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传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时间:2019-05-11 03:24: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其思想一脉相承并有所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来指导人才的工作与实践,以及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良好互动的结合,对于传承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传承创新 人才观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对人才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总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才观,是人民性与实践性及现实性的有机结合;是与时俱进、包容多样的人才观;是以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才工作的研究作为重要立足点的人才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积极探索和解决中国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认知
      人才的本质和功能。马克思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人才的本质,认为人才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核心观点是将人才培养放在社会发展中来考察,坚持培养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着特殊的效果。马克思认为,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人才培养具有阶级性,“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① 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可概括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精髓,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提供了科学的论证。马克思提出了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在批判教育万能论的同时,拨正了教育在社会和人之间的地位,从而真正肯定了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包含劳动者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以及个人、自由、充分的发展两个部分,指出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全方位的教育,使人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才培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合理性,分析了具体形式,并认为只有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大生产、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劳动和现代教育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和反映,是植根于现代大生产的本性之中的。
      动态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既是负担也是优势,只要转化得好,就可以将人口负担转变成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对于奋发进取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当前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我们必须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大格局发展的挑战,努力形成人才快速成长的良好局面,努力培养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弯道超越发展要求的实用型、科技型、管理型等各方面人才,创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格局。实现这些,就必须在落实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者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性是人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存在的表现形式,人的实践性是人成长发展的根本方式,三者之间集中体现出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人的才能也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得到进步的。人的这种本质理论为我们开展人才价值的有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标准,即只有那些对社会发展创造出劳动成果的人,以及为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可以被称为“人才”。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阐述为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指明了方向。
      同时,人才的本质理论突出了劳动实践对于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力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人才对经济社会的突出贡献和突出作用决定了人才成为了最活跃、最先进的生产力。但是,我们看到在有的地方,人才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只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舍得花高价买设备,却舍不得下工夫借“外脑”;有的舍得下气力建大楼,却舍不得费心血育大师;有的热衷于让建设工程上马,却不屑于推动人才工程立项;有的注重引进人才,却忽视了用好人才,致使人才这一先进生产力没有充分活跃的舞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第一生产力,而人正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看到人才在创造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中的突出作用,不断地解放思想桎梏、不断地支持人才发展,实现科技生产力的“大释放”。推动科学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迫切需要我们深化对“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认识,真正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第一,战略地位得到传承和创新。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认为,教育具有战略性,应突出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此看得更透彻,十二大明确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则进一步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确立了:“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江泽民继承从战略高度抓教育的做法,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教育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并将其作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的共识,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培养目标得到传承和创新。毛泽东强调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核心的人才教育目标观。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倡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提出了“四有新人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胡锦涛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促进全面发展。他着重强调了要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继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第三,根本方向得到传承和创新。毛泽东始终重视人才培养的政治功能,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邓小平认为要将人才的教育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转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强调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江泽民也反复强调要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新增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规划纲要》,在坚持十六大确立的教育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突出了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期盼,赋予了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新的内涵和使命。
      第四,基本方针得到传承和创新。解放后,我国在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后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错误地将生产劳动作为惩罚知识分子的手段。邓小平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出发,主张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要使人才的培养工作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江泽民将该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提出了坚持学用结合的方针。胡锦涛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实践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五,改革思路得到传承和创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新的人才培养制度迫在眉睫。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改革学制的决定,但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出现了偏差。邓小平高度重视改革,对体制改革、结构改革、教学改革、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江泽民认为教学制度改革是人才发展的保障,并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胡锦涛更是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才发展的强大动力,明确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点,着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深化质量评价和招考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科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可见,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用在实践中凝聚的教育大智慧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进程坚定向前。
      要在落实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对实践的指导,还必须以正确的方法来运用、发展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进而培养更多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优秀的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此文系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KT2011085)研究内容)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第21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58页。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传承 创新 人才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