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试论吐鲁番地区之历史沿革及地名来源]陕北则村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

    时间:2019-04-17 03:14: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吐鲁番地区西汉时为车师前王庭地,东晋时前凉政权在其地设高昌郡,唐代称为西州,曾一度作为唐朝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从地理上看,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它东与哈密地区毗邻,是连接西域与河西走廊的交通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本文对其地历史沿革,地名渊源给以梳理,以期揭示该地区的丰富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吐鲁番;历史沿革;地名来源
      一、吐鲁番地区历史沿革
      吐鲁番在《史记·大宛列传》里称姑师。西汉时期,是车师前王庭地。《汉书·西域传》讲:“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西汉在这里设置了屯田的戊己二校尉。东汉和帝永元三年(91年)以后,戊己校尉的驻地由交河城迁到高昌壁。戊己校尉的设置一直延续到东晋。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张骏的前凉政权在这里置高昌郡,并设田地县。高昌郡隶属于沙州(敦煌)。这就是新疆郡县制的开端,全疆没有比高昌郡和田地县再早的郡县。继前凉之后,以武威、张掖为中心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后凉、北凉都承袭了高昌郡的建置,并派驻太守。
      阚爽为高昌郡太守时,被北凉王族沮渠无讳攻袭。沮渠无讳取代阚爽的职位。沮渠无讳死后,又传位于其弟安周。北魏和平元年(460年),高昌郡被柔然攻灭。柔然以阚伯周为高昌王。从此,高昌郡为高昌国所代替,王治还在今高昌故城。高昌国先后经历了阚、张、马、鞠四姓王朝。为什么叫高昌呢?《魏书》言:其地高敞,人庶昌盛,因云“高昌”。亦云其地有汉时高昌垒,故以为国号。”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命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兵攻灭高昌国,同年在高昌王城设置西州(初称西昌州)。州下设五县:高昌县,即以高昌故城为中心,天宝元年改为前庭县,县与州同治;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一带;交河县,即交河故城;天山县,即今托克逊县;蒲昌县,即今鄯善县。
      唐朝于设置西州的同年,在西州治所设置了领辖东自龟兹西达波斯的22个都督府和118个州的安西大都护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大都护府迁到龟兹,永徽元年(650年)复撤回西州,显庆三年(658年)再次搬迁龟兹(此后一直在龟兹)。这以后西州则改为西州都督府。军事方面,唐朝又于开元二年置天山军于州境,天宝元年(742年)再次改为交河郡;到了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西州的原建置。
      贞元六年(790年),西州被吐蕃占领。咸通七年(866年),回鹘首领仆固俊自北庭攻取西州,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高昌回鹘先后臣属于宋、辽、西辽。维吾尔人把它们的王称为亦都护,也始于这一时期。
      蒙古成吉思汗西征到这里之后,高昌回鹘最早表示臣服,因此被承认和保留了亦都护王治,并从这一时期开始把回鹘叫畏兀儿,渐接近于维吾尔(uyqur)这个族名的拼音。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朝在这里设置了和州(哈喇和卓)宣慰司,隶属于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元末,在万户达鲁花赤官职统辖之下,这里被分成三个行政管理区域:柳城(鲁克沁)、火州(二堡)和吐鲁番,这是吐鲁番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到了明朝,开始将这里叫火州地(或者叫哈喇火州),这主要是指现在的二堡,当地突厥语名称叫哈喇和卓。如明史记载:“火州,又名哈喇,在柳城西七十里,土鲁番东三十里。”这个地理方位是很清楚的。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到明朝后期,吐鲁番这一名称代替了火州。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在鄯善设置了辟展办事大臣及同知,隶属甘肃布政司。并在不同时期建设有六城:辟展(今鄯善城)、广安城(吐鲁番)、鲁克沁、色更木(今胜金)、哈喇和卓、托克逊。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将辟展办事大臣改为吐鲁番领队大臣,行政中心移到了吐鲁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修建吐鲁番城。光绪十二年(1886年),设置了吐鲁番直隶厅,隶属迪化府。吐鲁番直隶厅就是今天的吐鲁番、鄯善和托克逊三县的范围。
      二、吐鲁番地区地名探索
      吐鲁番是当地民族语文地名turpan的音译。民族语文地名早就存在,古和田语文书《使河西记》里就有tturpana的记载。而汉文的音译则是清代初期才出现的,开始译作吐尔番,后改为吐鲁番,但对吐鲁番的语言从属和含义直到现在还未进行过比较透彻的研究。现今一般人认为吐鲁番是突厥语,而对其含义则又有各种说法。有的说是“绿洲”、“水果多的地方”,有的说是“丰饶的土地”等。其语言属突厥语言,因为自隋唐以后这里就是“西州回鹘”的故地,吐鲁番就是维吾尔人的家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这一地名的来源及其含义则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因为要把其含义解释为水果之乡或丰饶之地,这就不是突厥语的含义,未免牵强附会,不真实。吐鲁番这个地名的来源,史料记载不多,但清光绪年间编撰的《新疆吐鲁番厅乡土志》则提出了这样的论证:“西州于晚唐为吐蕃所据,疑其时呼为吐蕃城,音转为吐鲁番耳。近人以蒙语,回语释之,非探本也。论唐书吐蕃传之蕃字,亦当读为潘。吐蕃故国汉人呼为西藏,番俗不知此号,惟自呼曰图伯特或曰条拜提、曰退摆特。欧洲人呼为替卑得。其伯字、拜字,摆字、卑字皆蕃字转音。亦即蕃当读潘之证也。又按汉地志鲁国番县应劭曰音皮,师古曰土俗各有别称不依本字。此又蕃字不必读方烦切之证也。”这一段论证讲清了两个要点:一是说吐鲁番在唐末曾被吐蕃所占领;二是吐蕃的蕃字在古汉语中读潘,而不读番。而吐鲁番这个地名的突厥语拼写方法正是吐尔潘(turpan)。我们可以设想,当叫做吐蕃的民族迁徙之后,后来到达这里的民族,用已经迁走的民族的族名作为该地方的地名,并一直沿用下来,这是合乎情理的,是可能的。民国年间吴绍璘写的《新疆概观》一书在提到吐鲁番时也说:“其地唐宋简称吐番。”操突厥语言的民族在采用了吐蕃这个地名后,为了念起来顺口,又在吐蕃两字之间加了谐音尔(r),变成吐尔潘(turpan)。按照突厥语言的语音规律来讲,也只有在这个特殊的、外来的地名后加上潘(pan)这个读音,纯粹的突厥语地名是很少这样拼音的。所以《新疆吐鲁番厅乡土志》对这个地名来源的解释是有它的道理的。
      
      参考文献:
      [1]纪大椿.新疆历史词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2]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推荐访问:吐鲁番 历史沿革 地名 试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