默化地植入其血脉。
      黄家虽为书画世家,生活却很清苦。父亲不愿他再走绘画之路,就向他讲述了阎立本这个在当时最著名的大画家也要给皇帝跪着作画,受到人格侮辱,阎立本发誓日后不让自己的儿子学画的故事。少年黄正襄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深知学画将无以为生,但是迷恋于丹青的他,依然无法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对绘画如此浓厚的兴趣,也让父亲为之感动了,也就听任他忘情于书画之中了。
      在开蒙恩师林中明先生的谆谆教诲下,黄正襄更加勤学苦练,进步很大,对书画艺术的体悟渐入佳境。终于有一天,恩师对他深情地说道:“中国国画之发祥地乃在祖国大陆,欲有所成,非去寻根访源,方可成就千古大业。”于是他毅然离开台湾来到北京。
      黄正襄1943年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并于1944年考取北京大学,1948年毕业。在京期间,黄正襄由齐白石引荐,拜国画大师胡佩衡为师,专攻山 水。北大毕业后,他定居北京,在新大众出版社当编辑的同时创作连环画,先后出版了《新中国英雄排》等多部连环画册。一次,他去画家刘凌沧先生家拜望,见刘先生的画作透视准确,景物逼真,自感功力太浅。由此认识到艺海无涯,便向出版社申请在职进修,考入北京美专接受严格的素描、水彩画技法等训练,从此他的画技进入了新的阶段。毕业后,他任北师大美术系助教。此时,他以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已步入坦途,而“肃反”运动却以“台湾潜伏特务”之嫌,将他通报全市,开除出教育界,并逮捕入狱。一年后查无实据,无罪释放,调入北京三十二中学任艺术教研室主任。
      他才华出众,曾为天安门国庆游行设计彩排示意图并被采用,所创作《娄山关》画作也被高挂在北京市政府会议大厅。对此,黄正襄自以为已被信任。然而,好景不长,“反右”运动接踵而至,以“历史不清”之嫌,将他下放南口农场劳动。他又不甘寂寞地为南口农场绘制三十六米巨幅的《南口农场鸟瞰图》。总之,能拿起画笔,他就感到高兴、幸福。谁知运动一个紧接一个,“文革”风暴席卷神州,他那幅《娄山关》中毛主席屹立于山顶,背景落日衔山一片红霞,题字为“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竟成为他“诬蔑领袖、反动思台、妄图复辟”的罪证。红卫兵们对他吼叫:“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永远永远不落的红太阳,你竟敢画个‘残阳’,分明是恶毒影射、攻击我们的红司令,今日要你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勒令连续劳动四十八小时,随时接受批斗。当他直面烈日当头,汗流如雨,痛苦不堪时,黄正襄仍不失诙谐,苦吟一首于心中:
      破帽遮颜禾下土,蛇神岂憾越吟苦:
      丹青早悔谬家传,终日斗私摧肺腑。
      然而,更糟的是,在红卫兵抄他家时,发现描笔、白矾、胶水、复印纸等。这难道不是黄正襄的“通敌密写工具”?于是,“证据确凿”,再次将他逮捕入狱。这期间,黄正襄每日除强制劳动、交代罪行外,还要挨批斗、挂牌游街……那年月,时有人绝望跳楼或自缢。黄正襄坦言:“我亦常为所动。然念司马迁语:‘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于是,隐忍苟活,做诗多篇以自嘲而解忧。”
      黄正襄在“文革”浩劫中,历尽坎坷与磨难。他两次入狱、挨无尽批斗、遍体鳞伤,可谓九生一死!
      将书画艺术视为生命的理想追求、豁达的人生观、诙谐乐观的性格,激发起他无比巨大的生存斗志,支撑住他的身体和精神不倒。从监狱假释后,他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每天他在劳动和批斗之后,无论在瓜棚豆架之下,还是在场院地头,抑或是在地震时的防震棚里,他会见缝插针地拿起画笔写生,给老少贫下中农、男女民兵们画素描,不时也画画山村风景、民俗年画等。至今,他还保存着这些珍贵的速写本。在劳动之余,他不忘阅读、不辍笔耕。
      几十年的艰难岁月,让黄正襄笃信“天道酬勤”的古训。在绘画技巧上,他博采众家之长,不囿于门户之见,在绘画理论上,他刻苦钻研古今中外画理,并加以比较而定取舍。他坦言“读书然后方知画,却与匠家总不同”。为此,他以诗的意境作画,又以画的内涵写诗,便“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了。他强调无论作画与写诗,遵循“意在笔先”,应“书画载道”,既有充沛的思想感情。又有深厚的内涵意蕴。也就是说笔墨之下不仅是大自然造化的画面与文字的反映,更是艺术家、作家驾驭下的符号与意象之载体,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而使读者观众也“身临其境”了。这是“大家”而非“匠人”必须达到的境界。
      
      劫后余生画笔迎春添彩,爱我中华君子荣辱与共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9年北京市委为黄正襄平反,恢复名誉。焕发活力的黄正襄不仅迎来了自己生命的“第二个青春”,他为之神迷心醉的绘画事业与诗词创作也迎来了“春华秋实”的收获季节。
      仅举1985年为例,黄正襄的活动能量,实属让人“刮目”了。
      首先,黄正襄于1985年首倡组织“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他担任常务副会长,在毛主席纪念堂受到邓颖超同志的接见和鼓励。随即,应台湾“文教基金会”邀请,他带团赴台北讲学,并在中正纪念堂举行画展。
      黄正襄率团回京后,中央统战部胡德平副部长为之设宴洗尘,北京市委在台基厂礼堂颁发给他“对台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同年,黄正襄与齐白石四子齐良迟先生一起创办了“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他被推举为学院领导兼国画系主任。教授山水画和人物画课程,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治学严谨。他说话和蔼可亲,谦虚幽默,学生们非常爱听他的课,大家评价听他的讲课是“如沐春风”,而“作画育人”堪称楷模。于同年,他撰写齐派国画教材四卷八册,出任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副院长,市高教局批准他“教授”职称,并同时分配他在首都博物馆工作。
      1988年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全国著名书画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挥毫泼墨,纪念周恩来诞辰九十周年。黄正襄在创作丈二巨幅台湾《半屏山》画作时,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颖超同志前来握着他的手说:“特别欢迎您。”同年6月。黄正襄与台湾书画家王遐举、黄均以及著名书画家溥杰、胡絮青、孙菊生等聚会时,他谈到台湾书画界来大陆探亲旅游、寻故访友、交流技艺的同胞很多,何不发起成立海峡书画群众团体,以便与书画同人切磋交流,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办点实事。他的提议得到在场书画家的赞同。启功、官布、秦岭云、任率英、欧阳中石、齐良末等一致相允。连远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书画家侯北人、唐向明等先生,一听到此消息,也来信要求入会呢。之后,黄正襄被推举为“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
      近年,黄正襄巨幅佳作频频问世,并被收藏家和有关部门所收藏。粗略统计有:
      1992年2月,他创作的《长白山》图,作为中共中央赴朝代表团向金日成主席的赠礼,后由毛主席纪念堂转发给他朝鲜的感谢状。
      2001年,黄正襄赴澳门特区举办画展,祝贺澳门特区选出第一任行政长官,并接受了何厚铧先生颁发的奖状。2002年,他参加新华社组织的赴北欧五国艺术交流。于同年,他又参加纪念北京市文史研究馆成立五十周年的《万里江山》的巨幅画作。2003年,他赴马来西亚举办画展,马来西亚总理为开幕式剪彩。2008年,他参加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向奥运会献礼的巨幅画作《锦绘丝簧》的创作。同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在积极捐款的同时,认真完成《峭壁响松涛》、《江岸秋声》用于赈灾书画捐赠。2009年,他又参加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巨幅画作《晴川远岫图》的创作。
      
      责任编辑:谭玉先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