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平面几何图形滚动的奥秘_几何图形有哪些

    时间:2020-02-23 07:35: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近年来高考中出现了平面图形的滚动问题,试题难度大,得分率低.问题通常包括求滚动轨迹,求围成图形的面积或者周长等方面;又涉及在直线上滚动、在平面图形外部滚动和在平面图形内部滚动等类别.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点是弄清楚滚动的轨迹,而同学们常常因画不出滚动的轨迹而无从下手,只能凭空猜测. 下面笔者以几个例子说明求滚动轨迹的方法和技巧,与读者共勉.
      
       在直线上滚动
       如图1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设定点P(x,y)的轨迹方程为y=f(x),则f(x)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y=f(x)在其两个相邻点间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面积为________.
       说明 “正方形PABC沿x轴滚动”包括沿x轴正方向和沿x轴负方向滚动. 沿x轴正方向滚动是指先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B落在x轴上时,再以顶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如此继续,类似地,正方形PABC可以沿x轴负方向滚动.
       破解 无论正方形沿着x轴正方向还是负方向滚动,再次使点P接触x轴的路程由上图可知. 以向x轴正方向滚动为例,滚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①→②):正方形与x轴接触的点为A点,此时点P的运动轨迹为以A点为圆心,AP=1为半径的圆弧;
       第二阶段(②→③):正方形与x轴接触的点为B点,此时点P的运动轨迹为以B点为圆心,BP=为半径的圆弧;
       第三阶段(③→④):正方形与x轴接触的点为C点,此时点P的运动轨迹为以C点为圆心,CP=1为半径的圆弧.
       所以y=f(x)的最小正周期为4,其与x轴围成的图形如图2所示,其面积为:S=π×12+π×()2+2××1×1=π+1.
       如图3,一个“凸轮”放置于直角坐标系x轴的上方,其“底端”落在原点O处,一顶点及中点M在y轴正半轴上,它的外围由以正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半径的三段等弧组成. 今使“凸轮”沿x轴正向滚动过程中,“凸轮”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最高点”,其中心也在不断移动位置,则在“凸轮”滚动一周的过程中,将其“最高点”和“中心点”所形成的图形按上、下放置,应大致为( )
       破解 设正三角形为△ABC,初始状态为凸轮弧BC中点与x轴相切,由初始状态到①过程中,凸轮的最高点始终为A点,由于A到切点的距离即为A点的高度,这个距离也为半径,所以最高点的高度不变;而中心点M由初始的最低状态逐渐升高;在由①→②的过程中,凸轮上与x轴接触的为点C,这时最高点不再是点A,而是弧BA上的某点,因为点C到弧BA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为半径不变,所以这时最高点的高度也不变,到达状态②时,三角形中心点M的高度也达到最大;由凸轮的对称性,状态③也可以看成是初始状态,所以由初始状态→①→②→③即为轨迹的一个周期,完整的轨迹图如图所示,故本题选A.
       反思 平面图形在直线上滚动一般有图形顶点与直线点接触(如例1)和曲线与直线相切接触两类(如例2). 若是前者,图形上某点的滚动轨迹一般为以接触点为圆心,该点与接触点之间距离为半径的圆弧;若是后者,其轨迹要视该点与切点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而定. 比如例2中M点与切点之间的距离在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故其轨迹为周期性的曲线. 此外,一般几何图形滚动一圈即为一个周期(状态和初始状态相同),确定一周滚过的距离即可确定轨迹的周期.
      
       在外部滚动
       一个半径为1的圆在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外沿着三条边滚动(如图5所示),圆的圆心O的轨迹形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____,周长为_____.
       破解 当圆在三条边上滚动时,形成的轨迹是平行于边的线段,当圆运动到顶点时,顶点与圆接触,此时圆心的轨迹是以顶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心角θ=180°-60°=120°的圆弧(三分之一圆周),所以其轨迹图如图6所示,则其面积S=×a×a+3×a×r+3××π×r2=π+6+,周长C=3×a+3××(2πr)=2π+6.
       反思 几何图形在多边形外部滚动时,在边上的滚动可以理解为题型一中的在直线上滚动,而当通过多边形顶点时(转角处),和几何图形接触的是多边形的顶点,此时图形上某点的滚动轨迹是以顶点为圆心,该点到顶点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其圆心角大小为多边形在该点内角的补角,而圆绕任意多边形滚动形成的轨迹的所有圆弧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即一个圆周.
      
       在内部滚动
       如图7,一个直径为1的小圆沿着直径为2的大圆内壁的逆时针方向滚动,M和N是小圆的一条固定直径的两个端点. 那么,当小圆这样滚过大圆内壁的一周,点M,N在大圆内所绘出的图形大致是( )
       破解 设大圆的圆心为O,小圆的圆心为O′,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8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知,小圆与大圆相内切,且小圆总过大圆的圆心O. 当小圆圆心从初始状态运动到第三象限时(如图8),设此时小圆与x轴的交点为M′,小圆与大圆内切大圆于点A,设∠AOM为θ,则∠OM′O′=θ,从而,∠AO′M′=2θ. 此时,大圆圆弧MA的弧长为θ,而小圆圆弧M′A的弧长为×2θ=θ,所以,小圆在这个滚动过程中,大圆走过的弧长MA与小圆弧长M′A相等,故此时M′点即为M点. 当小圆圆心运动到其他象限时,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M点只在x轴上移动;同理可以知道N点只在y轴上移动,轨迹图如图所示,故本题选A.
      
      图8
       反思 在内部滚动通常有在多边形内部滚动和在圆或椭圆中滚动两种情形. 在多边形中滚动要搞清楚是什么点绕什么点滚动,轨迹为直线还是以某点为圆心的圆弧;在圆内滚动要善于抓住图形中的关键点,如上例中的O点,它是大圆的圆心同时也是小圆在滚动过程中始终通过的点,从而得到弧长AM与弧长AM′相等的结论.
       总之,要求滚动点的轨迹,关键点是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滚动性质变化(如滚动接触点的变化,滚动由点接触变为相切接触等)来确定轨迹为直线、圆弧,还是其他曲线. 这要求我们在解题中不断总结,并且能够划分滚动阶段,分清滚动性质,做到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推荐访问:几何图形 奥秘 滚动 平面几何图形滚动的奥秘 平面几何图形创意设计 几何图形拼成的图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