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谈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经济学原理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0-02-28 07:32: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微观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但同时也是一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理论课程。如何能够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日后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打下基础,本文将从教学方法上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微观经济学 讨论法 案例法
      
      微观经济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借鉴和吸收微观经济学当中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容和方法,为日后独立的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打下基础。但对以往几届学生的访问当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内容抽象,学习较枯燥无味。鉴于此,笔者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查找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探讨"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 1.高职《微观经济学》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 1.1 忽视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差异性
      �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本科教育注重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高职教育是一种具有高等教育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的双重特性的教育形式。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好的注意这种区别,过分强调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这就使得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实用性特点无法体现。其次,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加上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文理兼收,特别对于文科类的学生来说人文知识丰富,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则不愿深入,往往会对微观经济学当中的数学公式望而生畏,这也给以后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疲于应付。
       � 1.2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上有数学化倾向
      � 目前在高职的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讲授法,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的达到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另外,在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上,越来越多地用计算工具和统计方法等量的分析来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跟我们片面接受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是分不开的。当面对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时,大部分高职的学生都会产生排斥心理。
       � 2.对高职《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 如何实现提升学生的经济思维,并能为学生所接受,以下我们将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中除了最主要的讲授法外,还包括讨论法、案例法、数学分析法、练习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基于篇幅的限制和笔者的能力,就讨论法和案例法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作以下的探讨。
       � 2.1 讨论法
      � 所谓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个问题交换看法、互相启发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将对此种方法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笔者认为此方法的应用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讨论题目为学生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第二种类型的讨论题目由教师提出,该类讨论题目与课程中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有关。第一类讨论题目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二类讨论题目在保持学生对课程兴趣的基础上极大的维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讨论题目确定后,要提前向学生布置,便于学生查找资料,准备发言提纲。教师也要围绕讨论题作多方面的知识准备,并制订讨论计划和讨论规则。在讨论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和主持的角色,对学生的发言不能求全责备,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表达清楚即可,教师不宜作长篇的发言,但要在关键时刻加以引导,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简要复述讨论的观点,对争论较大没有统一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把争论的本质问题梳理清楚,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 2.2 案例法
      � 所谓案例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尽量减少冗长的数学推导给学生带来的反感情绪。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如讲授供求理论中均衡变动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二手房政策的变化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走势。二是综合案例分析。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以后,有意识选取所涉及问题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复杂案例的能力。
       � 3.在案例法教学中对案例的选取
      � 案例法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是关键,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选取尽量本土化。我们在大量引进国外教材的同时,也把教材当中的例子生硬的办了进来。而这些案例对于学生来说也毫无吸引力,毕竟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例如,国内大部分教科书在讲授资源稀缺性时往往直接引用了国外教材中“大炮”和“黄油”的案例。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黄油这种东西离自己的生活稍远,大炮和黄油既算不上是替代关系也算不上是互补关系,因此面对此类案例,教师应当选择学生更为熟悉的商品进行替代,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容易被接受。案例本土化并不是要全盘排斥使用国外案例,毕竟微观经济学及其案例教学都是起源于西方,在阐述经济学理论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那些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经典案例。比如在讲述著名的科斯定理时,我们可以借鉴“牛群到毗邻的谷地里吃谷”的案例。二是案例来源应多样化,注重其专业性、新颖性和时效性。国内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来源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国外原版教材,另外一个就是国内的一些案例集。很多学生在拿到教材或是浏览一些相关书籍时就已经接触到这些案例,如果课堂讲授过程中只是一成不变的引用前人的成果,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直接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所以案例的来源还应不断的发掘其他渠道,在做到专业性的同时能够兼顾到新颖性。这些渠道包括寓言故事、诗词、文学典故等等。
      
      �综上所述,在高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数学化倾向,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能够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探究经济学原理的兴趣,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活学活用经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探究 激发学生 经济学原理 谈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经济学原理的兴趣 经济学原理txt下载 经济学十大原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