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监控系统工程_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

    时间:2019-05-14 03:13: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即质量监控的执行要贯穿到自始至终,涉及方方面面。它需要组织中每一层次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参与,且需要综合利用多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因而,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主体视角下省级监控构成的三要素
      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可以看作是由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综合构成的系统。主体要素,即控制质量监控系统整体运行的主体;客体要素,包括运行的主要内容、运行的方式和效用反馈等。这两大要素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系统。
      就主体构成要素来看,这一系统就包括了省级教育行政组织、独立的第三方社会主体和高等学校三方面的要素,需要调动三方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省级中观的视角来探讨其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整体操作。根据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复杂性和系统性,要灵活应对各种突现的问题,必须高屋建瓴,从省级教育行政组织、独立的第三方社会主体以及高等学校出发,统筹运作,构建多方位、立体的整体监控格局。从省级教育行政组织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系统运行的主体可由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的相关省级部门联合构成;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除了考虑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之外,还要兼顾高等学校学生以及与其有重要社会关系的相关责任人的利益需求,需构建社会的权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从高等学校自身来看,则可构建完整的校际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系统,以确保高等学校自身的利益。
      二、不同主体的质量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主体主要为政府机构,它拥有独特的行政行为权利和强制力。“通过上级压力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缺乏对教育质量内在的自我约束”[1]。而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系统的复杂性也让多元监控成为必然。因此,不同主体的多元监控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第一层面是高等教育质量省立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机制。高等教育质量省立监控系统由省教育行政组织牵头的相关省级部门联合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组织组成。该监控机构的作用对象主要是该省行政范围内的各高等学校。“在教育行政的过程中,权力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成员对组织和管理者行使权力的接受程度。”[2]这一由政府主导的监控机构具有特殊的行政行为能力和一定程度的强制作用,能够从外部对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但在行使监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行政取向”。它作为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监控机构,能够搭建微观的高等学校个体自我监控机构和更高一级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衔接平台,其教育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是高一级教育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其监控对象自身的质量监控机构提供指导。
      该监控系统通过科学设定相关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适当选取或综合运用现场和非现场的作业方法,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做出科学评定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就现场监控而言,该系统可定期分派系统内部管理人员对随机抽取的部分高等学校进行质量监管。
      第二层面是社会的权威教育质量监控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该机构由国家提供专款专项的资金支持,成员主要从省内外各学科的专家、海外各学科优秀学者以及国内外优秀教育质量监控专家等专业人士中选取、聘任,组成一个社会性的质量监控组织。该机构独立于省级政府之外,独立承担对内和对外的责任,也可与高等学校及其质量监控机构搭建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共享信息资源。但在监控过程中不能过分“排名化”而失去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
      第三层面是高等学校校际质量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机制。这一监控系统主要指省域内高等学校共同构建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委员会或有关组织机构。该委员会或机构由各高校抽调相关专家组成,如校长、教务管理部门和学校发展规划等部门的部分专家担任成员,同时引进专门优秀人才,构建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控系统。因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依赖高等学校自身,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性的有效发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际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融全程性、全员性、科学性、发展性于一体,是一套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完整质量监控体系。
      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来看,生源监控、师资监控、过程监控、自我评价这几个主要部分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质量校际监控系统的主要内容。这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性整改和稳定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权威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框架之下,建立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负责向各高校及各学院收集、评估、公布高等学校包括具体学院的相关质量指标数据,提出改进要求,通过其内部的反馈系统进一步完善。
      在以上三个不同主体、不同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整体运行中,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恰当处理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习惯或传统使然,在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操作中,人们倾向于技术、方法、工具或程序的更新,对于触及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智模式的问题,往往会选择性地回避。所以,三类监控机构不仅要重视对数据信息的获得和分析,而且要考虑加大对以上精神要素方面信息的关注,增加其获取和使用的效用。因为只有从观念入手,通过思想的深度转变,最终才能形成把全面质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形态。这样,质量监控才会真正实现其“不再需要监控”的目的。
      三、省级监控的运行动力及保障
      三个不同视角、不同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正如汽车的行驶需要引擎一样,要想高速运行更需要加大动力的推进。评估、竞争和激励便是这一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动力。
      首先是评估。高等教育评估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判断,它要解决的是评估或评价的主体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估或评价的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三类不同主体的监控机构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估,对包括院校和专业认证、大学排行、学位教育水平评价等多项评估项目进行评价,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估过程是连续的。评估结果是作为整个质量监控过程的一部分而存在,要兼顾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通过各自的信息渠道和共享的信息平台获取有效信息资源之后,各监控机构对高等教育质量做出适时评估,形成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评估报告。三类不同主体的评估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有着客观、科学的指导建议,让高等学校在自主和被动两个层面上都有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性,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质量监控系统积极发挥系统效用。经过一轮评估并不意味着结束,它将结合监控系统运行中的反馈机制,决定是否进行新一轮的评估工作。   其次是竞争。高等教育质量各省级监控机构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做出评估,形成指导性建议之后,潜在的竞争压力会从外部施予,让高等学校在充分考虑其实际情况之后,尽快按照评估指导性建议做出具体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其改进的效果则会在下一轮的三方评估工作中得到体现。其中,贯穿着强烈的竞争理念和行为。这种竞争意识、理念和行为的出现,是在外部形势的变化之下由被动衍化为主动调整,这是市场带来的重要影响。在这种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高等学校通过相机抉择,势必进行自我调整,对自身的教育质量做出符合预期的改进和提高。
      再次是激励。高等教育质量省立监控机构通过公布名单、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等形式,对达到调整要求的高等学校进行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激励。同时,可对高等学校主要管理责任人和内部系统主要工作人员等个体进行奖励,激发其潜能和热情,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改进形成良好的推动力。独立于政府和高等学校之外的第三方权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通过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吸引社会各方利益主体的关注,在获取反馈信息之后,再次向社会公开高等教育质量自我改进的结果,对教育质量提高明显的高等学校进行潜在的舆论造势,激励高等学校进一步做好改进工作。高等学校校际机构在获取反馈信息之后,可以通过会议表彰、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的形式对教育质量提高较快的学院学科进行鼓励支持。这三类主体的激励制度交错影响,形成合力,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了动力,还需要一些相应的条件来确保系统有效运行。
      其一是人员培养。三类不同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从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操作目标、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体系的具体运作,到最终收集反馈信息,每一个流程都要求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可行性,这对整体管理人员和各流程的具体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高等教育质量省立监控机构要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获取相关教育质量的最新动态信息,明确改进方向,对优秀的专业工作人员实行奖励制度,对不符合工作要求或通过“寻租”等方式进行不正当操作的工作人员做出惩处。高等学校校际教育质量监控机构在工作人员的选择上可从高等学校内部选拔,或从相关专业院所选聘,确保机构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在选任中也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考核和培训。社会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在工作人员的选用上最为灵活,可从国内外和学科领域引进优秀人才。在任用期间,也要加强考核学习和培养,提高自身作为省内权威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其二是资金支持。经济基础是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石。一旦缺乏资金来源和支持,各个质量监控机构就无法充分发挥效用,整个系统也就形同虚设。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投资力度与拨款政策影响高等学校对经费的总量和结构性需求,还可利用相关的经费资助措施保障高等学校教育机会的正常提供以及教育成果的合理分配。其对资金的管理重点在于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加强内部资金监管和外部审计,杜绝资金滥用现象。同时,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分配这一部分资金额度。高等学校校际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资金来源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一定补助支持,也可由高等学校拨款运营操作。独立于政府和高等学校之外的第三方权威质量监控机构的资金来源可以由国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根据不同地域高等学校的数量、规模、发展差异或是重点支持等情况,具体安排资金配置。
      最后是技术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系统的完整运行必须保证每一环节的完善畅通,技术支撑在整个监控系统中的功效就愈加凸显。对三类不同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构而言,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完善对整个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运行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创新力度,保证高质量信息的有效获取,同时开辟多种信息渠道,并确保整体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才能构建高效的信息系统。
      当然,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仅依靠科学、理性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只能是一种由文化驱动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或由利润来驱动它,更不能用定量化的指标体系简单地判断它”[3]。所以,还需要提高质量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管理技术水平不能用简单的标准化指标来测量,要充分考虑灵活性和个体性。设计科学适宜的质量管理制度,不但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改进,而且要注重人文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蕾.主体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中的政府与评估中介组织[J].大学教育科学,2005(02):11-14.
      [3] 王建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新审视——非营利性组织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0(Z1):1-4.

    推荐访问:系统工程 省级 教育质量 监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