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人格自主性的缺失|自主性缺失的后果

    时间:2020-03-14 07:18: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千百年来,以《论语》、《礼记》等篇章为载体的的儒家学说被当作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成为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体系的基石。儒学创始人孔子为改变社会现状而提出的理论,涵盖政治、文化、道德、教育、艺术等诸多方面,至今仍保有认识与实践价值。与儒学相对,西方哲学成体系的构建始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的观念对于西方后世价值取向、文化精神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源头性影响。本文试以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思想为契口,分析儒家学说有关道德理想和人格建塑的理论,对比西方以苏格拉底“知识即善”的主张为根源的哲学伦理观,探究自主型人格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缺失。
       【关键词】 克己复礼;知识即善;人格;道德;自主性
      
       引言:
       大部分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以完善内在人格为纲要的一套范畴体系。孔子通过对“仁”这一概念的多重诠释一以贯之,表达了“人能弘道”的观点和“天下归仁”的理想追求。认识何为“克己复礼”是了解其思想的第一步,而对比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善”则是从侧面体会孔子思想的实质内涵。通过对比发现,孔子对理想型人格的认识有其超越时代的价值,也有明显的不足,尤其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上体现出过分的主观先验性,在面对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时也限于眼光狭隘和观念滞后,由此导致了人格的自主性在传统社会长达两千余年的匮乏。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观点:对“克己复礼”的理解和归纳;对“人的本质即人”的认识和评价;对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
       一、 对“克己复礼”的理解和归纳
       “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是说颜渊向孔子请教“仁”(“问仁”在此理解为“仁”是什么或如何达到“仁”均可),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并说有朝一日若人人都做到了“克己复礼”,则可到达理想的境界,随后他阐述了怎样“克己复礼”,即凡是不符合礼仪的事物都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不去做。关于这段话的理解,重点在对“克己复礼”的释义上。首先“克”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意思,一为“克制”,一为“战胜”,因此这里的“克己”既可解释为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是战胜自己,这两个解释也并没有大的出入。但“复礼”二字则历来有所争议。“礼”作为孔子频频提及且尤其重视的一个概念,包含了丰富的意义。它的本义是法制、制度,但在《论语》中被孔子上升到了人格标尺、道德规范、政治寄望等哲学范畴。林语堂认为“从狭义上看,这个词的意思是‘典礼’,也是‘礼节’,但从广义上看,其含义只是‘礼貌’;在最高的哲学意义上看,则是理想的社会秩序,万事万物各得其宜。” ①由此导致了对“复礼”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克己复礼”之所以在社会变革年代倍受争议,例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过猛烈抨击和彻底批判,也正因为将“复礼”解释成了恢复周礼甚至复辟奴隶制。而若不作此解,则仅仅是指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
       将“克己复礼”解释为对西周礼法制度的恢复并非牵强附会,孔子在《论语》多个章节中都曾表达过对西周礼制的肯定、尊崇以至于捍卫。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之叹出现在孔子谈论季康子的私家庭院中舞蹈序列破坏了定规时,颇有愤慨和痛惜之情。反对者认为孔子在此所言“复礼”与政治问题毫无关系,不是提倡复辟周礼、制度倒退,而仅仅是对于“颜渊问仁”这一有关道德修养问题的回答。但照此解释,其后所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则得不到合适的解答了,凡“天下归仁”之语一出,必与孔子终身倡导的“道”有关联,而“道”则正是孔子全部政治理想的总结。笔者认为“仁”的核心理念即政治理想,其涵盖的人格修养、社会道德、文化艺术等一切理想,均为最终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因此,即使将“克己复礼”单纯理解为使个人言行符合礼仪,也仍然是为“天下归仁”而服务。在此基础上,其落后性不可避免。由于对西周礼制的过分推崇,对即将被历史洪流冲垮的社会制度的留恋,孔子对正在自发调整的新型社会结构、崭新生产方式和变化中的礼制,选择了单一的抗拒。
       但是“克己复礼”的意义,在于对理想人格的形成和确立有了具体的规范,对日后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克己”的意识从此扎根于读书人的脑海,而如何“克己”更成为读书人修己安人的首要思考内容。《论语・季氏》中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一类对君子言行品性的规定或阐述非常多,而这均可作为孔子对如何“克己”的详细解释。因此一个人要做到“克己”,需要多方面的积累、培养和认知。懂得“克己”并躬身践行,是对“礼”的恢复,对“道”的弘扬,对“知”的诠释,对“义”的体现,一言以蔽之是对“仁”的身体力行。因此,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克己复礼”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对个人修养的促成上。孔子的政治理想停留在了两千年前,而后世却因为根深蒂固的“克己”传统延伸出极具普世意义的道德观。如臣之忠、子之孝、家之和、民之安。
       据此,儒家学说在理论上明确了个人意志以集体为重心的原则。因此个人欲望和个体行为必须服从社会规范,这是传统人格缺乏自主精神的根由。
       二、 对“人的本质即人”的认识和评价
       “人的本质即人”是对儒家思想人性论的精要概括。“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②孔子思想的最终指向虽然是政治抱负,但他选择的理论落脚点却是个体的人。不仅是人自身,从内在自省发展到外在与人相处,包括父子、师生、邻里以至君臣,形成了近乎完备的人际关系论。为什么说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道理正在于此,它是基于人本主义、围绕着人及其周边环境而构建的理论,意在引导人如何去认识并融入社会,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对外界产生影响,从而实现齐家、治国以至平天下的宏大理想。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句诗是儒家思想重人本价值的体现。然而重人本价值的另一方面,即是对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漠视,对客观事物实质意义的忽略和逻辑理论的欠缺。它导致的结果是盲目信赖主观道德的力量,对超越自身的一切未知缺乏探索的激情和学以致用的智慧。关于这一点,依然要通过对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和“礼”的解读来探讨。
       其一,孔子对“仁”与“礼”的提倡具有对象的选择,他并不认为“仁”与“礼”适用于所有人,因此“仁”与“礼”只能靠社会的上流阶层,即皇族、贵族与士大夫来践行。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再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这一典故的由来,无不说明在孔子看来“成仁”是君子的事情,与平民百姓无关,这就使其伦理说遭遇“不平等”的人道主义盲点和“有限制有区分”的求知领域的尴尬。“人道”非所有人之道,“求知”非求所有之知,这种自我定位的局限导致儒家思想受到根本上的束缚,而缺乏道家思想的空灵肆意、深入性灵。
       其二,孔子哲学思想的唯心倾向。在人格养成方面,孔子强调了道德的自律,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他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上,从而没有认识到道德的规律,即受一定的经济关系所规定,从而使他提出的“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均具有主观任意性。③而这种论理方法对中国人认识、归纳问题的思考模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说,及至鲁迅所批判的“阿Q精神”,也根源于这种精神上的自慰。
       其三,“人格”概念的世俗化和宽泛化。冯友兰先生指出,“礼”和“仁”的统一才构成完整的人格。儒家对人格的强调,甚至可与西方“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并举为“人格就是力量”。但此处的人格,从来都是指“众人之格”,而非“本人之格”。 依据孔子的设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克己复礼”之意,“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才为君子,“中庸”乃道德的最高层次…等等这些,均是孔子以下定义的方式逐一阐明的,没有任何改动或变通的空间。昔日圣人之言僵化为言行举止的固定法则,正确与否仅仅取决于是否合乎条理教化,这使得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渐渐趋同,对立与分化越来越少,约定俗成越来越多,致使儒家的人道主义最终异化为人性的沉重枷锁。
       一体化的人格、一成不变的道德标准和知识结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步自封、抗拒变革,习惯于自我审视却从不试图探索新知的症结所在。
       三、 对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
       之前的两点论述,介绍了以“克己复礼”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点剖析了儒家人性论的内部缺陷。下面通过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进行简要阐释,展开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
       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世界的本源问题,被后世称为“自然哲学”,而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将研究的目光落于人类的伦理问题,被称为“伦理哲学”。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终身从事教育工作,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被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称其为“助产术”。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伦理的分异主要有:
       1、 对人性的认识
       ⑴ “性恶论”与“性善论”
       孔子所以要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要构建包含“孝、恕、恭、宽、信、敏、慧”等丰富内容的伦理体系,是基于对“性本恶”的认识。(其后的荀子发展了这一思想脉络,形成与孟子“性本善”相对而同属于儒家范畴的思想理论。)苏格拉底不然,他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则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由此可知他的理论基石是“性本善”。他是在认可了“绝对的善”存在的前提下,提出追问本体、探究内心的需求。
       ⑵ 孔子将“恶”归于失礼,苏格拉底将“恶”归于无知
       这一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人格建塑方法上的分异。孔子选择了“礼”的约束,而苏格拉底选择向无限的智慧求援。他认为“无知”才是最极端的邪恶。因此在他之后,西方哲学尽管分化出相当繁杂的体系支论,但“绝对的善”所引申出的“绝对道德”、“绝对理念”、“绝对精神”等,始终基于对灵魂本体、对广博知识、对理性自由的不懈追问。而被封建统治阶级大加利用的传统儒学,则致力于规范并普及一套完整的伦理准则,这套规则囊括了中国人全部的思想认识,从而扼杀了怀疑、诘问、反叛等一切自主性行为。
       2、 对主客观的认识
       苏格拉底试图寻求“善”不同于孔子毕生追求的“道”,“善是原因和目的的统一。”并且在寻求方式上,孔子相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即“道”需要完善的人格来确立和弘扬;而苏格拉底则坚持人先要寻找和坚持一种永恒的、至善的“善”,人格本身也是依赖这种绝对符合真理的“善”来塑成。事实上两人都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只是孔子更偏向于主观唯心主义,坚信内在人格的主导力量,而苏格拉底则近于客观唯心主义,秉信外在精神即“善”对人格的改造和指引。
       3、教育方法和思维模式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与孔子相似,都是“问答式”教学,区别在于苏格拉底选择向学生发问,引导对方变换思路,使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新知;而孔子则多是接受学生提问,简要地作答,使学生获得具体问题的答案。由此也可看出两位先哲在思考问题和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苏格拉底以“一无所知”的姿态向他人发问,实际上却在不断阐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并改变他人对世界的认识;而孔子站在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回答学生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将自己的理论建设无形中伸向各个领域,虽未构成严谨的体系但涉猎面比较广博。当然,这里的全知全能不是说孔子自认为知识足够全面,而是孔子在教授别人的过程中习惯以己度人,将个人经验直接灌输给他人。而他自身的诸多言论,无论是表达感慨还是作评论,也都以总结经验式的语气为主。
       对此笔者进行了简要概括:孔子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是根据自身经验性的论断或主观化的理解去观察和认识外界,涵盖一切人事物。而苏格拉底相反,他信主导灵魂善恶的精神力量真实存在,所以他的理论建设是由外向内的过程,根据种种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反作用于内在自我,试图用客观原理对自身行为做出合乎理性的解释以及规范,进而挖掘自己内心。由此,孔子的理论向着道德建设而发展,眼观鼻鼻观心,重个人人格养成而忽略科学实践和精神探索,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则引领西方走向了理性与逻辑,始终不忘观察世界、探索未知、开创新学、勇敢尝试。
       4、 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孔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全部集中于人世生活,其一不言鬼神“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其二不涉死亡“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其三免于纯精神性的冥想。而苏格拉底则创造至高的“新神”借以认识自我。“肉体是灵魂的坟墓,是求得知识智慧的障碍,人只有超出现世,只有死后才能彻底摆脱肉体躯壳的限制,获取善的真知。”基于对生命价值完全不同的观点,孔子恪守中庸之道而苏格拉底忠于理性认知。
       以上四点关于孔子和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分异的总结,不仅直观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主意识的轻视,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种轻视的根源。站在当代立场上分析,我们承认自主性人格的缺乏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但我们也肯定传统文化对个人修身和社会关系的注重极大地丰富了道德美学。
       结语:
       本文通过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归纳、对儒家理想型人格的认识评价以及对中西方哲学伦理方向分异的比较分析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人格自主性的缺失。但这并非否定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思想渊源的分异也意味着全方位的整合趋势,“克己复礼”对人格的养成提出了具体而切实的道德要求; “知识即善”鼓励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一者修己安人,一者开拓创新,个人自觉的克制力与个人积极的原创力无分轩轾,相辅相成。
      
       注释
      ①②林语堂《孔子的智慧》(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年7月版)
      ③陶秀�《儒家哲学和西方哲学――它们的历史命运和当代相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4月版)
      
       参考文献
      [1]刘彦生《论中西哲学论理方向的分异》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哲史教研室《古罗马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蒋沛昌《论语今读》
      [4]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
      
      作者简介:
      杨靖媛,女,(1991.7-),湖南益阳人,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研究方向:文学与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推荐访问:缺失 人格 自主性 人格自主性的缺失 边缘性人格缺失 边缘性人格缺失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