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地方院校琵琶教学的新思考] 儿童琵琶考级报哪所院校

    时间:2019-04-23 03:17: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琵琶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历史十分悠久的弹拨乐器。伴随着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琵琶教学也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全国各地的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琵琶专业的教学,为琵琶演奏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当前地方高校的琵琶教学,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和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琵琶教学;全新思考
      一、重新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琵琶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合理认识,是这门课程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从全国范围来和开设学校的情况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较为小众的、具有明确培养方向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对琵琶历史和琵琶特征等相关琵琶理论的学习,以扎实和娴熟的琵琶演奏技能和表演技能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舞台实践,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能够进行独立的琵琶演奏和表演。可以说,这个教学目标基本上是符合这门课程的性质的。但是新时期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实现“专中有博,专博结合”。之前的培养中,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倾向,即将培养的重点过多的侧重于学生的演奏技术,而这种侧重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当前的民族音乐市场还有待开发和普及,市场对于琵琶演奏者的需求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琵琶演奏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今后都能走上舞台进行表演,将有一大部分人要从事和琵琶相关的工作。第二个方面在于,即使是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足够的优秀,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琵琶演奏者,从个人的综合发展来看,仅仅是演奏技术的掌握,也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文化的发展多元而快速,需要具备和这个学科相关的全部知识,自己的演奏,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才会突破个人发展的瓶颈。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地方院校在琵琶教学上,要适当的改变对于技术和技能过于侧重的倾向,而是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形势,用一种实际加发展的眼光对培养目标进行全新的审视。特别是对于目标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学生们是否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又直接影响到琵琶这门艺术的发展。在培养目标这一方面上,要充分做到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二、充分重视琵琶演奏的基础练习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遵从琵琶专业教学规律,那就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定要纠正师生中存在的轻视基本功训练、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错误思想,牢牢抓住基础环节这一教学重点,扎扎实实抓基本功训练,认真对待基本功训练的纠偏改错,基础打牢了,演奏水平的提升才有可能。琵琶教学最具代表性的“规定动作”是对初学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琵琶“弹挑、轮指、左手按音”三大演奏方法的强化训练。其一,在最初三个月中,无论学生程度如何,水平高低,教学重点都应当放在强化基本功训练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师生保持高度一致,这同时也是很好的摸底过程。其二,在最初三个月中,对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琵琶演奏三大基本方法进行逐项考核和拉网式纠错改错,不教授任何中、大型乐曲,有针对性地只教授有利于纠错改错的练习曲,每项考核通过方可进入下一项学习,做到不带问题和缺点进入下一阶段,从而保证演奏技法的循序渐进和不断提升。具体来说:
      首先,关于琵琶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一要侧重于耐力、力度、速度等方面的训练。二要加强左右手的配合,根据要求来侧重训练不同的手指部位。如:活指练习、音阶换把练习、过弦练习、左右手各种技巧练习。三要分析学生学习中易犯的错误,运用正误对比示范,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演奏技法中的问题,感觉体会二者的区别,纠正错误动作,为进一步巩固原有的基础私!向更高程度提升作必要的铺垫。
      其次,关于乐曲弹奏方面,学生应全面接触过琵琶各种类别的中、高级乐曲,可以精弹其中的2一3首,浏览若干首,除了增大曲目的积累量,还要注意通过音乐的力度处理、速度处理、气息运用、风格把握等表现手段来体现作品的情感内涵。比如通过弹奏《老童》、《童年》等作品,就要熟悉刘德海先生的琵琶《人生篇》,并从中学习很多创新技法及崭新的乐曲风格,同时还可以浏览人生篇中的其他儿首乐曲及刘德海先生创作的田园篇、宗教篇等其他系列。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琵琶乐曲库,为今后的琵琶演奏、教学积累宝贵资料。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所谓个性化教育,是指在充分针对这一群体普遍性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生个性思维的积极性,注意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最大限度的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师资源和设施资源都有限的状况下,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通过分组教学,解决了学生演奏水平普遍性的问题。该小组的同学,演奏水平大致都处于同一个水平,教师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先为他们制定一个整体的教学规划,然后根据他们实际的性格差异、兴趣差异、优点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共性和个性相互统一。比如有的同学,虽然之前的基础较好,但是心理素质较差,一遇到公开的弹奏,就开始紧张和害怕;有的同学基础不是太好,但是学习过程中一直都非常认真和刻苦;有的同学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自尊心过强,稍微弹不好就急的直哭;还有的同学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在分级教学中,这些学生们个性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会得到教师的认真关注,教师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予以区别对待,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收获。这种个性化的培养,不但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学生们学习潜力,还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一些教学要求在这种和谐关系下向同学们提出来,学生们会心甘情愿,且信心百倍的去完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变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就是以演奏的质量为标准,由平时的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组合而成,这种评价方式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倾向。对于演奏技术的要求是,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不是琵琶教学的唯一。正确的做法是要淡化目标性,强化过程性。举例来说,一部作品,有的学生在演奏的时候,可能存有技术层面的失误,但是从他的演奏中可以看出,演奏的十分投入,饱含情感。而这种投入和情感从何而来?绝不是一时灵感的迸发,这说明学生在课下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充分的体验,从中收获了对作品的独特感悟。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这名学生因为存有技术上的失误,很难被认定为优秀。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学生们主动的去学习和体验,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感悟和演奏心得,要比弹错一个音,甚至是十几个音重要的多。一首作品的准确和熟练的演奏,绝不是我们琵琶教学的本质目的之所在。技术的练习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喜欢上琵琶,愿意主动的去演奏琵琶,感受到琵琶给自己带来的情感的陶冶和润泽,这才是他们一生喜欢琵琶,愿意从事琵琶艺术的基础之所在。所以说,教师要改变之前单一的评价观念,肯定学生每一次为体验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会逐渐的养成体验的学习习惯,逐步的走向自信,在自信中乐于学习,乐于表现。
      综上所述,一门艺术的传承之路,注定不会是一路平坦的,这取决我们对这门艺术教育的认识和反思,以及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总体来说,伴随着民族音乐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双双发展,高校的琵琶专业教学,以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作为普通高校的琵琶教学来说,需要正视自身的培养特点,明确培养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变革以往的评价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变不利为有利,不断取得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艺.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器乐教学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2).
      [2]林石城.琵琶教学五十多年来之点滴感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4).
      [3]于春哲.琵琶演奏专业的高端教学一琵琶演奏专业教学科研系列之四[J].乐府新声,2009(4).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推荐访问:琵琶 院校 思考 地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