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愁丝万缕皆由此生】缘愁万缕

    时间:2019-02-11 03:20: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拟对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及其四个英译本进行语篇的功能文体对比分析,力图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说明在汉语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对不同语言形式的取舍会影响对原作意义的重现,进而影响到语篇的功能文体特征,削弱其对原作主旨的表现力。
      关键词: 音韵 经验 人际 《声声慢》 英译文 功能文体
      
      一、前言
      
      传统的文体学把文体视为表达,认为文体是内容的形式外壳。布拉格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突出”(prominence)或“前景化”(foregrounding)理论(Mukarovsky,1964),指出文体是使人注目的、系统地违背常规的特征。其后的英国文体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对突出和前景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最后经Haliday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并成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拟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声声慢》一词及其四种英译文进行功能文体的对比分析,重点分析其在音韵、经验意义和人际意义三个层面的功能文体特征,比较汉语古诗词英译后在功能文体意义上的得失,以说明对语言的不同形式的选择会影响到语篇的文体特征,进而影响其对整个语篇主旨的表现力。
      
      二、文体学的功能主义观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体观主张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文体。按照Halliday的说法,文体特征是“有动因的突出”(motivated prominence)(Halliday,1973),即前景化。他从功能的角度把突出特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否定的,偏离常规的,称为失协(incongruity);另一种是肯定的,确立常规的,称为失衡(deflection)。前者强调质量的突出(qualitative prominence),而后者强调数量的突出(quantitative prominence)。Halliday认为,只有当突出在表达讲话者的全部意义上有一定功能时,才具有文体价值。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讲话者总是根据一定的情景语境,从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意义系统中做出选择,由此构成语篇。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自身并不直接与语篇的文体相关,而是要看它是否在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突出”都是文体特征,只有和语言的情景语境发生关系并与表达作者的意图有关的“突出”才可以成为文体特征。
      
      三、《声声慢》及其英译文的功能文体对比分析
      
      《声声慢》是李清照中年时期的作品,写的是她背井离乡、夫死家破的愁苦。词中形象地描绘了残秋衰飒的凋零景象,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家破国亡后的悲痛与哀愁。词情凄苦,情景交融,因其沉郁凝重的语言风格和蕴蓄深厚的情感意义一直传诵不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文搜集的四种译文分别是杨宪益、许渊冲、徐忠杰和朱纯深所译,以下简称杨译、许译、徐译和朱译。
      (一)音韵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音位是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情况下不直接与意义发生关系。关于象似性的研究表明音义之间存在着某些内在联系,如语音象征性等,因此音系层中的某些结构在一定的语境中的重复出现可以烘托一定的情感,从而产生一定的文体效应。音位的这一文体效应突出表现在音位模式突出和音响联觉上(张德禄,1998:65)。
      《声声慢》上片一、二、三句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相同音位模式的重现造成音节的失衡突出,将本来属于双音节、节奏缓慢的句子,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将词人沉郁胸中的满腹愁绪和盘托出,为全词奠定了一个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在下片第六句又使用叠字“点点滴滴”与前文在语音上相衔接,用秋雨的淅沥绵密烘托主人公沉哀孤寂的心情。此外,汉语是声调语言,其平仄变化各有特点。由于入声短而急促,通常认为使用入声韵有助于表达急迫凄暗的情感。而一七、灰堆、也斜、姑苏四韵部则有助于表现低沉、忧伤、缠绵的思绪(沈祥源,1998:90)。整首词中使用入声韵,且其韵脚多为一七韵(觅、戚、息、急、识、积、滴),在声韵的选取上也体现了失衡突出。词人对该词声韵的选用借助于音响联觉,营造了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增强了表达效果,烘托了词的主题。
      再来看原词的四种英译文对词首叠字和整首词押韵的处理(见文后附录)。杨译的音节数与原文大致相当,先用两叠词,再连用五个形容词,诵读时颇有荡气回肠之感;许译和徐译都改换了句式采用意译,一定程度地再现了词首叠字的联觉效应及原文的意境。许译一二句采用相同句式,且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押韵;徐译在译文中反复运用[s]和[z]。朱译匠心独具地重复长元音/?藜:/、/i:/、/?藜u/、/u:/和鼻辅音/?�/、/n/、/m/,很好地传递了原词的叠字营造出来的愁肠百转的低沉情绪和绵绵孤寂的凄凉气氛,窃以为朱译对词首叠字的演绎是最为到位的,且朱译用“dripping dropping”诠释原词下片第六句的二组叠字“点点滴滴”,借用一个联韵再现原词的叠字,并且与译文开篇的叠字呼应,这是其他三种译文无可比拟的。就整首词而言,许译和徐译都采用abab式韵脚,相对工整,力图表现原词的韵律密度;朱译则用了大量尾韵,为译词韵律增色不少;而杨译在音韵方面考虑较少,整首译词基本不押韵。
      尽管四种译文都采用了相应的变通手段以期再现原词在音韵方面的特色,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差异,在将汉语古诗词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原作的音韵美大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削弱音韵对作品主题和情感的烘托,使得原词突出的音韵文体特征减弱甚至不复存在,这不能不说是译文读者的一个损失。
      (二)经验意义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用语言与别人交谈,也可以用语言谈论主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时间、情态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包括感情、信息、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经验功能,即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经验意义主要体现在词汇层和及物性系统两个方面。
      1.词汇层分析
      从词汇层看,原词的失衡突出模式主要表现为表达暮秋残景的词汇高度集中,如“晚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这些词汇在汉语言文化中负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象,具有独特的经验意义,因此这一词汇集的失衡突出也表现为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失衡突出。这些词的集中出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地展现了词人身处其间的情景,昂首低头,所见所感的景象无不让人觉得悲戚愁苦,冷瑟凄惶,充分表达了词人内心绵延不尽的愁绪。从功能文体看,增强了原词在感情上的渲染力,张显了词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四位译者对原词中“晚来风急”一句译文有异。杨译和朱译中用的分别是“strong morning wind”和“biting gusts at dawn”,二者均译为了“晓风”,笔者推测这是因为杨朱各自选译的中文版本不同所致(据查《声声慢》一词有多种版本,遣词略有不同,其中便有“晚风”和“晓风”之争。),而不是译者的误译。许译对于“风急”的阐释最为贴切,他用了“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意为“一阵阵风急急地刮过”;晚风一阵紧似一阵,带着暮秋黄昏的寒意袭来,让人倍觉凄凉,这才是词人要表达的意思。而其他三种译文都将“风急”译为“强劲而猛烈的风”,使得原词“风急”一词所含凄凉之义丧失殆尽,与原词的意义不符。对“黄昏”一词的处理四种译文也各自不同。杨和朱分别译作“dusk”和“the oncoming night”,其中“dusk”强调的是黄昏这个时刻,而“the oncoming night”意为“即将到来的夜晚”,此二者体会平平,并无特别之处;徐的译文是“as even draws nigh”,“even”和“nigh”都是古诗体词,在文体上再现了古诗词古雅的语言风格;许则将“黄昏”译为“twilight”,读者透过这个词,似乎可以感受到日暮时分屋外细雨纷飞,天地间一片昏暗,犹如词人此刻的心境,将“黄昏”一词给人的经验感受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汉语词“黄昏”的意象。此外,四种译文对所列其他词汇的处理大体相似,都采用了英文中相对应的词语。这些词对应的英文“wild geese”,“chrysanthemums”(许译用yellow flowers),“wutong trees”和“drizzle”在英语中并不包含与汉语词相当或相似的文化意象,因此,四种译文在词汇的处理上都有一些文化意象的缺失。
      从功能文体学的观点来看,这种文化意象的缺失造成了经验意义的流失,原词中这一富涵文化意象的词汇集的失衡突出生动地勾画了词人身处的情景语境,烘托了词的主题,但是译文中对应的词语对主题的烘托作用因其翻译过程中经验意义的流失而减弱了,这是由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本文姑且不作细究。总体来讲,四种译文中许译在词语选用方面比较注重保留和重现原词的意象,同时兼顾原词的音韵美,较好地再现原词词汇层的功能文体特征。
      2.及物性分析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及物性是经验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语义系统,它包括参与者、过程和环境三个成分,其中过程是核心部分。Halliday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及物性过程的选择也可以体现一定的文体特征。我们来看看原词及译文对及物性的选择及其所体现的文体功能。
      寻寻觅觅(行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行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物质)?雁过也(物质),正伤心(心理),却是旧时相识(关系)。
      满地黄花堆积(物质),憔悴损(关系),如今有谁堪摘(物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物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关系)。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物质)?
      根据意义可将原词分为十三个小句,其中六个物质过程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三个关系过程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两个行为过程和两个心理过程表现词人自身的动作和感受。开篇用两个行为过程和一个心理过程为全词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即语境。六个物质过程小句中有四个是由物体作为行为者,两个由人作为行为者;这一物质过程的选择模式使得词的描绘重心倾向词人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利用周围事物的动态反衬词人此时寂寥孤单、无可奈何苦等天黑的心境。在这六个物质过程之间均匀地分布着三个关系过程,以对周身事物的静态描述与其动态的变化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而词人始终作为冷眼旁观者,置身事外,仿佛天地间万事万物皆不关己,实则是用周围景物的萧瑟喻指自己的满腔愁绪。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及物性选择再加上合理的谋篇布局在原词意旨的表达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及物性的选择模式或者说物质过程的失衡突出形成了一种前景化,显示了特别的文体效应。
      对比四种译文,许译和徐译在再现原词对及物性的选择上做得较好,分别有10个小句重现或者包含了原词相对应的及物性过程,而杨译和朱译各自有8个和9个小句重现或包含原词对应的及物性过程;但是许译和徐译对原词及物性过程的分布作了些许调整,可能是为了适应英文的句法特点或是为了译词的音律美不得已而为之。
      (三)人际意义层面的功能文体分析
      语言的人际功能是人们用语言与其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语气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两个主要部分。语气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Halliday把言语功能概括为四大类:陈述、提问、提供和命令。每种言语功能通常由语法中相应的语气结构体现,例如:陈述功能由陈述句体现,表示给予信息;提问功能由疑问句体现,表示需求信息;命令功能通常由祈使句体现,提供功能则可由各种句式体现。在某些情景中,一个小句要同时体现几种语言功能,如在陈述句中同时体现惊奇、感叹等情感时,陈述句就要以感叹句的形式出现。如果这种语气结构与言语功能的偏离在语言交流中超高重现,就形成语气失协突出,往往可以产生很强的文体效应。这一突出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语法喻化”形式,涉及语言形式的典型意义的转化(张德禄,1998:212),也就是Halliday所说的人际意义中的语气语法隐喻。下面我们来看《声声慢》的语气结构选用所产生的功能文体效应。
      整首词一共有八个句子(按照标点断句),其中第三、五、六、八句共四个句子涉及疑问语气,占全部句子的一半。这种疑问语气的超高频率的重现首先在原词中形成了语气的失衡突出;另外,这四个问句都是反诘句,是不需要回答的问句,实际上是用疑问语气代替陈述语气表达词人心中确信无疑的信息。因此这四个问句又是对自身言语功能的偏离,在失衡突出的同时又形成了语气的失协突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语法喻化即语气隐喻。它们与陈述句所表达的经验意义是一样的,只是语言形式发生了转换,从功能文体上讲,可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陈述的说服力。四个反诘句,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烈,痛楚之情喷薄而出,逐一深化了词的主题。此时词人心中的愁云早已迷天漫地,凄惶孤寂之间感情起伏不定。而屋里形只影单,屋外凄风冷雨,天地间一片昏暗,景因情显,情因景生,词人精神上的痛苦已到了不可名状无以复加的程度。
      对比四种译文对这四个反诘句的诠释,杨、许、朱三译者对第一个问句作了大致相同的处理,都选用了“how can/could...”句型,其中许采用了第一人称,讲述词人自身的感受,直接传递原文的深层含义,使得译词与原词相比意境有所减弱;而徐译则将第一个问句译成一个陈述句,大大削弱了语气。第二个问句的四种译文都用了由who引导的问句,与原词一致。第三句“独自怎生得黑”的四种译文差异较大,杨将其译为how引导的问句,语气与原词一致,许和徐将其译作一般问句,虽然保留了原词的部分语气,但是改变了原词的经验意义,增加了原词中根本不存在的词人对自己能否独自捱到天黑的疑虑。而朱译则干脆将这一句译成一个感叹句:“Yet dusk is so far off still!”完全没有了原词中反诘的语气和强调作用。最后一个问句是全词的点睛之处,是词人发出的一声撕肝裂胆的哀叹,一句无可奈何的问,短短十个字,饱含了无尽的哀怨和愁苦。杨译为一个感叹句,令原词语气中的哀婉和凄凉所剩无几。许、徐、朱三人都译作问句,相比之下,许译令意境殆失,徐译稍嫌冗长,只有朱对这句的译文更为简洁贴切,仅用了十一个词,而且音节十分和谐,将“dismay”一词放在全词的末尾点题,这与原词的谋篇布局不约而同。
      原词中疑问句式的失衡和失协对于表现全词的意境、构筑词的情景、表达词人的感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功能文体的角度看,译文中对原词语气的改变削弱了语气失衡和失协所起到的文体效应,使得译文某些地方显得很平淡,失去了原词所特有的风采和感染力。
      
      四、结论
      
      从以上功能文体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语篇的形成过程中,说话人所采用的语言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情景语境及其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而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如果对表达语篇的主旨起到烘托作用,则形成一定的文体效应。汉语古诗词在英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为采用一些与原作不同的语言形式而造成经验意义的流失和文体效应的减弱,从而影响对原作的表现力。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的文体效应和最好地再现原作的风采,是今后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London:Edward Arnold,1973.
      [2]Mukarovsky,Jan.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A Prague School Reader on Esthetics,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e.Paul Gavin(ed.And trans.)17-30.Washington,DC:George University Press,1964.
      [3]Thompson,G.Intu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胡壮麟.功能主义的文体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5]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沈祥源.文艺音韵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7]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1.
      [8]徐忠杰.词百首英译[Z].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9]杨宪益,戴乃迭.古诗苑汉英译丛(宋词)[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10]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1]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12]朱纯深.宋词英译(2)[J].中国翻译,2002,(3).

    推荐访问:此生 皆由 愁丝万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