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2011高考物理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赏析】高考物理试题

    时间:2019-02-08 03:17: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知识与方法解决生活与实际问题的新理念,倡导将物理学习与生产生活及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用物理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物理的思想思考生活与生产实践、思考世界。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显著特点之一是注意联系考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注意联系现代科技,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本文就2011年各地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的考查特点,进行归类赏析。
      一、以生活问题为背景的联系实际题
      例1.(江苏物理4)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摇?摇)。
      A.0.3J
      B.3J
      C.30J
      D.300J
      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关系及对估算问题的处理。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0.06kg,由图结合人的身高与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可知鸡蛋上升的最大高度约为0.5m,鸡蛋从速度为零开始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人对鸡蛋做功转化为鸡蛋的重力势能,故有W=mgh=0.06×10×0.5J=0.3J,A项正确(估算题只要数量级对应即可)。
      点评:本题是一类很好的估算题,不过分追求数据的准确性,只要能保证数量级吻合就可以,还要能够将题目转换为物理模型,并能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好本题需要考生对一些生活中的物理量有清楚的认识(例如鸡蛋的质量),另外要有较好的观察能力(鸡蛋上升的最大高度)。
      例2.(重庆理综)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气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
      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
      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
      解析: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当气体体积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又没有热传递,所以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而温度又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选A。
      点评:本题以汽车生活中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为背景,重点考查了热学基本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例3.(广东理综21)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摇?摇)。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
      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
      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解析:电子吸附尘埃使尘埃带负电,受力与电场方向相反,AC错。F=Eq,故BD正确。
      点评:静电除尘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机器,内部静电除尘原理尽管考生接触不是很多,但本题命题者所考查的知识都是高考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本题需要考生建立电场模型并运用电场有关知识进行求解。
      二、以自然界现象为背景的联系实际题
      例4.(全国理科综合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摇?摇)。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解析:由太阳光第一次进入水珠时的色散即可做出判断,把水珠看做棱镜片,向下偏折程度最大的光线一定是紫光,偏折程度最小的是红光,从图上可看出,a是紫光,d是红光,则b是蓝光,c是黄光,所以正确答案是B。
      点评:彩虹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本题通过太阳光射到水滴后,把水珠看做棱镜片作出光线进入水珠后作出光路图。注意: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
      例5.(全国理科综合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V,云地间距离约为1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摇?摇)。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J
      解析:I=q/t=6/(6×10)=10A,可知A正确;W=qU=6×10,可知D错误;E=U/d=10V/m,可知C正确,所以选AC。
      点评:本题以自然界中常见闪电现象为背景,从题中提取有用信息,建立云和地间匀强电场。考查电流、电功率、电场强度等有关知识及规律,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三、以体育运动为背景的联系实际题
      例6.(浙江理综卷2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摇?摇)。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解析: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的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先到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C正确;收绳速度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故D错误。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好题,它考查了学生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理解情况。题目借助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要求学生将物理知识迁移到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本题以常见的“拔河”比赛为背景,考查考生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同时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例7.(全国课标理综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摇?摇)。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项正确。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项错误。故选ABC。
      点评:本题以蹦极运动为背景,考查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判断。
      四、以宇宙航天为背景的联系实际题
      例8.(四川理综卷17)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摇?摇)。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B.轨道半径之比约为
      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
      D.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
      解析:选B。由公式G=m()r,可得通式r=,从而判断A错B对;再由G=ma得通式a=G,可知C、D皆错。
      点评:本题以天文现象为背景,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建立两个物理情景,即:行星绕母星运动、地球绕太阳运动。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知识求解。
      例9.(全国卷理科综合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km)(?摇?摇)。
      A.0.1s?摇?摇B.0.25s?摇?摇C.0.5s?摇?摇D.1s
      解析:主要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月球、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r=r•,代入数据求得r=4.2×10m。如图所示,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为t==,代入数据求得t=0.28s。所以正确答案是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估算能力与技巧,涉及匀速直线运动及近似计算。估算问题中,关键是模型的建立。相比地球表面到卫星距离,两同学在底面的距离可忽略。同时要知道同步卫星的周期为1天,月亮绕地球运行周期为27天等这些常识。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体现了从生活及实践中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与方法解决生活与实际问题的理念,有效发挥了高考试题对学生学习方式及行为的导向作用。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定性分析、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宗旨。平时在物理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教学,又要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法则的理解,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过程的参与与体验。应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同物理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物理是有用的,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高考 赏析 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