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汉语趋向动词【现代汉语趋向动词研究概述】

    时间:2020-03-28 07:25: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趋向动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小类。学界主要从性质、范围、句法功能、语义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关键词:趋向动词 性质 范围 句法功能 语义功能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相对封闭的动词小类。趋向动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高,其语义功能及句法特点也相当复杂,所以在词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20年代起,汉语学界就开始对趋向动词进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趋向动词的性质、范围、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趋向动词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述。
      二、趋向动词的性质
      关于趋向动词的性质语法学界持有不同的认识。黎锦熙(1924)的《新著国语文法》、太田辰夫(1958)的《中国语历史文法》把它们归为“助动词”。吕叔湘(1942)的《中国文法要略》、陆志韦(1956)的《北京话单音词词汇》却把它们归为“副词”。陆宗达、俞敏(1954)的《现代汉语语法(上)》认为趋向动词是动词词尾,符合词尾的四个条件,所以归为“词尾”。张志公主编(1959)的《汉语知识》、丁声树等(1961)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它们作为动词的附类,称作“趋向动词”。张静(1961)的《谈汉语副词的范围》则归为“词素”,陆志韦(1964)的《汉语的构词法》也持这种观点。房玉清(1981)的《助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徐静茜(1983)的《“趋向动词”应归属何种词类?》认为趋向动词符合“轻读”和“粘附”两大特征,应看成是“动态助词”。刘叔新(1981)的《关于助词的性质和类别问题》把“起来、下来、下去、起、来、去、过来、过去”看作“形态词”。赵元任(1979)的《汉语口语语法》、王力(1985)的《中国现代语法》、陈昌来(1994)的《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刘月华主编(1998)的《趋向补语通释》认为趋向动词具有“多重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趋向动词的性质多半和它所表示的意义有关。趋向动词主要是从语义的角度来命名的。然而,语义本身是一个相当模糊、抽象、包容性较大的概念,所以我们认为不应该把“趋向”意义理解得过于实在、过于狭窄。“趋向”不仅表示人或事物在空间上位移的方向,而且还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状态的开始、持续等等。可见,这种种“趋向”意义实际上表现了其语义从空间领域到时间领域的转变,涵盖了趋向动词由实到虚的用法。尽管趋向动词的“趋向”有实在的趋向意义、虚化的趋向意义等多种理解,但其各种意义、用法之间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关系。因此,我们比较同意趋向动词的“多重性”的说法,把趋向动词看作能够表达各种“趋向”意义的动词。
      三、趋向动词的范围
      由于语法学界历来对趋向动词性质的认识有分歧,各家所界定的趋向动词范围也不一致,如:张志公主编(1959)的《汉语知识》、丁声树等(1961)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认为趋向动词有23个,赵元任(1979)的《汉语口语语法》却认为有26个,朱德熙(1982)的《语法讲义》认为有24个,刘月华主编(1998)的《趋向补语通释》则认为趋向动词有28个等,分歧主要集中在对“起去、拢、拢来、开、开来、开去、到、到……来、到……去”的认同上。
      然而,“起去”只存在于一些方言里,普通话中并不存在;“拢、拢来”带有吴语的方言色彩;“到”在语义上不表示起点和续段、不表示位移、又不表示针对说话者或动作者的任何趋向关系,在性质上它与“奔、往、向”等词有更多的一致性,把“到”看为动词兼介词较为合理;“开、开来、开去”在表义上与其他成员有明显区别,不能归入趋向动词。因此,我们认为趋向动词只有22个,包括“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等9个简单趋向动词和“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等13个复合趋向动词。
      四、趋向动词的句法功能
      目前,语法学界对趋向动词的句法功能还有一些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简单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既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补语,如:丁声树(1961)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黄伯荣和廖序东(1991)的《现代汉语》、丁崇明(2009)的《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第二种观点认为简单趋向动词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补语,复合趋向动词只能作补语,不能单独作谓语,如:朱德熙(1982)的《语法讲义》、李临定(1989)的《现代汉语动词》、刘月华(1998)的《趋向补语通释》、周一民(1999)的《汉语趋向动词规范谈》。可见,分歧主要集中在合成趋向动词是否能独立充当谓语。
      以“上来、上去”和“拿来、拿去”为例,它们之间可以加上表可能的“不/得”以及宾语(如:上不去、上得来、上屋顶去、拿得去、拿不来、拿面包去),因而它们的组合性质应该是相同的。如果把“拿来、拿去”分析为“动趋组合”,那也应该把“上来、上去”分析为“动趋组合”,只是后者的“动”是趋向动词(李临定,1989)。因而,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认为复合趋向动词没有作谓语的功能,只有作补语的功能。
      五、趋向动词的语义功能
      趋向动词有何种语义功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之前,学术界笼统地认为趋向动词表示“实趋向”和“虚趋向”两种意义,如:张志公(1959)的《汉语知识》、赵遵礼(1983)的《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分析》认为趋向动词有时表示趋向,有时也可以不表示实在的趋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趋向动词有三种语法意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状态意义,如:陈昌来(1994)的《论动后趋向动词的性质――兼谈趋向动词研究的方法》、刘月华(1998)的《趋向补语通释》。此外,学者们还对这三方面的语义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较为具体详尽的论述。
      居红(1992)在《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中认为不应把“来”“去”的立足点复杂化。其观点主要是:
      1.对“说话人”的理解不能太狭窄。无论说话还是写作,也无论是对话、自言自语还是心理活动,都必然毫不例外地存在一个“说话人”。叙事作品的作家也是“说话人”。2.对“说话人立足点”的理解不能太狭窄。所谓说话人的位置或立足点,有时是指说话人的客观地理位置有时指说话人的主观心理位置。因此在没有任何语境或上下文提示时,各种语言活动中的说话人确定用“来”还是“去”,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自主性。
      齐沪扬(2000)在《现代汉语短语》中把结果功能分为基本结果功能和非基本结果功能两种。齐沪扬还对趋向短语的非基本结果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这种非基本结果功能常常以可能式的形式出现,有的只可能以可能式表示。具有非基本结果功能的趋向短语要比具有基本结果功能的少。
      刘月华(1998)的《趋向补语通释》认为,状态意义是比结果意义更为虚化的意义。它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与空间无关。只有“起”组和“上”“上来”“下”组具有状态意义。状态意义分为“表示进入新状态”和“表示已进行的动作或已存在的状态继续”。并且,她还考察到表状态意义的可以与形容词组合,表示开始出现某种状态。
      六、结语
      不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现代汉语趋向动词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也依然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就趋向动词的范围、句法功能而言,学者们的看法还没达成一致,所以需要对趋向动词进行规范,这是学者们今后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昌来.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1994,(2).
      [2]居红.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2,(4).
      [3]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齐沪扬.现代汉语短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徐静茜.“趋向动词”应归属何种词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2).
      [7]张志公.汉语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8]周一民.汉语趋向动词规范谈[J].语文建设,1999,(3).
      [9]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刘汉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越南 胡志明市银行大学外语系)

    推荐访问:现代汉语 动词 趋向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研究概述 汉语趋向动词 现代汉语趋向动词语义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