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阿嘎 [阿嘎不是泥土]

    时间:2020-07-13 07:29: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阿嘎”一词的音节之美,常让我想起藏人最常用的口头禅──“哦呀”(表达了“OK”及其衍生的丰富语义)。象形的汉字与拼音的藏语能构成汉藏语系,联接点即在于二者同样富有跌宕多变的音韵之美。
      
      当日影西斜,光润如酥之时,在八廓街区里随便找一间老房子,多半都能顺着陡峭的木梯爬向天台。人们坐在这里喝茶、饮酒、谈天说地。
      老房子的天台都是用阿嘎土打成的,坚实平滑似水泥,却比水泥多了一份弹性和土质的温和,手放在上面,能感觉到气息的游动,这份质感绝非水泥可比。因而阿嘎土打成的地面需要养护,而最好的养护品就是喝剩的酥油茶,老拉萨人习惯顺手把碗里的茶渣泼在地面上。阿嘎土的地面布满微细的气孔,很快将油吸收进去。日久天长,地面磨出光天,黑中透着亮,有着梦幻般的质感,漂亮极了!
      “阿嘎”一词的音节之美,常让我想起藏人最常用的口头禅――“哦呀”(表达了“OK”及其衍生的丰富语义)。象形的汉字与拼音的藏语能构成汉藏语系,联接点即在于二者同样富有跌宕多变的音韵之美。“阿嘎”一词干脆利落,正像一头坠着扁圆形石头的细木杆轻快而有力地夯砸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而这“一头坠着扁圆形石头的细木杆”便是阿嘎一词的本义所指――人们就是使用“阿嘎”这种工具来将阿嘎土夯砸结实的。打阿嘎不仅是劳动,而且是歌舞,乃至成为藏文化中最迷人的歌舞形式之一。
      第一次见到打阿嘎,我就永远迷上了这种劳动的歌舞。八廓街的赤来阿妈自小以来,为许多住宅打过阿嘎,她说,打阿嘎时,不同的工序节奏不一样,所以歌声和舞步也都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先要将干硬的阿嘎土砸碎、砸紧,这时的歌舞称“阿谐”,之后浇上水,需要进一步砸平、砸实,这时的歌舞称“勒姆谐”。阿嘎的歌舞节奏快慢变化很多,形式也多,有情歌、对歌,还有挖苦讽剌的歌。我留驻藏地的四年间,正逢三大寺维修工程实施中,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小昭寺的屋顶维护都采用了传统的阿嘎土工艺,时不时会遇到一队队大叔大婶小伙姑娘们,排成几列,人人手持“阿嘎”,在铺有阿嘎土的地上边砸、边歌、边舞。听起来,有些歌曲竟似听过。那是1996年我在地坛书市淘到四张一套的《世界屋脊的音乐》中,就有好几首阿嘎歌,节奏明快,包括合唱、对歌及和声。在罗布林卡正好听到其中的一支。
      在这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音乐理事会出品的《音乐宇宙――一部音乐史》中国卷录音资料中,除了阿嘎歌外,还收录榨油歌、铲土歌、割青稞歌、打青稞歌、扬场歌,几乎每一种劳动形式都有相应的歌曲。所有录音都是在劳作现场原始录音,听的到咳嗽声、清嗓声和欢声笑语,如临其境。
      此套唱片带给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音乐,它成为我进入藏地的一道门。就像一首歌的歌名“阿嘎不是泥土”所表达的一样,阿嘎可以是音乐和舞蹈、也可以是调情和嬉闹――或者阿嘎干脆就是生活本身。
      唱片《世界屋脊的音乐》中收录了几首好听的儿歌,我在拉萨的朋友土登从小唱着他们长大的。当他从电影《红河谷》中听到借用儿歌《帕日邦结顿啦》的旋律改编的那首女主角在炮堆中唱的《在那草地上》时,土登体会到一种错乱感――新填的歌词和他熟悉的曲调完全不搭调――这让他难以适应。
      真正原汁原味的藏族民间音乐,只存在于草原和山岩之间,非此,绝不能抵达世界屋脊,那里绵延的山体高大、嶙峋,亦如处子般安稳、静谧;江河清粼,然而暗流汹涌;草原青翠辽远,但猛兽暗藏。在草原或山岩间,藏人会唱“天黑后心里难过”(芒康民歌),“唱个山歌好上路” (芒康民歌),会唱“喂,请你回答一声”,或者唱“说完了就走”,因为“三句话(即可)表衷肠”等等,他们的语言必定质朴但情深意长。许多至情的话并非一定要飙高音,也许只需要“哦呀”二字或者“依呀啦”即已足够。
      公元十二世纪时的大智识萨迦班智达在《论乐》中写道:“无论愚昧或丑陋,无论低贱或贫穷,一旦拥有神圣的音乐,就能被人推祟尊敬。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
      多少次,在听过一支敬酒歌即饮一杯酒,听过一支敬酒歌即饮一杯酒后,醉倒在阿嘎土的地面上,想起打阿嘎的人唱着:“阿嘎明亮如镜,唱歌的人传情达意……”

    推荐访问:泥土 阿嘎不是泥土 白泥土是不是稀土 爱情不是在泥土里生长的花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