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老年声乐教学体会 [变声期声乐教学的体会]

    时间:2019-02-10 03:22: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变声期是人在发育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时期。变声期学生声乐教学的问题是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声乐教师都要面临和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认为,传统声乐教学提倡禁声的做法过于保守。只要正确了解变声期的生理现象,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训练,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变声期。
      关键词: 变声期 声乐教学 有效方法
      
      变声期是人发育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时期。变声期学生声乐教学问题是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声乐教师都要面临和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一问题已日益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传统的声乐教育理论大多认为变声期学生应该禁声,少学或不学声乐,以免伤害声带。笔者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对变声期学生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切身的体会。笔者认为,面对变声期学生,声乐教学完全不用“谈虎色变”,不用禁声或消极对待。声乐教师只要正确了解变声期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特征,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训练,就完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变声期,使学生在变声期照样可以唱好歌曲。
      一、变声期学生的生理现象
      变声期是指童声到男(女)声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一般出现在青少年的14―16岁。男生变声期一般在14―16岁,18岁基本完成;女生变声期一般在13―15岁,最迟到16岁左右可完成。变声期中,由于喉部组织迅速地发育,喉头与声带急速地增长变化,致使变声期中声音发生变化。男生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嗓音变粗,音色暗沉;女生则不太明显,声音的变化一般不易察觉。此外,声带和喉部的快速发育,发声器官的血液供给增加,致使声带长期处于充血状态,声带闭合不好,唱歌容易疲劳,高音易破裂。
      二、变声期学生的心理现象
      变声期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变声期学生由于声音的变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烦恼、自卑的心理倾向,不敢张嘴唱歌,对声乐失去原有的积极性。比如初二班的王皓同学,初一刚进校时,他的嗓音清脆明亮,很轻松就能唱到小字二组的f音,声乐课总是很活跃积极,入校不久还加入了学校的合唱队。初二开学时,王皓的嗓音发生了变化,声音变得低沉沙哑,高音上不去,不得已他退出了合唱团。变声期的前期王皓声乐课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布置的曲目回课总回得不理想,理由是嗓子不好,不想唱。对于变声期的学生,如果教师不引起重视,不积极引导,就极易使学生在身体发育时期失去声乐教学的大好机会。教师应该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谈心、多鼓励,积极引导,使学生对变声期有个坦然快乐的心态,从而往良性方向发展。前面提到的王皓,正是通过教师的不断鼓励,到了初二的期末,他又逐步恢复了唱歌的兴趣,学习反而更主动了。
      三、变声期声乐教学的有效方法
      1.变声期之前的准备
      教师在初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就应提早让学生了解变声期的生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变声期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使学生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同时让学生了解用嗓卫生知识。如:切忌大声喊叫;有感冒、喉咙痛等不适现象要及时治疗;不吃带刺激性的食物等。
      此外,教师要明确教学进度和及早做好变声期教学准备。尤其是男生,在他们未经历变声期之前,教师要尽量争取时间,多进行声乐基础训练。因为学生在变声期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教师势必会放慢教学进度和降低教学要求。如果教师不及早做好准备,学生在变声期过后,学习进度会和没有明显变声期的学生拉开一定的差距,不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2.变声期学生的心理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变声期学生大多对唱歌有抵触情绪。如果这个阶段教师不正确引导,就极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声乐的兴趣。教师应该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谈心、多鼓励,使学生对变声期有个坦然快乐的心态,减少对变声期不适的焦虑,从而往良性方向发展。前面提到的王皓,正是通过教师的不断鼓励,到了初二的期末,他又逐步恢复了唱歌的兴趣,学习反而更主动了。
      3.低八度演唱
      变声期间,男生声音的最显著特点是音域低了一个八度。这一生理现象众所周知,但是在声乐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把这一生理现象和声乐教学结合起来。我曾经遇到一位年轻教师抱怨变声期的孩子没法进行正常的声乐教学,因为孩子中声区的音都无法演唱,根本无法布置作业。我后来随堂去听课,才发现年轻的教师虽然知道孩子在变声期中,却仍然要求学生用童声的音高来演唱歌曲,自然学生连唱小字一组的e都有问题。其实只要让学生低八度演唱,就可以发现变声期的学生大多还是能胜任中声区歌曲的演唱。
      4.混声训练
      初中生入学时绝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声乐训练,唱歌多以大本嗓为主。大本嗓歌唱极易损嗓,尤其是变声期的学生声带常水肿,闭合不好,如果还是继续用大本嗓歌唱,这对声带无疑是“雪上加霜”。要克服大本嗓,建立有呼吸支持的混声是关键。混声即真假声结合,只有真假声结合,才能产生一种甜美圆润的歌唱性声音――混声。
      也只有真假声混合,才能使变声期学生原本变化的声带得以正常地振动并得到保护。建立歌唱性混声,应从初一学生就开始训练。采取从中声区开始,打好呼吸、姿势等基础,逐步寻找混声效果,然后再往高低声发展。教学中,可以采用下行音阶哼鸣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会高位置头声演唱;多做“u"母音的练习,体会歌唱的“管道”感。学会混声歌唱,不仅可以使变声期学生避免过度用嗓,而且音区容易统一,学生也不会出现变声期不敢唱的情况。
      5.多样化教学
      变声期学生由于声带的特殊性,声乐教学不仅要缩短演唱时间,而且要降低演唱难度。如此,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多做文章,让原本有苦恼的学生找到学习声乐的快乐。
      (1)无声训练
      一种是无声朗诵歌词训练。它要求学生保持歌唱的呼吸和状态,无声地模拟唱歌或朗诵歌词。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快速找到歌唱的咬字状态。如《渔光曲》这首歌的第一段,“晒”和“吹”两个字都是大跳,就可以建议学生在气息支持下无声朗诵歌词,找到唱歌咬字时喉咙的打开状态,反复几次再让学生发声,如此既可以让学生声带得到休息,又可以避免不正确发声带来的声带损害。
      另一种是无声的呼吸训练。它包括:缓吸缓呼、急吸缓呼、急吸急呼等。缓和急代表呼吸的快慢。急吸急呼的训练可模仿“狗喘气”的感觉找呼吸支点(小腹周围),训练腹肌的弹力和呼吸的灵活性;缓吸缓呼的训练可以全面调动呼吸器官参与工作,它是呼吸训练的基础。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无声呼吸训练还可以和有声呼吸训练穿插进行。比如让学生吸完气保持气息,在不换气的情况下,轻声口念“一个萝卜、二个萝卜、三个萝卜……”谁越省气息,谁念的萝卜个数就多。这样的游戏性教学使声乐课变得丰富有趣,学生在快乐中不但忘掉了变声期的烦恼,腰部控制气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2)气泡音训练
      气泡音就是运用气息吹动声带,使喉室内出现打“嘟噜”、出“泡泡”的效果。它的要领是:用微弱但有支持力的气息吹动声带,就会出现一个气泡(声带吹开又并拢一次),连接起来就形成非常清晰的气泡音。早晨起床前,躺在床上最易找到气泡音,因为通过一夜的睡眠休息,声带较易产生最松弛的闭合振动。气泡音对于声带疲倦或变声期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按摩声带的作用。
      (3)轻声慢速
      轻声唱法是变声期声乐教学中较常用的方法。轻声演唱可以避免过度用力或粗暴地猛冲声带。变声期声乐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练10分钟就应该休息,保护嗓子。挑选的曲子音域也应该以中声区为主,避免唱高音,音量不宜过大。速度应较慢速,以训练气息为主。
      (4)打嘟训练
      其方法是:像闻花一样吸气,嘴唇轻闭,将气息有控制地缓缓呼出,促使上下嘴唇振动,发出嘟嘟的声音。打嘟训练不必有音高,如此可以锻炼腰部力量,为学生打好呼吸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能有效地将变声期学生学习声乐的不利因素减至最低程度,并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信心。只要变声期的声乐训练方法得当,则学生不仅完全能安全顺利度过变声期,还能为今后的声乐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宝璋.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04.
      [2]刘建华.歌唱气息与混声的训练.中国音乐,2003.04.
      [3]刘爱珍.概议声乐基础教学方法.天中学刊,2003.08.
      [4]张益琴.变声期学生歌唱心理障碍的形成及其解决对策.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推荐访问:变声期 声乐 体会 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