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简论吉尔·德勒兹的传播学思想】吉尔德勒兹

    时间:2019-05-17 03:19: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吉尔·德勒兹是世界著名的当代学术大师,学术思想是多元化且多维度的,对各个学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及启示,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传播这门学科,但他所创造的许多概念体系对传播学研究特别是对现代网络电子媒介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他论述的差异生成论、块茎思维论、空间分类法以及感觉层次论等思想对当今社会中的虚拟环境、数字媒介、比特空间、媒介延伸与融合等传播学前沿课题都做了富有前瞻性、启迪性的理论阐释,对未来传播学的发展具有丰富的理论指引价值。
      关键词:德勒兹;生成;块茎;空间;感觉;传播思想
      中图分类号:G206(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6-0180-04
      作者简介:曾建辉(1978-),男,江西樟树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是世界影响巨大的后现代主义大师级学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二十世纪将是吉尔·德勒兹的世纪。”(福柯语)。所著书籍《感觉的逻辑》、《差异与重复》、《哲学是什么?》、《反俄狄浦斯》、《千高原》(与瓜塔里合著)、《电影I:动作一影像》、《电影Ⅱ:时间-影像》等已成为20世纪世界文化的标志性成果,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经典。他思想激进、思维深刻,领域广阔,从哲学到文学,从绘画到电影,纵横捭阖,才华横溢,被人称之为“哲学中的毕加索”。
      一、吉尔·德勒兹及其主要学术思想
      吉尔·德勒兹1925年1月出生在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接受教育时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两所中学完成了“文科预备班”的学业。1944年他进入巴黎索邦(Sorbonne)大学哲学系就读,他的大学老师很多是研究历史和哲学的学者,比如巩居廉、让·伊波利特、阿里基耶等,受他们影响,德勒兹开始致力于哲学史研究。1947年完成高等研究论文。主题为休谟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六年后这篇论文出版,题名为《经验主义与主体性》。完成大学学业后,经过短暂的两年中学教师生活,德勒兹开始在各大学任教,并陆续出版了《尼采与哲学》、《差异与重复》、《反俄狄浦斯》、《千高原》、《哲学是什么?》等著作,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取得了世界级的学术声誉。1987年63岁的德勒兹在法国梵森大学退休。
      在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德勒兹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哲学史探讨,然后是纯粹的哲学创作,最后是与绘画和电影有关的理论阐述,但“所有三个阶段都在连绵延伸,相互混合……”他利用自己的差异性的深刻思考吸收了诸多先哲的思想,包括休谟、康德、尼采、柏格森、斯宾诺莎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差异哲学和欲望哲学。德勒兹反对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企图。反转了经典形而上学理论中的“同一”和“差异”关系,认为所有同一性都由差异性所成。生成与差异、关联与变化构成了世界的辖域和空间。以此为基点,德勒兹创造了差异的生成论。而造成差异性的根源就是人的欲望的多样性,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布满种种欲望机器的工厂,欲望机器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开辟了多条战线和多个战场,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体现在演艺生活、日常生活、文学生活、绘画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等领域。而与这套哲学理论相配的认识论就是“游牧思想”论,借此生发出“块茎”、“光滑空间”、“逃逸”、“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等新的哲学范畴。
      德勒兹认为哲学是用创造概念的方式来解读世界。创造了诸多独特的不同领域的概念。而这些领域既相互沟通,又保持相互间的差异。他用这些概念穿梭于人类文化、社会、艺术的各个领域,对许多学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新兴的传播学也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他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传播理论,但他的理论、概念、方法论等对传播学理论巨大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特别是媒介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他的“仿像论”发现了信息环境的虚拟化趋势:“块茎说”成为了理解为比特文化的一种理论范式:“感觉”的层次论也是媒介延伸与扩张的生动写照。他对现代媒体之一的电影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类型分类及深刻论述,揭示了媒介与哲学间的一种紧密的联系。下文拟以概念提取式的论述方法,在德勒兹深邃晦涩的理论中,管中窥豹,粗浅地阐述一番他的传播思想。
      二、生成、虚拟与拟态信息环境
      生成(beeoming)是德勒兹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的生成(becoming)是对西方长期一致性的存在(being)的一种反驳与颠覆。科尔布鲁克(Claire Colebrook)在《吉尔·德勒兹》一书中指出,整个西方思想史都建立在存在与认同的基础上,而德勒兹则相反,他强调的是差异与生成。西方传统的哲学认为一个词对应一个物,词反映着物的状态和性质,两者处于类比的关系当中,人类通过理性思考整理和协调这种类比关系,并最终促成了再现。具体而言,现实世界是由人的理念世界来表现的,理念世界的存在来源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这种思想源流滥觞于柏拉图,经过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线性的、层级化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从某个核心概念出发来再现现实,并通过知识将其稳定并固定化。德勒兹的“生成论”则彻底推翻了这一理论基点,颠覆了西方哲学对世界的认识。他指出“自然界中属同一类的物体之间也是有差异的,大X为各种小x的差异集合体,小x为各种x""的差异集合体……”认为所有同一性都由差异性所成,同一性是由无尽的差异构建出的。
      德勒兹的差异“生成论”思想主张一种多样性的生成,即以差异为基础的生成,差异是生成的存在方式,借此德勒兹消解了真实\虚假、原像\模像的二元对立,认为不再有某种源头或存在作为生成的基点。德勒兹认为,我们错误地设想有一个真实的世界隐匿在生成之流背后,那是一个稳定的存在(being)世界。但是,实际上大千世界除了生成之流以外余无他物。一切存在皆不过是生成生命之流中一个相对稳定的瞬间。
      德勒兹进一步指出:作为生成基础的差异,本身是由虚拟和实存构建的。“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诉诸于虚拟性”,“普鲁斯特所说的共振状态恰恰可以说明虚拟性:‘真实而不实存,理想而不抽象’,象征而不虚构。实际上,虚拟必须严格定义为真实客体的一部分——仿佛客体自身的一部分存在于虚拟之中。它投身于虚拟之中就仿佛投身于客观维度一样”虚拟和现实是混杂一块的,它是现实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可互相转换,新的现实创造新的模拟,而新的模拟意味着新的生成。   同时他又指出“实际上,虚拟严格定义为真实客体的一部分——仿佛客体自身的一部分存在于虚拟之中。它投身于虚拟之中就仿佛投身于客观维度一样”。这种说法表明德勒兹的现实是真实和虚拟的集合,两者并存于现实,真实的后面总能发现虚拟,虚拟不能游离于真实之外。虚拟既不是关于真实的虚构,也不是现实的模仿,虚拟不仅是现实的一部份,而且是根据现实不断在进行变化。
      德勒兹所论述的“虚实交织”的现实世界正是我们现代信息环境的一个生动写照。现代媒介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海量传播,早就使现实世界变成了“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是美国著名新闻专栏作家李普曼提出的概念,就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而拟态环境的特征正是虚实交织,受众将拟态环境当成真实环境并采取行动,这种行动的结果并不作用于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发生的现实环境,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变成了另一位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所认为的“超真实”的环境,这种虚实交织的环境是一种比现实还现实,比真实还真实的仿真世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已经很难在它们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比喻正日益成为现实。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力迅速渗透,生成了诸多新的“现实”。大众媒介通过拼贴、扮演、模拟,再造场景和事件,在剧场和娱乐节目中生产出大众的口味、兴趣,甚至他们的梦想和生活方式,电视屏幕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消失了。媒介场景成为真实的生活。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势力正急剧扩张,正逐渐成为构成社会“现实”的独立生产领域,历史、事件、文化、思想、生活等都被它利用编码规则、技术操作生成一种真实的赝象。在德勒兹的“生成论”中,真实已经消失,大众传播中描绘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多样性并存的“存在”。由此可见,德勒兹所持的是一种“不可知”的消极的媒介观,这与他在《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中体现出的哲学思想紧密相关,他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解码的过程,但资本主义在解码的同时又重新制造出新的符号,处于资本主义的人们则陷入了解码的循环中。而大众媒介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符号制造”的主战场。不断发送新的符码,制造虚拟存在的现实。信息技术的发达与媒介势力的扩张无疑加剧了这一拟态信息环境的发展。生成的虚拟信息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现实。
      三、块茎、空间与电子媒介
      “块茎”(rhizome)是德勒兹哲学概念的最重要比喻之一,在其著作《千高原》中详细的阐释了“块茎”的概念。块茎是一种球茎植物,它的根状是串根的而不是树的纵向的那种,它是横向的、串根的,在土壤浅表层匍匐状蔓延生长。外形不一,它本质上是不规则的、非中心的、多元化的,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树根的单一性的逻辑思维分析,也与胚根式的多元决定论相异。块茎结构不同于树状和根状结构:树状结构用来比喻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有序的系统;根状结构假定一种隐藏的或潜在的统一性,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无中心的、非统一的。然而,块茎结构既是地下的,同时又是一个完全显露于地表的多元网络,由根茎和枝条所构成:它没有中轴,没有统一的源点,没有固定的生长取向,而只有一个多产的、无序的、多样化的生长系统。德勒兹进一步指出,块茎普遍存在于世界,具有联系性、异质性、多元性、反意义的裂变、制图学和贴花的六大特征。㈣
      “空间”(space)也是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提出的概念。它不但指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更多是指美学意义上的某种处境的表达。根据前面所述思维方式的不同,德勒兹将“空间”分为“条纹空间”和“光滑空间”。“块茎”无中心化的模式对应着“光滑空间”,使之具有了无中心化的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变化、差异的生成状态。“条纹空间”则对应着等级化、总体性、封闭性、稳定性和静止状态。两个空间既分且合、既历时又共时,不停地互相转化与影响。光滑空间通过条纹空间来感知世界的现实存在,并能够渗透并进入条纹空间,通过打通条纹辖域和无限的链接展开。从而消除传统空间根深蒂固的边界与区域。
      德勒兹的“块茎”和“空间”概念前瞻性的契合了当代电子媒介发展的特征,对理解当代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媒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子媒介技术本身就包含着块茎特征。其本身就是消解中央控制的技术,切换、分布式网络、传输协议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突破禁忌、摧毁中心等理念的实践。传统媒介传播中,把关人在传播中处于决定媒介内容的支配地位,实施着以传者为主体的“中心-边缘”的传播结构模式。电子媒介的传播互动方式取代了传统媒介的单向性的播报方式,传播主控权力被削减。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介造就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结构,使这种结构造成的文化和信息的垄断和独裁被彻底打破。在互联网世界中,一台计算机没有任何价值意义,只有成千上万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块茎”,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
      与此同时,电子媒介的传播主体也体现着“块茎”特征。网络上的传播者在虚拟空间中身份特征体现为多样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在电子媒介中,“主体已不再居于绝对时/空的某一点。不再享有物质世界中某个固定的制高点,再不能从这一制高点对诸多可能选择进行理性的推算。相反,这一主体因数据库而被多重化,被电脑化的信息传递及意义协商所消散,被电视广告去语境化,并被重新制定身份,在符号的电子化传输中持续分解和物质化。”分散、多元、矛盾的主体带来了网络的传播自由、多元和开放的优势,使电子媒介的传播呈现出强烈的多元、无中心趋势,个人主义色彩:电子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使参与者在表达上无所抑制,导致多向交流中的放纵和无节制的身份转换,最终造成传播主体的无中心化,也实现了在等级制、科层化的传统空间的逃离。
      电子媒介的超文本、超链接的特质,使受众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各个网页间切换、游走,随时摆脱、任意进入,并且,电子媒介的传播内容是混杂、异质的,一个网络页面出现的不止是文字文本,而且会有图片、视频、音频,网页把他们联系起来,放在同一个页面上,另外,电子媒介还可以使我们实现可逆性的操作,有选择的增补、有选择地拷贝,重新排列组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网络页面,形成新的链接,变为新的“生成”。不难看出,数字媒介建构的电子空间主要是一种光滑空间。虽然其中也不乏有条纹空间,但电子媒介的“块茎”特征却无时无刻不在解构着条纹空间,拓展光滑空间。这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开发空间,创造出了新的审美体验。二十多年互联网的发展,无不深刻的验证着德勒兹的“块茎”与“空间”理论。他对电子媒介的深刻论述和敏锐感觉,为人类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提示了新的思考方向。   四、感觉层次与媒介延伸
      感觉是德勒兹在《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1981)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的“感觉”不是局限在经验意义上的理论,也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论,它是通过对英国画家培根的画作分析,提出的一个全新的问题。在书中,德勒兹将感觉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觉的“事实”层次。这正是以往的哲学和美学所集中思索过的基本问题:“首先,人们会认为,每种秩序、层次和领域都对应着一种特殊的感觉,每种感觉因此都是一个序列或者系列的界限(terme)。”比如,人类的生理感官有些有着明确的界限,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听”的,鼻子是“嗅”的,有些则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大脑,是综合性的,是感觉的综合,通过加工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经过与外界的连接互动,我们能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象,从而知道它的意义。但这个层次的“感觉”只是事实\反映简单还原。停留在单一的感觉领域内,忽略了不同的感觉之间的差异性,它们之间的那种本应是开放和异质性的关联也被统一地归属于心理官能(记忆、想像、联想)所建立起的外在的机械的联系。在人类的所有感觉中,视觉是具有统治力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将对象的形式完整的提供给人的心灵,从而引发人类的沉思与求索,就像绘画中的色彩的运用、结构的调适、主题的表现皆是服从于人的视觉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导致对其它的感觉功能的忽视与排斥,另一方面,这种单一的形式不能完美表现艺术创作中丰富的“形体”(figure)内涵。所谓形体,它可能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人、物、风景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从具体的形象中抽离出来,成为感觉的对象,就是在不完全抽象的情况下使形体独立出来,不再具有再现的描绘意义和解说的叙事意义。比如绘画是视觉为主的艺术,但冷暖色调的区分就赋予了眼睛这种视觉器官触觉的功能,形体串联起了不同的感觉领域。视觉媒介就延伸到了触觉媒介领域。
      第二层次是感觉的“身体”(body)层次。身体层次的感觉与事实层次的感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综合”的有关联的感觉。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形体是不同的感觉层次和领域间的关联,所以综合的感觉只能在身体的形体中实现。按照德勒兹的看法,真正的思索的次序不应是先把人作为有机体的结构(organisme),然后再渐次地分析它各个分化的官能(organe)的特性与运作,从而在此基础上理解“感觉”(而如此理解的只能是感觉的第一层含义),即organisme→organe→sensation,而是相反,应该先从身体的感觉层次出发,理解“器官”本身的变化的本性,然后再把机体作为器官之间的一种暂时的随时处于生成中的联系和结构,即sensation→organe→organisme。正如绘画,在空白的画布上已经蕴涵着众多的暂时还难以明确区分的形式和可能。而画家之灵性正在于发现这些异质的形式间的开放的关联,并把它们在“形体”中加以实现。身体层次的感觉意味着各个器官之间的变化着的关联和身体的开放状态。“感觉”间的联系和综合的观念,也已成为当今艺术和社会思潮中的一大趋势。
      感觉层次论与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派别——技术学派的观点不谋而合。传播学者英尼斯的“传播偏向论”和弟子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与德勒兹感觉论遥相呼应。英尼斯认为任何媒介都具有偏向性,要么是时间偏向,要么是空间偏向。文明的兴起、衰落与媒介的偏向紧密相关。其弟子麦克卢汉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书本是眼睛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电子线路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在史前,人的感觉主要是由耳朵来把握,但同时却牵动着全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部落人的感觉能力大抵上是平衡的,而文明人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主的视觉文化不同,视觉文化的特征是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眼睛孤立地起作用,观察的是一个单一的连续的世界,而每次只能偏重于一个局部,因此,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实际上扩张的只是从人类感觉的集束中分离出的一种感觉。这种由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分离,可以提升人们的线性、逻辑的思考能力,推动人们对事物的抽象的、深层的认识,但疏远了其他感觉,也会产生情感分离,使人的总体感觉能力下降。不过,现代电子媒介的出现正在改变文明人受视觉支配的状况,电视传播、网络传播不仅扩张了人类的听觉和视觉,而且由于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而扩张了人类的触觉。所以,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的状态。新的数字媒介的诞生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感觉,“正如文字是我们最公允,最客观的感觉(视觉)的延伸和分离一样,数字是我们最亲密的,相互关系最深的活动(即触觉)的延伸和分离。”此外,麦克卢汉还提出了两个相对的概念:冷、热媒介。区分这两种媒介的标准就在于感觉的参与度。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更多的感官和联想就能理解,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上是需要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的。
      德勒兹在其论述电影艺术的《电影Ⅰ:运动-影像》、《电影Ⅱ:时间-影像》两部书中也夹杂着感觉变化与媒介延伸的理论阐述。德勒兹认为电影之所以吸引人,根源在于电影能够“展示人的心智质料,”㈣即电影中活动的影像。他认为:这种心智质料“形成了整个‘心理机制’、精神自动机或某言语的可声明性,并拥有自身的逻辑”。而影像在现代电影中表现为一种“纯视听情境”,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情境,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不断地在主观与客观,真实与想象,身体与心理两端联接与交流。电影中的纯视听情境往往将回忆和现实混杂在一起叙事,客观上就能造成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上、主观和客观上的混淆,制造出一种“客观的幻觉”,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在一起,不能区分。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感觉可由不同的媒介与机体器官的联系中产生,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发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而感觉的综合是一种更开放、更多元、更完整的感知形式,这也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媒介渐趋融合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古廷,二十世纪法国哲学[M],辛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法]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M],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6][7][法]吉尔·德勒兹:游牧思想[M],陈永国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维基百科:吉尔·德勒兹http://zh.省略/wiki/%E5%90%8%4E5%B0%94%C2%B7%E5%BE%B7%E5%8B%92%E5%85%B9,2011-12-7.
      [5]麦永雄,德勒兹,生成论的魅力[J],文艺研究,2004,(3).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陈永国,德勒兹思想要略[J],外国文学,2004,(4).
      [10]麦永雄,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德勒兹后结构主义关键概念与当代文论的建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11][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13]姜宇辉,感觉的双重意义:德勒兹美学的一种阐释[J],求是学刊,2004,(3).
      [1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5][美]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6][美]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法]吉尔·德勒兹,电影Ⅱ:时间-影像[M],谢强,蔡若明,马月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8][法]吉尔·德勒兹:电影Ⅱ:时间-影像[M],黄建宏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3.
      责任编辑:王友海

    推荐访问:吉尔 传播学 思想 德勒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